侯耀文大徒弟贾仑谈退休工资:一万二多点不到一万三,享受正局级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7 21:05 2

摘要:贾仑是谁?估计不少人一听这个名字就有点印象,尤其是相声圈的忠实粉丝。他是侯耀文的大徒弟,在中国相声界混了几十年,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2023年他退休了,之后在直播里聊到自己的退休工资,说是“一万二多点,不到一万三”,还提到享受正局级待遇。这事儿一抛出来,网

贾仑是谁?估计不少人一听这个名字就有点印象,尤其是相声圈的忠实粉丝。他是侯耀文的大徒弟,在中国相声界混了几十年,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2023年他退休了,之后在直播里聊到自己的退休工资,说是“一万二多点,不到一万三”,还提到享受正局级待遇。这事儿一抛出来,网上就炸开了锅,有人羡慕,有人好奇,也有人觉得这数字听着挺合理。

贾仑1963年出生在北京,家里是个典型的曲艺世家。他爸贾冀光是二炮文工团的相声演员,家里三天两头有曲艺圈的朋友来串门,小时候的贾仑就泡在这种环境里。六岁那年,他爸看出他有点天赋,开始教他基本功,比如贯口、绕口令啥的。别看他年纪小,那时候就练得有模有样,算是在相声这行里开了个好头。

到了1976年,13岁的贾仑正式拜师,师傅是赵德亮。这位赵老师是王世臣的徒弟,功底深厚,对徒弟要求也严。贾仑那几年没少吃苦,每天早起练嗓子、学台步,连怎么喘气都有讲究。可惜好景不长,1979年赵德亮因病去世,贾仑一下子没了依靠,心里挺迷茫。

1980年,他转投侯耀文门下,成了侯耀文的大徒弟。侯耀文是侯宝林的儿子,相声界的顶尖人物,江湖人称“侯二”。拜师那天,贾仑在侯家客厅磕了头,侯耀文给了他一本相声剧本,告诉他得勤学苦练。侯耀文不光教他传统段子,还让他琢磨怎么跟上时代,这对贾仑后来的发展影响挺大。

1981年,贾仑进了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正式干起了相声这行。他跟搭档跑遍了铁路沿线,工地、车站、哪儿艰苦去哪儿。条件差是常态,有时候露天演出,有时候挤在破礼堂,可他从没喊过累。

他演过《抬头见喜》,拿家庭和睦开玩笑,观众特爱听;还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用幽默聊性别平等,听完让人拍手叫好。他自己也写段子,比如《智力测验》,靠脑筋急转弯抖包袱,效果特别炸。在铁路文工团干了25年,他演了快3000场,全国跑了个遍,算是把根基打得死死的。

这期间,他拿了不少奖。1984年全国首届相声评比,他拿了创作和表演双三等奖,作品《说说唱唱》让人看出他的功底。1986年全国电视邀请赛,《乐园》帮他拿了荧屏奖,大家夸他表演自然。1990年全国相声大奖赛,《矿山传奇》得了优秀作品奖,讲矿工生活的题材挺新鲜。1993年中国相声节,他拿了“金玫瑰”三等奖。

1995年是高光时刻,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给了他牡丹奖,还拿了“侯宝林金像奖”银奖。后来2001到2004年,他又连着拿了好几个奖,包括2004年侯马相声大赛一等奖,地位在圈里稳得不行。

2005年,侯耀文去世,对贾仑打击不小。加上铁路文工团这边职称评定有点问题,他就琢磨换个地方。2008年4月,他跳槽到中国煤矿文工团,干上了说唱团团长,还评上了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正局级待遇。在这儿,他没闲着,写了《如此标语》之类的新段子,拿社会现象开涮,包袱一个接一个。他还带新人,搞专场演出,忙着把相声往外推。

除了演出,他还在丰台区曲艺家协会当主席,组织了不少社区活动,让老百姓也能听上相声。他自己也挺有学问,1999年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眼界宽了不少。他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相声笑源”协会的名誉主席,北京中曲演艺学院的客座教授,退休前一直在为相声传承出力。

2023年9月底,贾仑60岁,正式退休。从煤矿文工团退下来后,他的生活节奏慢了不少,开始陪家人、整理资料,还喜欢上了钓鱼,经常早上去密云水库待着。不过他没完全放下相声,偶尔有演出邀约,他挑着重要的上,保持状态。

退休后,他开了个直播间,跟粉丝聊聊天。2023年10月,有观众问他退休工资多少,他说还没拿到,估计是五位数,11月会公布。到了11月初,他果然在直播里说了:“一万二多点,不到一万三。”还解释这是按国家一级演员和正局级待遇算的,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这话一出,网上议论开了,有人觉得高,有人觉得正常。

这一万二到一万三到底啥水平?在体制内,这不算离谱。国家一级演员是艺术圈的顶级职称,加上正局级待遇,退休工资自然不会低。贾仑在文工团干了几十年,还当过团长,贡献摆在那儿,这工资其实是对他一辈子努力的回报。他自己也挺淡定,说这没啥好夸张的,挺符合行情。

退休了,贾仑没闲着。他偶尔上台,跟老搭档或新人搭档演出,2024年春节还上了北京一场曲艺晚会,演了个新段子《来的不晚》,拿网络热点开涮,观众反应热烈。作为丰台区曲艺家协会主席,他还组织“曲艺进社区”活动,带着演员去胡同里演免费相声,顺便办培训班,教大家伙儿学贯口。

在教育这块,他也没落下。北京中曲演艺学院请他当客座教授,他每月给学生讲课,用自己经历教怎么抖包袱、怎么跟观众互动。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他是“相声笑源”协会的名誉主席,线上开讲座,聊相声历史和创作,2024年还去学校文化节演了《铁路趣谈》,把铁路生活讲得特逗。

直播是他跟粉丝联系的主阵地,每周播两三次,聊学艺经历、点评新作品,还会即兴来段《对春联》之类的老段子。2024年,他开始攒一本相声书,想把自己40年的经验写下来,给后辈留点参考,还打算拍个纪录片,讲讲他跟相声的故事。

生活上,他过得挺滋润。跟老伴儿晚上沿着护城河散步,拿相机拍拍孙子辈儿,周末去水库钓鱼,日子过得踏实。他还想着以后多演演、多教教,把相声传下去,也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贾仑这一万二多点的退休工资,咋一看可能觉得不低,但细想想,他在体制内干了一辈子,拿这数儿真不算意外。国家一级演员、正局级待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荣誉,背后是他几十年跑演出、写段子、带团队的付出。他自己倒没把这当回事,直播里说自己就是普通人,这心态挺让人佩服。

这事儿也让人看到,相声这行虽然听着热闹,但能干到贾仑这地步的没几个。他从铁路文工团到煤矿文工团,再到退休,既是个人奋斗,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他工资公开后,有人羡慕,有人感慨,但更多人觉得,这是个老艺术家应得的尊重。

贾仑的故事,不光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也是中国相声这门艺术怎么走到今天的写照。他用几十年证明了,相声不只是逗乐儿的玩意儿,更是文化,是传承。他退休了,但这股劲儿还在,值得咱好好琢磨。

来源:锐评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