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年他跑遍了老家的文化馆、剧院,干活认真,团里的人都夸他有灵气。
要说刘信义的经历,简直就是传奇,
他26岁那年一次救场,让他成功站上舞台,
后来还拿了百花奖,但是事业正红,
他却辞职跑美国追梦,47岁才娶了小20岁的体操系美女。
如今他已经74岁,早就不演戏了,
那么现在的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家里七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
父亲是个画家,可那会儿,
出身问题让父亲没了工资,画画成了空谈。
母亲在卷烟厂上班,
每天回家身上带着淡淡的烟草味,那是养活一家人的味道。
五个兄弟姐妹,吃饭都得精打细算,米缸常常见底。
即便如此,家里从不缺艺术的影子,
墙上挂着父亲的画,桌上有他没画完的草稿,
他小时候就爱凑在旁边看,
那些画里的大海和渔船,成了他童年最鲜亮的记忆。
生活虽苦,父母从没让孩子们觉得天塌了。
父亲教他画画,母亲忙完厂里的活,还操心家里的饭菜。
这样的日子穷归穷,却也有种韧劲。
他从小跟着父亲跑去看海,听父亲讲画里的光影。
那会儿他还不懂艺术,只觉得画画能让日子多点颜色。
到了1969年,他初中毕业以后,
本以为能分个工作,帮家里分担点,
谁知因为父亲的背景,单位不敢要他。
他只能待在家里,眼看着母亲头发逐渐变白,心里的滋味不好受。
为了不让母亲太操心,他开始四处找活干,啥脏活累活他都接。
他从不喊累,干完一天活,拿回几块钱的工钱,
悄悄塞给母亲,母亲接过钱,眼眶红了红,却没多说啥。
除了体力活,他还接了点跟艺术沾边的工作。
他凭借父亲教自己的本领,
开始给老家的歌舞团、话剧团画布景,帮着搭舞台背景。
那些年他跑遍了老家的文化馆、剧院,干活认真,团里的人都夸他有灵气。
可惜背景问题像个影子,谁也不敢正式收他。
他就这样当了八年临时工,从17岁干到25岁,愣是把少年熬成了大龄青年。
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怕儿子没工作连对象都找不到,
打算过几年自己病退,让他在卷烟厂顶班。
直到1978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那年他已经26岁了,正在为一场话剧画布景。
谁知演贺龙的演员突然有事来不了,演出眼看要开场,
导演陶急得满头汗,导演瞅了一圈,目光定在他身上。
这小伙子身形挺拔,气质沉稳,
平时画布景时对剧本熟得不行,临时顶上再合适不过。
于是他就被推上台前,心里七上八下,可演出效果却出奇地好。
观众的掌声铺天盖地,他站在舞台上,第一次感受到灯光的温度。
他突然发现表演这条路,或许能走下去。
这次意外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他没犹豫直接就报考了艺术剧院。
经过一年多扎实的训练,他从门外汉变成了专业话剧演员。
每天坚持排练到深夜,琢磨角色的语气、动作。
毕业后他正式加入剧团,从那以后就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
1981年的时候,机会又找上门,
电影《逆光》正在筹拍,要找个能演“黄毛”的演员。
这角色不好演,是个为了钱,能把未婚妻“借”给别人的复杂人物,
既得让人恨,又得有点可怜。
导演跑了不少地方,始终没找到合适人选,直到在话剧院看到他的表演。
他的眼神带着股子挣扎和真诚,正好是黄毛需要的味道。
试镜后他顺利拿下角色,他没让导演失望,
演得细腻又真实,观众看完既气又怜,圈里人开始记住这个新面孔。
从那以后他越走越顺,《快乐的单身汉》是他演艺生涯的巅峰,
角色不花哨,但他演得活灵活现,像是从生活里走出来的。
他凭这个角色拿下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可谓是一战成名。
从青岛码头扛麻袋到全国观众的掌声,这条路他走了太久。
事业顺风顺水,他却没停下脚步。
后来北京电影学院开了明星大专班,
他觉得自己还得学点东西,于是就报了名。
考试非常严格,但他凭着扎实的功底考上了。
在北影的三年,他每天泡在课堂和片场,学表演理论,
钻研角色心理,演技突飞猛进。
毕业后他接了好几部戏,角色一个比一个有嚼头,事业越走越宽。
不过风光背后也有阴影,后来单位分房时,
考虑到他拿了奖又年轻,给了他一间十平米的单间。
这本是好事,可老同事们不乐意了,觉得论资历轮不到他。
闲话传得沸沸扬扬,他夹在中间压力不小。
他开始琢磨,演戏这条路虽好,但总得有更大的舞台。
80年代末,国内掀起出国热,于是他也动了心,想去国外发展试试。
他想去美国学表演,拓宽眼界,可单位只批了半年假期,学业根本完不成。
他跟领导磨了好几次,没结果。
眼看机会要溜走,他一咬牙辞了职。
房子没了工龄清零,周围人说他疯了,
放着好好的演员不当非去折腾,可他认定梦想不等人。
在美国五年,日子不好过。语言不通,学费贵,
他一边上课一边打工,干过餐馆杂工、搬货,累得腰酸背痛。
表演课上他从零学起,琢磨外国演员的技巧,慢慢融会贯通。
为了生计他还摸索着做点小生意,攒下点经验。
直到1995年,他带着一身本领回国,没回演艺圈,而是开了家影视公司。
他开始做幕后,拍戏、制作两头抓,慢慢站稳了脚跟。
他公司做的“水浒系列”反响不错,圈里人都说,他这转型转得值。
感情上他一直是个“晚熟”的人,早年家里穷,
谈过恋爱没成,后来忙事业,感情就搁置了。
直到47岁的时候,他才遇到了对的人。
他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何颢,一个体操系大学生。
两人差了20岁,但聊得投机,彼此都觉得舒服。
几年后对方毕业,两人就结了婚。婚礼上,
父母看着儿子终于有了家,眼泪止不住。
婚后不久,他们有了儿子,小家伙的出生让他彻底软了心。
每天工作再忙,他也要回家看看孩子。
如今74岁的他早已不演戏,专心做幕后。
他监制的几部历史题材短剧近年播出,故事扎实,观众反响好。
他的公司还在跑,给年轻演员和导演机会。
现在的他开始安享晚年,日子过得踏实又温馨。
来源:奇观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