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3日,演员张译在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再次捧起影帝奖杯,成为该奖项历史上首位“二封”得主。然而,在镁光灯聚焦的时刻,他却抛出一枚重磅消息——将暂别演艺圈,回归生活。
2025年5月13日,演员张译在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再次捧起影帝奖杯,成为该奖项历史上首位“二封”得主。然而,在镁光灯聚焦的时刻,他却抛出一枚重磅消息——将暂别演艺圈,回归生活。
演技封神,转身却无犹豫
从《士兵突击》中温润的史今班长,到《鸡毛飞上天》里执着的陈江河,再到《三大队》中追凶十二载的程兵,张译的每个角色都像刻进观众记忆的烙印。即便二度封帝,网友仍感叹意料之中。毕竟,他的演技早已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瓶颈争议下的清醒选择
但掌声背后,质疑声渐起。有观众发现,近年张译的角色总带着相似的特质:紧抿的嘴角、挺直的脊梁,以及那份近乎悲壮的坚持。《狂飙》中的安欣一夜白头仍坚守正义,《他是谁》里的卫国平在偏执中跌撞成长。这些角色固然动人,却也让部分观众感到审美疲劳,甚至调侃“演谁都像自己”。
面对争议,张译在采访中坦言,前几年作品集中上映后,他刻意放缓节奏。这次暂别,正是为了打破创作惯性。当被问及归期,他只留下一句“等自己满意再说”,这份洒脱反倒让人看到演员的清醒。
非典型演员的“轴”人生
回溯张译的演艺路,这份清醒早有伏笔。非科班出身,28岁才凭《士兵突击》崭露头角,曾被断言“不是演戏的料”。当年为争取角色,他写下三千字自荐信,拍摄史今退伍戏时恰逢现实中的转业通知,戏里戏外的离别重叠,成就了经典镜头。
正是这种“轴”劲,让他从跑剧组五年的无名之辈,蜕变成如今的演技标杆。即便爆红后,他仍坚守底线:拒接综艺、不拍烂片。陈凯歌评价他“戏比天大”,这份纯粹在浮躁的娱乐圈显得尤为珍贵。
暂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
其实张译的戏路远比想象中宽广。《追凶者也》中神经质的杀手,吃面戏份成北电教材;《北京爱情故事》里扭曲的北漂青年,至今令人唏嘘。当下选择暂别,或许正是为了打破“正派专业户”的桎梏。
正如他所说,演员不能离开生活土壤。抱着猫遛弯、混迹市井的日常,可能正在酝酿下一个经典角色。当同行追逐流量时,这位影帝选择沉入生活深海,反倒让人更期待他的归来——毕竟,真正的好戏,从来不怕晚。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