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因是,18岁演员黄杨钿甜因在成人礼照片中佩戴价值约230万元的奢侈品牌耳环,网友质疑其父亲(曾为公务员)的家庭收入来源是否合理。
近期,笔者关注到一起“230万天价耳环”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原因是,18岁演员黄杨钿甜因在成人礼照片中佩戴价值约230万元的奢侈品牌耳环,网友质疑其父亲(曾为公务员)的家庭收入来源是否合理。
原本这样的质疑,并没有太大问题,但随着所谓“网友扒出更多信息”,传出其父亲可能与灾后重建有关。事件可以说,已经完全变味了。
下面,我们结合“黄杨爸爸”最新发文,在分析一下这个事有多离谱。
根据黄爸的最新回应,该耳环是其妈妈的饰品,而且并非正品,更没有所谓的天价。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耳环是不是正品,其实关系不大了。因为,有很多网络信息爆出。比如黄杨的自拍中,后面有一整面柜子的珠宝,还比如有别墅的照片等等。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这里几乎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黄杨家目前的经济状况肯定是很好的。不管是不是能戴200多万的耳环,但至少比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有钱。
而这一部分财富的来源,则是网友关注的焦点。
无论如何,一个普通公务员,单凭正常收入,是不可能有如此财富的。
在最新的回应中,黄杨父亲也自述了自己曾经的公务员任职经历。有几个关键信息:
图片源于网络
①任职的时间,是2011年3月至2015年。共计4年时间。
②任职的单位,是城市管理执法支队。
③任职的地方,是四川省雅安市,这是一个地级市。城管局对应的就是正处级单位,下属的执法支队,也就是正科级或者副处级。
④日常的工作,是城管巡查。这个大家都熟,就是走街串巷,查查占道摆摊什么的。实际上,城管执法,接触过的都知道,主要对老百姓。
⑤2015年至2017年,他是在投资促进中心工作,这个是投资促进局下属的事业单位。
⑥期间,参与了展馆布置的招投标。
从整个这个履历来说,如果没有特殊隐藏的经历,那要说能有啥大额的额外收入,笔者是不信的。
原因很简单,一个入职仅仅4年的公务员,在一个副处级或正科级的单位,他们捞着什么实权呢?一个单位几十号人,如果一个新兵蛋子也能捞着,那剩下的只会比他多,加起来那不得天文数字?
图片源于网络
并且,这还是个小部门,剩下的还有几十个部门,这再一算下来,一个雅安市全年的GDP都填不上这个窟窿吧。
笔者认为,很多人可能是被这个职业给搞糊涂了。感觉,人人进去都能“做大做强”,殊不知,任何地方都是绝对的“金字塔型”,权力也好,利益也好,永远都是向顶端集中的。
在黄爸的回应中,特别提到了涉及灾后重建的内容,他认为严重不实。
图片源于网络
笔者有幸在08年参与了抗震救灾,而后也多次接触过灾后重建的工程,对于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一些特殊的情绪。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黄爸的回应,我是认可的。我也认为,网络上有的言论,将该事件与灾后重建关联,有些明显的阴谋味道,味不对。
图片源于网络
我说一下,我的理由:
①“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工作,主体部分历时大概是3年。也就是到2011年,大的项目基本完工。比如,当时整体搬迁的北川新县城,大概2010年9月,就整体完成了。(这个时间,黄爸还在准备考公)
图片源于网络
②2013年,雅安庐山地震,整个灾后重建工作,也差不多历时3年。这期间,黄杨父亲刚才入职2年多时间,而且又是城管部门。可以说,灾后重建的项目,几乎跟他没有交集。
③灾后重建的资金,一般都是北京直接拨款,或者是四川省直接拨款,属于专款专用,并且要接受专项审计。先不说,这里面一定不会出问题,但一个刚入职没多久的小菜鸟,就能捞上多少,并且还不背审出问题,这恐怕只有在爽文小说中才会出现。
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重建一条隧道,①资金是省里面拨款,要经过10多个部、厅、处级领导的签字;②项目到了市里面,又要经过一堆厅、处级领导的手;③交通局或者住建局,招标施工,甲方中标,层层转包,这里面要经过多少处、科级领导,那就数都数不清了。④项目施工、验收、审计、结算等等,又要接受多少道监督,数不胜数。这里面,一个小职员,想伸手抓一把,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你有那个能量吗?
笔者看来,对于天价耳环事件,对于黄杨父亲的质疑,是合理的,毕竟你曾经是这么个身份。
但不知道,谁脑洞大开,抛出了“灾后重建”这个诱饵,引发无数网友跟风,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灾后重建,对于曾经经历过的人来说,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生,而是一段沉重的回忆,是在巨大的悲痛,强行缝合伤口。
而今,一段未经证实的猜测,就要撕裂这个伤疤,何其残忍?
而从网络事件的发展规律来说,无论最后的真相如何,恐怕很多人已经铁了心的认为,就是跟灾后重建有关了吧?
一个刚入职的小科员,一个230万的耳环,灾后重建项目,这三个强行关联起来,要传递什么,不言而喻。
要达到什么目的,还用想吗?
问题是,这是真相吗?如果这是真相,自有国法严惩,如果不是真相,又会有多少人看到真相,又会有谁,来收拾这一地鸡毛?
希望读者们警惕:别在真相出来前,就被人误导或植入了真相。
来源:阿秀与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