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朝云暮雨》讲述了老秦和常娟两位被命运捉弄的人的故事,他们在彼此的陪伴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影片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境与内心挣扎,重点围绕这对特殊夫妻的情感纠葛,试图探讨他们的命运、人性的执念与救赎。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渐渐偏离了原本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朝云暮雨》。
片名Strangers When We Meet (2024),别名穿婚纱的杀人少女。
《朝云暮雨》讲述了老秦和常娟两位被命运捉弄的人的故事,他们在彼此的陪伴中寻求心灵的安慰。影片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境与内心挣扎,重点围绕这对特殊夫妻的情感纠葛,试图探讨他们的命运、人性的执念与救赎。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渐渐偏离了原本的主题,节奏混乱,人物形象矛盾重重,叙事也逐渐变得情绪化,最终走向了一条充满戏剧性和煽情的道路。
老秦刚刚刑满释放,背负着对父母深深的愧疚。他希望通过结婚生子弥补过去的错误,并试图用一笔意外得到的赔偿金重新开始,偿还自己欠下的债务。常娟则因为复仇误杀而服刑多年,内心充满对生命的绝望与忏悔,甚至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希望用死亡来偿还曾经的过错。
这两个人物设定有着强烈的张力。老秦的“执念”在于通过婚姻延续家族的血脉,而常娟则在于用生命结束自己曾犯下的罪行。老秦深感愧疚,想通过结婚生子来弥补无法挽回的遗憾。常娟则因对死者的愧疚,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绝望。两人内心的冲突极为鲜明,老秦渴望生命的延续,而常娟则想结束一切,这种截然相反的执念,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悲剧。
影片的前半部分细腻地描绘了两人关系的发展。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依赖,他们在彼此的温暖中逐渐找到了慰藉。然而,当围绕是否要孩子的问题爆发冲突时,原本建立起来的关系瞬间崩塌。导演张国立未能把握好节奏,把这场关键的对立简化成了一场平淡无味的争吵和肢体冲突。老秦的愤怒与常娟的绝望,成了单纯的情绪宣泄,缺乏对他们内心痛苦的深度剖析。尤其是常娟跳河后变为植物人的情节,处理过于仓促,缺少情感铺垫,让观众很难与角色产生深切的共鸣。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部分,勉强可以算是现实主义,真实地反映了边缘群体的生活困境。然而,当剧情转向老秦与常娟的生死相依、生死与爱情的交织时,影片的风格发生了突如其来的变化。原本严肃的现实主义基调被突然引入的“纯爱”元素所取代,电影转而成为一段充满等待与坚守的爱情故事。这一转变显得有些突兀,仿佛在看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沉重的主题被过度煽情的情节淹没,反而削弱了影片原本应有的力量。
老秦和常娟的人物设定本应是影片的亮点,但在呈现上却显得有些失衡。老秦的形象缺乏层次感,他的转变显得突兀,缺乏合理的铺垫,因此也显得不够真实。常娟的动机有时令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最后她穿着婚纱跳河的情节,显得既不合逻辑又过于戏剧化,仿佛只是为了煽情而煽情。
《朝云暮雨》原本凭借独特的题材和人物设定,具备了巨大的潜力。然而,影片最终因叙事失控、人物塑造不够立体、节奏失衡而走向了平庸。导演张国立试图挖掘人性深处的复杂情感,探讨命运和爱情,但在叙事上出现了偏差。影片的节奏过于散乱,人物内心的世界缺乏深刻的挖掘,风格上的急转弯让整部电影显得不协调。主题模糊,节奏失衡,人物缺乏足够的深度,这些问题让影片的潜力大打折扣。
情感的起伏与崩塌,错失的救赎与探索,最终成了《朝云暮雨》的无声遗憾。
来源:妙看影视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