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星戴230万耳环炫富?公务员父亲被扒:离职八年就“安全”吗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7 09:16 3

摘要:5月11日,17岁演员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成人礼照片引发全网震动。照片中,她佩戴的一对祖母绿钻石耳环被眼尖网友识别为英国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市场公价高达230万元。这一发现瞬间点燃舆论场,尤其当网友扒出其父亲杨伟曾为四川雅安公务员后,关于“公务员家

5月11日,17岁演员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成人礼照片引发全网震动。照片中,她佩戴的一对祖母绿钻石耳环被眼尖网友识别为英国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市场公价高达230万元。这一发现瞬间点燃舆论场,尤其当网友扒出其父亲杨伟曾为四川雅安公务员后,关于“公务员家庭如何负担天价消费”的质疑声铺天盖地,相关话题连续三天占据热搜榜首位,阅读量累计突破5亿次。

事件起源于黄杨钿甜在成人礼上的高调亮相。通过专业鉴定平台比对,该耳环被确认为GRAFF品牌2023年限量款,主石采用哥伦比亚顶级祖母绿,镶嵌18K白金与42颗南非钻石,官方定价230万元。这一价格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数十年的收入,与黄杨钿甜作为新人演员的收入水平(业内估算约50-80万元/年)形成鲜明对比。

更敏感的是其家庭背景。网友扒出杨伟2015年-2017年在雅安经信局任公务员,2017年辞职经商的履历,并质疑其任职期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公开资料显示,杨伟名下关联企业包括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深圳市国影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80%),而该公司注册时间(2016年)与公务员任期存在重叠,涉嫌违反《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关于禁止公务员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规定。其母被曝长期佩戴梵克雅宝项链(单件估价超50万元)、卡地亚手镯(估价40万元),与雅安地震灾区部分民众仍面临房屋破败、自费重建的窘境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权力寻租”的联想。

1. 当事人回应:黄杨钿甜最初在评论区解释“耳环是妈妈的”,但未提供购买凭证或财产证明。其父亲杨伟于5月16日以实名认证账号发文,称“百万耳环非正品,我没有贪污”,并表示愿接受正规机构鉴定。但网友通过二手平台查证,该款耳环二手价仍超过100万元,佐证其真实性;也有网友对比正品细节,怀疑耳环可能为高仿。

2. 经纪公司声明:嘉行传媒发布严正声明,谴责网络谣言侵犯艺人名誉权,表示愿接受合理监督但抵制恶意造谣,但声明未正面回应耳环来源及家庭收入细节,被网友批“避重就轻”。

3. 官方调查进展:雅安市政府证实已启动调查程序,重点核查杨伟辞职后的经商活动是否与公职资源存在关联。雅安市经合外事局表示,杨伟已辞职八年,其收入与公职无关,但未透露具体调查方向。法律界人士指出,我国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要求仅适用于在职期间,离职后家庭财富不受强制监管,但公务员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从事与原职权相关的营利活动,杨伟经商领域是否符合“职权关联”界定仍需进一步调查。

1. 公职人员监管漏洞:现行《公务员法》仅要求在职财产申报,对辞职后的商业行为缺乏追溯机制。杨伟名下企业注册时间与公务员任期重叠的问题,暴露出“旋转门”现象的监管盲区。公众呼吁建立“终身追责制”,并加强对公职人员亲属经商行为的规范。

2. 未成年人消费伦理:黄杨钿甜作为未成年艺人,佩戴天价珠宝引发对其消费价值观的质疑。专家建议参考韩国经验,设立收入托管账户限制高消费,避免过早接触奢侈品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3. 财富传承的信任危机:当“公务员下海+子女明星”成为财富密码,公众期待更透明的商业信息披露。黄杨钿甜工作室年收入820万但纳税记录显示净收入仅300万的差额,进一步加剧了对财富来源合法性的猜测。

4. 舆论场的撕裂:事件中出现的人肉搜索、恶意造谣等行为,暴露出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失控风险。嘉行传媒已委托律师进行证据保全,拟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这为规范网络言论提供了典型案例。

这场由一对耳环引发的舆论风暴,本质上是公众对公平正义的集体叩问。正如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现代社会正将物质符号异化为道德审判工具,当人们用“是否配得上”的标尺衡量他人消费时,实则是将自身价值观强加于他者的暴力。而事件中暴露出的制度漏洞,更凸显完善公职人员亲属从业监管体系的紧迫性。

目前,深圳税务部门已对杨伟旗下公司启动稽查,雅安市政府表示将持续通报调查进展。若最终证实杨伟经商收入合法,这场风波可能成为规范公职人员离职后行为的契机;反之,若发现权力寻租线索,将为反腐斗争提供新样本。在“全民监督”时代,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舆论放大镜下的焦点。唯有让权力与财富在阳光下流动,才能终结“耳环疑云”的循环,重建社会信任。

来源:清新喜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