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或许会有“残缺”,但梦想从不“设限”。5月15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与第14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到来之际,公益励志电影《我是张春林》在中山市阜沙镇中影阜沙影城举行首映仪式。影片以中山残疾人企业家张春林为原型,全景式呈现其从肢体残疾的山村少年到成功创业者
人生或许会有“残缺”,但梦想从不“设限”。5月15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与第14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到来之际,公益励志电影《我是张春林》在中山市阜沙镇中影阜沙影城举行首映仪式。影片以中山残疾人企业家张春林为原型,全景式呈现其从肢体残疾的山村少年到成功创业者的人生蜕变,传递 “不屈意志点亮梦想” 的正能量。
电影《我是张春林》首映仪式现场。记者 卢兴江 摄
当日,省、市残疾人联合会、无障碍促进会相关负责人,阜沙镇党政班子成员,影片导演黄胜辉及主创团队,与社会各界数百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特殊的首映礼。作为阜沙镇“关爱同行・共筑无碍”助残实践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次首映既为全国助残日预热,也以光影艺术形式向社会传递残障群体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
电影由中山市肢残人协会、广州市文化娱乐业协会指导,中山市川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与喜仕(广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黄胜辉以纪实与艺术结合的手法,聚焦张春林的真实经历:生于四川巴中偏远山村的他,3岁因高烧致右腿终身残疾,却在父母鼓励下拄拐完成学业。南下中山阜沙打工后,他从普通员工逆袭为企业高管,最终创办川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走出一条 “摔倒、爬起、再出发” 的破茧之路。
首映仪式现场,原型人物张春林分享了幕后故事。记者 卢兴江摄
影片不仅展现主人公克服肢体障碍的生存韧性,更浓墨重彩刻画其“扶残助残”的社会责任 —— 通过企业平台帮扶残障人士就业,用自身经历激励更多人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正如导演黄胜辉所言:“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千万残障人士勇敢追梦的缩影。”
首映现场,原型人物张春林分享了幕后故事。“拐杖曾是我的‘枷锁’,但后来成为我丈量世界的‘支点’。” 他回忆,初到中山时因肢体残疾屡遭质疑,却凭借出色业绩打破偏见。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市场竞争等难题接踵而至,他始终坚信 “身体可以残缺,精神必须完整”。如今,其公司已吸纳数十名残障员工,成为中山助残就业示范基地。
原型人物张春林走出电影院的瞬间,遇见了少年时的“自己”。记者 卢兴江 摄
阜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影片选择在本地首映具有特殊意义:“张春林的故事扎根阜沙这片创业热土,他的‘逐梦精神’既是个人成长的注脚,也是社会对残障群体‘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来源:滃江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