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银幕老大妈:不应忘记的老一辈艺术家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7 06:21 2

摘要:对于黄玲老师,其名字大家可能不熟,她作为新中国银幕上最早的电影明星,陆续在众多电影中塑造了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的人物。1979年上映,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轻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中年以上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著名演员黄玲饰演了陈佩斯的母亲。

对于黄玲老师,其名字大家可能不熟,她作为新中国银幕上最早的电影明星,陆续在众多电影中塑造了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的人物。1979年上映,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轻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中年以上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著名演员黄玲饰演了陈佩斯的母亲。

在1979年之后,步入晚年的黄玲和陈强两人就频繁地在银幕上做搭档,陆续主演了《瞧这一家子》、《父与子》、《二子开店》、《傻帽经理》、《父子老爷车》、《父子歌舞厅》等电影,还总演夫妻,而且两人配合默契,珠联璧合,

从这部电影开始,黄玲就成了陈强陈佩斯这对“父子组合”的固定搭档,接连在《父与子》、《二子开店》、《傻帽经理》、《父子老爷车》、《父子歌舞厅》等影片中出演陈强的妻子和陈佩斯的母亲奎婶。

黄玲的表演极其生活化,与陈强的配合,真是要用“珠联璧合”四个字来形容。与陈强的组合,是典型的“慈母严父”,对“儿子”陈佩斯很是宠爱,甚至常常帮助儿子欺瞒陈强,以致闹出许多笑话。

黄玲,1925年出生于吉林四平,祖籍山东威海。1935年10岁时随家人来到沈阳。黄玲从小就非常喜欢唱歌,而且嗓子也好,所以在她16岁那年,就作为独唱演员登台演唱了。1939年,她考入沈阳城西女子国民优级学校学习。1941年,先后进入奉天业余放送合唱团、奉天协和剧团任演员。

新中国成立后,黄玲先后主演、参演了《光荣人家》《刘胡兰》《鬼话》《土地》《结婚》等电影。1955年进入北京专修班学习,1957年结业时,黄玲又回到了长影演员剧团,后曾任长影演员剧团二队队长。

她在1949年就参演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白衣战士》,著名演员于蓝扮演女一号庄队长,黄玲扮演女二号唐维贞。而陈强,在其中扮演被敌人炸断腿的伤员杨明清。那时的黄玲和陈强,都很年轻,尽管他们当时的银幕形象,不像现在所谓的小鲜花小鲜肉那么光鲜亮丽,但很真实,使他们所塑造的银幕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黄玲老师不仅与陈强在《白衣战士》中有过合作,1955年,长影派员到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演员专修班学习,她与北影厂的陈强又是同班同学。

黄玲老师在银幕上,似乎从没扮演过青春年少的漂亮女生形象,总是以大嫂或大妈的身份出现。但她朴实无华的演技,却仍然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六十年代,黄玲先后在《民兵的儿子》中饰演来春母、《患难之交》中饰演顺母、《徐秋影案件》中饰演彭聪、《笑逐颜开》中饰演胡桂贞、《烽火列车》中饰演刘母、《两家人》中饰演陈二婶等角色。70年代,黄玲也参演了不少电影及其角色,主要包括《艳阳天》中的马凤兰、《风云岛》中的兰芭蕉、《飞向未来》中的胖护士、《谁戴这朵花》中的董嫂、《瞧这一家子》中的胡婶等。

艳阳天

由于表现优异,1959年黄玲被评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三八红旗手,1960年被评为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0年,黄玲老师调入广西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演员。1982年又调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演员。其间,她先后参演了《潜影》《父子俩》《二子开店》《傻帽经理》《无头箭》《父子老爷车》《父子歌舞厅》《荒唐历险》《狂龙逞英豪》等电影。

2002年,黄玲老师因病去世,享年77岁。

再一位银幕老旦演员是莫愁老师,她1914年出生于北京,在话剧及电影作品中以演中老年妇女为主。她年纪轻轻,便能将人物的内在情绪感受诠释得层次分明,可见其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和领悟能力。

1949年,35岁的莫愁老师,在文华影片公司和大华影片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哀乐中年》中,出演了姑妈一角。在这部由桑弧编导的电影中,汇聚了一大帮观众所喜爱的明星,如石挥、崔超明、程之、路珊、韩非等,他们同台飙演技,各自呈现了生动的表演。她的表演自然、朴实、流畅,将一个见识不多但性情温婉的老妇人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1949年,上影厂成立后,莫愁便成为了其中的演员,仍以扮演老太太为主,但同时也在一些电影中,呈现出了突破性的演出。比如在《三毛流浪记》中,她就扮演了一个性格孤僻、举止怪异的家庭教师吴小姐,全程没有一句台词,演员全靠眼神和形体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行动。

给大家印象最深的角色,莫过于《渡江侦察记》中的陈奶奶这个角色了。片中陈奶奶出场时,正面临国民党兵私闯民宅,大肆搜捕,乱砸乱抢。莫愁老师在一个特写镜头里,通过紧蹙的眉头,沉默的眼神,展现了陈奶奶对这群强盗的愤怒和憎恨。眼底闪现的泪花和嘴角不经意的抽搐,使得人物内心的隐忍更充满力度。虽然只有一场重场戏,但却被她演绎得层次丰富,节奏准确,将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展现得真实自然又有深度。

通过《渡江侦察记》,我们见识到了一位老戏骨的深厚表演功力。那静水深流的表演,如此迷人,饱含着深沉的情感力量,令一个善良、坚强、倔强的老人形象,呼之欲出。

1956年在电影《小伙伴》莫愁老师饰演杨小仲,1959年在《好孩子》儿童片中出演过角色。

莫愁老师作为银幕老旦的代表之一,其表演功力深厚,塑造的角色栩栩如生。她的演艺生涯虽未及吴茵、白杨等巨星耀眼,但她的表演艺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她的丈夫是上译厂厂长陈叙一,陈叙一先生在担任上译厂厂长期间,创造了我国配音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不仅翻译制作了大量经典名片如《偷自行车的人》、《孤星血泪》、《王子复仇记》、《简·爱》、《生死恋》等,而且更培养了大批观众所喜爱的配音演员,如邱岳峰、李梓、毕克、尚华、赵慎之、刘广宁、童自荣、丁建华和乔榛等。

1959年,莫愁老师在45岁那年就选择了息影,这其实是一位演技派“银幕老旦”演员的黄金年龄,但她却在演艺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淡出了观众视线。她进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当了一名台词老师,培养了众多明星学生,如达式常、朱曼芳、杜熊文、姚锡娟、伍经纬等。

1988年,莫愁老师因病去世,享年74岁。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