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围绕杨议的“拜师收徒”事件赚足了眼球,从最初的拜师传闻引发热议,到最终活动落地,却被不少人吐槽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骗局”,将粉丝和吃瓜群众的胃口高高吊起,最后呈现的不过是剧组聚会与粉丝见面会的“大杂烩”,尤其是杨议收徒对象大部分并非相声从业者,让不少人大呼
近期,围绕杨议的“拜师收徒”事件赚足了眼球,从最初的拜师传闻引发热议,到最终活动落地,却被不少人吐槽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骗局”,将粉丝和吃瓜群众的胃口高高吊起,最后呈现的不过是剧组聚会与粉丝见面会的“大杂烩”,尤其是杨议收徒对象大部分并非相声从业者,让不少人大呼“被戏弄”。
早在活动筹备阶段,相关信息便开始在网络上传播,“杨议拜师”的消息不胫而走,众多相声爱好者与网友对此充满期待。大家纷纷猜测这场拜师仪式将如何举行,又会有哪些相声界的前辈、同行出席见证,为相声界的师承脉络增添新的一笔。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信息逐渐变得模糊混乱,从一开始笃定的“摆知”(相声行业传统拜师仪式),到后来改称“谢师收徒”,活动性质变得扑朔迷离。
5月18日,这场备受关注的活动在友谊南路宝轩鱼府饭店举行。事实证明,它与大众最初期待的拜师仪式相去甚远。活动现场虽打着“杨议收徒仪式”“杨光快乐生活剧组20年再聚首”“感恩粉丝节”三个主题,但拜师的氛围淡之又淡。不仅此前传闻中可能参与的侯耀华并未现身,相声界的老前辈与同行们也集体缺席,让这场活动更像是一场剧组内部的聚会和面向粉丝的答谢会。
更让人感到荒诞的是杨议的收徒环节。在大众的认知里,相声演员收徒,徒弟自然多是致力于相声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同行或新人。可此次杨议所收徒弟,大部分都并非相声行当的从业者。这不禁让人质疑,这场收徒究竟是为了传承相声艺术,还是仅仅为了制造话题、吸引流量?当拜师收徒这样严肃的行业传统,沦为一场充满商业味道的“表演”,无疑是对相声文化的一种亵渎,也是对关注此事的粉丝和观众的不尊重。
有网友指出,这场活动从策划到执行,似乎都透露着“临时拼凑”的意味。由于此前拜师计划生变,或许是为了不浪费已经定下的时间与宣传,便匆忙整合多个主题,将其包装成一场“三合一”的活动。就连活动主持人贾斯文,也被调侃“不咋滴”,甚至有人笑称若邀请“小绿胖子”李宽主持,或许还能凭借其独特风格为活动增添更多话题,创造出所谓“空前绝后”的效果。
这场风波,本质上是一次对公众热情的过度消费。利用大众对相声行业拜师传统的关注与好奇,通过前期模糊、具有误导性的宣传,吸引流量与关注度。可当活动真相浮出水面,换来的只会是大众的失望与不满。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活动策划者,都应秉持诚信原则,尊重观众与粉丝的情感,切莫让类似的闹剧再次上演,寒了支持者的心。
读者朋友,对此你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你在评论区参加讨论,感谢你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鲁源文化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