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量竞争到存量博弈,推综的出圈新解何在?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17 01:11 2

摘要:近期,《开始推理吧》第三季回归,“赫丽摸金宇”推理团再聚首,首播即以9689.39的热度登顶腾讯视频,首周播放市占率跻身总榜第三,主话题阅读量破10亿,数据全面开花。

文 | 金佳美

来源 | 看电视

迷雾笼罩、深陷循环、5次不同人生、40小时极限探案,“推市”后的五大迷案由谁主宰?

近期,《开始推理吧》第三季回归,“赫丽摸金宇”推理团再聚首,首播即以9689.39的热度登顶腾讯视频,首周播放市占率跻身总榜第三,主话题阅读量破10亿,数据全面开花。

自2016年芒果凭借《明星大侦探》叩开国内明星推理综艺市场的大门,随着线下“剧本杀”的风靡,爱优腾芒等各大平台在推综市场的布局也不断加深:

当芒果的《密室大逃脱》(1-6)以沉浸式解谜重构密室维度、优酷的《盒子里的猫》(1-2)以多维叙事打破时空边界、爱奇艺的《萌探探探案》(1-4)以明星IP跨界探案解锁娱乐密码、腾讯的《开始推理吧》(1-3)以城市竞技拓展推理疆域,推综赛道正以多元切口重塑类型叙事,在虚实交织中构建起行业新生态。

破圈不易,为何平台方仍甘愿加码,持续在这一垂直赛道频频博弈?

“人”作为推进剧情,场景推演的主体,是决定推综能否出圈的首要因素。

早期的推综多依赖于明星嘉宾的综艺感,通过“好笑有梗”的角色展现,以即时性、碎片化的娱乐因子激活年轻受众的社交传播欲。

在当下“发疯文学”“抽象社交”成为文化消费新宠的语境下,推综的“活人微抽感”已从最初单纯的搞笑堆砌,发展为建立在角色特质基础上的有机延伸。

《开始推理吧3》“血染的糖果”一案中,金靖对迪丽热巴的“彩虹屁”攻击,贴合其角色厨娘“金汤勺”的豪爽外向;周柯宇的“呆萌忙内感”,与节目中角色“柯安看”痴迷电竞的单纯人设相吻合;张凌赫的“害羞低头杀”,则与其饰演角色“赫泥巴”的自恋属性形成鲜明对比,传统推理的严肃氛围在不觉间被解构为充满网生代表达特质的喜剧场,在展现真人秀鲜活真实的同时,也维系了推理所需的微妙抽离感。

《萌探4》通过“角色即IP”的生态构建强化观众黏性;《女子推理社2》以职场女性群像突破性别叙事窠臼;《盒子里的猫2》使角色特质与荒诞剧情碰撞出“反套路喜剧”,在强化观众沉浸感的同时,构建起“高概念+接地气”的独特群像魅力。

而在“抽象互动”外,依托“角色成长”主动融入剧情叙事线,建立温情链接,则是推综打破“侦探+嫌疑人+工具人”的刻板人设逻辑,构建兼具戏剧张力与娱乐性的人物群像的新发展路径。

《明星大侦探》通过系列群像的十年布局强化观众情感联结,节目组除了连续性构建“NZND”组合相关的故事内容,在不同季度中形成呼应外,还在现实中为剧情里的每位成员都开通微博,发布内容均延续各自人设,人物简介、语言风格都与节目剧情高度统一。此类一系列的衍生内容,让角色在平行时空延续生命,实现了虚构与现实的互文。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开始推理吧》的“赫丽摸金宇糖”推理团展现出团队的成长弧光:白宇从“冷静推理者”逐渐成长为“团队定海神针”,多次安抚队友情绪;刘宇宁从“胆小萌新”蜕变为“铁坦担当”,甚至能在黑暗中主动搜证;迪丽热巴饰演的“巴分糖”为调查姐姐死亡潜入工厂,甜美无辜的外表与“白切黑”的复仇构成名场面。这些成长轨迹与角色背景形成互文,使人物不再是案件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故事支点,观众在追踪凶手的同时,也得以与角色命运深度共情。

类似的人物成长线在《女子推理社》中也多有展现:第二季虽是原班人马但分工更为明确,“好好好推理社”的成员们化身酒店员工融入到职场生活执行全新推理任务,通过职场生态构建,实现角色塑造与女性成长叙事更深度的绑定,女星们在推理中协作,在案件侦破中收获真情,共同对抗不公。

此外,每个女性NPC形象都有着自己的完整故事线,更丰富且立体的旁白人物,也在构建戏剧张力的同时彰显出女性智慧、勇气与团结。

在《开始推理吧3》第二期杀戮直播间的“造谣泳池”场景中,众人需在不断注水的泳池中完成汉字拼图并从天花板上的出口逃生。周柯宇与刘宇宁主动承担托举队友的任务,周柯宇更在洞口关闭前选择垫后,最终放手被困,那句“他们都上去了,挺好的”的临场台词,与刘宇宁青筋暴起的特写、迪丽热巴眼眶骤红的自责反应共同浇筑出团魂的具象化高光。

节目组通过将角色置于生死抉择的极端场景,迫使嘉宾卸下综艺表演的惯性,让真实的人际反应自然生长。当所有人在监控画面外集体失语的沉默里,观众看到的不是明星,而是一个个会恐惧、会愧疚、会为同伴痛心的“人”。

喜剧外壳下包裹的炽热共情力,恰是推综从角色搭档升华为情感共同体的最佳货币。

未来,推理综艺或将迎来更具革命性的进化,但“人”始终是连接类型叙事与大众情感的永恒支点。在这场正在进行的叙事革命中,谁能更精准地捕捉时代情绪,谁就能在推理综艺的红海市场中,书写出更具生命力的“人物志”。

虽然推综受众范围较窄,但其独特的智力博弈魅力与沉浸式解谜体验,恰能精准狙击核心受众对高质感内容的需求,观众粘性较强,是其在真人秀同质化竞争中形成差异化标签的关键所在。

现今,推综正从单纯的娱乐游戏场域,演变为社会热点行业现象的“沉浸式展厅”。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件与场景,将多重现实议题融入推理叙事,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构建起一面映照社会现实的“镜子”。

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不少侦探综艺都以网络现象为出发点,设置相关情节。

《明侦》早在第五季《甄的不行街》案中就以“个人信息黑市”为舞台:蓉3C通过ai换脸自导自演绑架案件企图诈骗,何房因身份证泄露背负百万贷款。节目组在密室中设置“数据坟场”,嘉宾需在破解加密文件的过程中,直面个人信息裸奔的残酷现实,这样的剧情设置使节目在保留本格叙事风格的同时,也敲响了大数据下信息安全的警钟。

《开推3》首案“血染的糖果”则以当下的“直播乱象”为内核,通过工厂实为直播基地、员工行为皆为剧本等设定,直指“流量至上”的畸形生态。节目中,NPC“霸总直播间”的互动、虚假问诊的老中医、送礼物就根据指令跳舞的情节设置,均是对现实直播文化的戏仿。凭借这种“轻量化表达”,既保留推理趣味性,又引发观众对“娱乐至死”现象的反思。

《女子推理社2》还借助59层“八钻酒店”构建出一个资本与权力交织的“垂直监狱”,达成了职场霸凌与女性困境的“实景化”呈现。

在《回家的路》案中,画家王慧画通过精神控制(PUA)窃取学生阿林的作品,节目组在画室密室中布满涂改痕迹的草稿与监控摄像头,将学术剽窃的隐蔽性具象化。

当女推团在堆积如山的赝品中寻找真相时,节目在结尾处延续了上一季的“懂法下班后”经典板块。通过《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对“敲诈勒索罪”与“侵犯著作权罪”的法理解读,让推理过程成为普法课堂,在观众娱乐的同时达成教化目的。

推理综艺的社会价值,在于其能将公共议题转化为“可参与的剧本”。这种价值升维,本质是推理综艺对当下现实内容消费需求的精准捕捉。

在“内卷”“躺平”成为热词的当下,观众渴望通过虚构故事反思现实,而推理综艺想提供的,正是一个既安全又尖锐的“思考实验室”。

如何在打造具有人性弧光的群像和意蕴深远的剧情同时,平衡剧目的内在推理逻辑严谨性和视效呈现趣味性,一直是推综不断探索的命题。

而场景、妆造与音乐的革新下的沉浸式剧质感升级,正不断为此探究提供新解,逐渐成为推综打造高质作品的另一重出圈法则。

《开推3》以“角色快穿”为核心,选址拥有370年历史的赤坎华侨古镇,搭建出面积超70万平方米的“推镇”实景,通过五大主题奇案场景,形成“推市宇宙”的宏大世界观;《盒猫2》融合“游戏”和“喜剧”等元素,构建出“慢城”、“快城”等多个“盒子平行世界”场景对照组;《萌探4》采用“推理+IP”的形式,通过还原经典影视作品的场景,让观众在熟悉的故事背景中体验推理的乐趣,不断探索推综边界;《密逃6》则侧重密室场景调度,废弃居民楼、惊悚游乐园、诡异车站,每一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致力打造剧目质感,让玩家和观众在沉浸式解密中收获更优的视效体验。

而妆造作为塑造角色形象、辅助剧情发展的关键元素,也成为了推综近年来深耕的热土。

《开推3》中迪丽热巴的“唇钉特工”造型,皮衣、银框眼镜搭配唇钉的设计,既贴合其特工身份,又展现出角色的叛逆与不羁,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明;周柯宇的黑金系列造型则通过色彩对比和细节设计,展现暗黑风与反差萌的完美结合;而全员主题妆造如芭比粉、新中式等,则与“推市”世界观中的直播工厂、古风仙侠等场景相呼应,营造出神秘紧张的氛围。

这些独特且精致的妆造设计,在提升节目时尚感和艺术追求的同时,也引发了社媒的广泛讨论。如迪丽热巴的“埃及女皇”造型登上热搜,网友甚至自发创作妆容教程、高燃转场等二创内容,进一步增加热度曝光;刘宇宁的粉白搭配也被粉丝称为“行走的花仙子”,成功带动节目周边服饰销量,为节目的出圈贡献了重要力量。

干练西装、低饱和度妆容和与其具有高适配度的眼镜链、袖扣等妆造元素,是《女子推理社2》力图突破性别叙事窠臼,展现职场女性专业多元的外化符号;

而《明侦10》中主角团的百变发色,梦幻中带着故事感,大胆跳脱又符合人设,将妆造元素转化为叙事设计,构建起“妆容参考谜面,造型暗喻机关”的创新模式。

此外,推综还擅长通过音乐与音效进行氛围塑造、情绪引导和剧情强化,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叙事时空。

曾于《明侦2》火出圈的《恐怖童谣》,就将音乐作为解谜线索与情感锚点。在此案中,改编自英国民谣的旋律贯穿全篇,童声合唱与诡异变调构成双重叙事线,歌词中的数字密码直接关联案件关键证据。当真相揭晓时,音乐突然转为交响乐版,以宏大音色冲刷之前的恐怖氛围,形成情感反转。

《开始推理吧3》则将不同风格背景音乐融入不同主题,例如中式恐怖案件采用民俗音效,科幻主题加入电子合成器元素,与剧情高度契合。通过互动式音效和符号化旋律,构建起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当下,音乐与音效设计已突破单纯氛围烘托,成为推综叙事主体的一部分。观众在听觉维度完成对角色的共情、对场景的信服,最终实现“多感推理”的独特观感。

但若一味追求场景的视觉奇观,弱化剧情链条的严谨性,则极易导致案件沦为“徒有其表”的闯关游戏,丧失推综重逻辑的本核;若为了传播热度刻意打造流量元素,使剧作服务于流量而非叙事,则会消解推理综艺应有的智力美感。

真正的沉浸感应源于叙事、角色与环境的有机统一,而非视听元素的简单堆砌。推综若想持续破圈,必须在“感官刺激”与“智力挑战”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既要用精良制作吸引新观众,更要靠扎实的推理内核留住核心受众。

此外,随着各平台布局加深,同质化竞争等行业困境也逐渐显现。能否在“好笑有梗”与“社会议题”之间找到共通,能否从“流量至上”转向“价值升维”,成为了推综需要不断平衡的问题。

从“明星玩家”到“角色共同体”,从“解谜游戏”到“社会镜像”,从“单一场景”到“多元交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节目本身的进化,更是整个推理综艺赛道的范式转移,此类综艺正逐步进行一场长线开发的价值重估。

破雾寻踪,在虚构的推理世界中,寻找对抗现实荒诞的武器,或许推理综艺提供的,正是一把名为“真相”的钥匙。

主编:罗姣姣

文:金佳美

排版:金佳美

来源:看电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