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撕拉片”电影《江湖儿女》《一秒钟》欢喜首映全网独播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00:53 2

摘要:从鞠婧祎、刘诗诗等明星晒出撕拉片美照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和网红都开始拍摄撕拉片,而且频频靠着“撕拉片美照”登上热搜。

撕拉片,火在当下,火遍全网。

从鞠婧祎、刘诗诗等明星晒出撕拉片美照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和网红都开始拍摄撕拉片,而且频频靠着“撕拉片美照”登上热搜。

这波火出圈的热度,让这一其实早已宣告停产的胶片相纸再度走红,甚至在二手平台上炒到了10张撕拉片相纸就要2000元的程度。

撕拉片其实本质也是胶片摄影,是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由拍摄感光的负片和带有药水包的成像正片组成,但多了一个拍摄后手动将相纸“撕扯拉开”的过程。

其实“拍一张少一张”的撕拉片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也被认为是“拍立得”的前身。

这次翻红的背后,除了有明星的带动,现代人对复古审美的追逐,以及通过显影等待时间这种“慢体验”来对抗快餐文化的仪式感也默默发挥着作用。

如果问到电影圈有没有自己的“撕拉片”,那这两部电影必须拥有姓名。

“时代撕拉片”

《江湖儿女》

撕拉片的爆火,既反映了人们对复古美学与胶片赋予每张照片“绝版属性”艺术性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光影媒介技术的怀旧和对数字时代同质化的反思。

人们渴望在被算法统治的流量世界里,通过旧媒介重新定义自我表达。

贾樟柯,一直是影像媒介的实践者。

在去年上映的《风流一代》中,凝聚了他20多年间用DV、16mm胶片、35mm胶片、5D相机、爱丽莎摄影机等不同摄影器材拍摄、超过1000小时的不同质感与风格的影像素材。

在电影《江湖儿女》中,贾樟柯使用了包括胶片、DV、数码等6种不同的介质作为影像载体。

电影剧情横跨的18年,也是他拍摄的“整个时代的影像记忆”。

贾樟柯也是对素材创新运用的实践者。

在电影《江湖儿女》中,有一部分镜头是多年前拍摄的。

据导演所言,这些素材当时没想好具体怎么用,只是单纯记录下那一刻演员的一些状态。

而这些“无目的”镜头在多年后被“有目的”地被穿插在后来的电影中,成为电影呈现时空交替感的重要一部分。

当“压箱底”的珍藏组合出跨时空的影像,电影《江湖儿女》仿佛一份印刻时代浮沉与无数普通人人生轨迹的“撕拉片”。

2001年的山西大同,赵涛饰演的模特巧巧与廖凡饰演的出租车公司老板斌哥是一对恋人。

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唤友,巧巧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婚姻。

一次,斌哥在街头遭到竞争对手的袭击,巧巧为了保护斌哥街头开枪,被判刑五年。

巧巧出狱以后,开始寻找斌哥以便重新开始,然而事情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斌斌真挚的感情。

电影中有贾樟柯对现实的观察和真实人物的影子,有他对经典港台流行乐的热爱,更有他独特的“人到中年”式怀旧浪漫,真诚且动人。

胶片时代的情书

《一秒钟》

关于被誉为“张艺谋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的电影《一秒钟》,张艺谋曾说这部电影——这个“看电影”的故事,是他心心念念了很久的一个故事——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已经盘旋了13年。

为了把这部作品做好,他特意找来和合作了短则十多年、长则四十多年的老班底,因为大部分人都和他一样经历过胶片时代。

2018年1月,张艺谋给编剧邹静之写信说:“趁着我还能在沙漠上摸爬滚打,咱们抓紧把这个电影拍出来吧。”

两个人一拍即合。

电影中,胶片可谓无处不在。

20世纪70年代,为了能看一场有着女儿一秒钟影像的电影,张译饰演的劳改犯张九声从劳改农场出逃。

在赶往电影院的路上,他偶遇偷盗胶片的刘浩存饰演的孤女刘闺女。

两人为了一盘胶片你争我夺,前后脚赶到电影院时却发现有张九声女儿影像的胶片意外受损。

放映员范电影(范伟饰)不负众望,领导村民开启了一场拯救电影的“全民行动”, 影片也再现了最原始的用凝结的蒸馏水擦洗胶片的图景。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看电影是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快乐,也是梦具象化的过程。

在电影中,胶片电影还是“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器。

当张九声和刘闺女被保卫处在放映礼堂里擒获,敌对的两拨人竟然因为正在放映的经典胶片电影《英雄儿女》暂时放下了纠葛,一起安安静静地把这场电影欣赏完了……

在那一瞬间,人们放下了隔阂,只专注于电影本身。

短不过一秒钟,长不过一辈子,电影一秒钟。

这部电影由张艺谋导演关于儿时电影的记忆改编而来,是张艺谋献给电影的一封感人至深的情书,也似一份契合了当代人对真实性、偶然性、稀有性、怀旧性情感需求的“撕拉片”。

使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豆瓣8.4分电影《鸟类变形记》,以导演拍摄的大量80年代旧影像为基础、使用超万张新老照片的“柏林金熊奖提名”电影《回忆之盒》等“撕拉片电影”也在欢喜首映全网独播中。

来源:欢喜首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