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沈腾,正式散伙?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6 19:03 2

摘要:看似风光无限,然而相较于去年,今年整体低迷的五一档,这个成绩其实算不上耀眼。

☉作者 | 暮岁

十点读书会出品

在过去的五一档,由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超越其他同期作品,斩获票房冠军。

看似风光无限,然而相较于去年,今年整体低迷的五一档,这个成绩其实算不上耀眼。

尤其是整部电影,以“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本人为原型,讲述了那个年代的女性在时代夹缝中挣扎求生的经历。

听着是很励志热血的女性议题,只是电影“流水线煽情”“过度植入广告”等处理手段,都让电影口碑变得两极分化,豆瓣评分更是跌至6.6分。

脱离喜剧标签,离开老搭档沈腾单打独斗的马丽,第一次出演大女主叙事的现实题材作品,大家难免对此赋予极大期待。

马丽在采访中说,可能再过十年都很难遇到这么真实有力的女性角色了。

只是电影的表现未达预期,她也罕见在宣传中哽咽,谈及家人被网暴一事,坦言可能与沈腾不再合作。

这也再次让外界发出疑问:难道马丽真的有意与沈腾正式解绑了吗?

“不喜剧”的前半生

荧幕上的马丽,总是以大大咧咧的形象示人,带给观众更多的都是欢笑。

此次借着《水饺皇后》电影的宣传契机,她罕见地展露了心底的脆弱,第一次揭开了童年的伤疤。

很多观众才开始以另一种视角去了解马丽,关注到她并不“喜剧”的前半生。

电影里的臧姑娘带着两个女儿,从山东老家千里迢迢来到香港投奔丈夫,没想到重男轻女的丈夫早就有了新欢,打算抛妻弃女。

角色的命运轨迹,与马丽的童年实现了巧妙的交错。

1982年出生的马丽,同样出身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8岁时父母便已离异。

在她模糊的童年回忆里,并没有多少父亲陪伴自己的痕迹,母亲就和臧姑娘一样,一个人做生意扛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

在母亲和继父呵护下长大下的马丽,无疑又是幸运的。

她早早便展露了表演天赋,并得到了家庭的全力支持。

2001年,马丽如愿考入中戏表演系学习,彼时的她没心没肺,吃喝不愁,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即将掀起怎样的巨浪。

临近毕业之际,母亲突然打来电话,小心翼翼询问她是否有攒钱。

马丽这才知道,家里的生意失败已经破产。

一夜之间,她必须从被保护的角色,迅速成长起来。

只是北漂的困苦,前途的渺茫,还是不可避免压垮了涉世未深的马丽,一度让她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惨的人”。

为了缓解经济负担,她经同学介绍开始接拍小剧场话剧,一场只有50块钱。与此同时,她还兼职做起了表演老师,每天往返两三个小时的公交去教小孩子学表演。

物质条件的匮乏并没有击倒马丽,可接踵而来的精神风暴,还是一点点磨平了她原本的心气。

由于演员跑组需要面试,她不止一次因为长相遭遇过导演毫不留情的羞辱。

更加让她难以理解的是,人性里无由来的恶。

由于租房时遇到了黑中介,房东没有缴纳中介费。

这笔账被对方算在了她头上,各种威胁恐吓,举报她扰民,甚至还把马丽的电话曝光到了报纸上。

那段时光她就像被无数双手推到了黑暗之中,窥不见一丝光亮,陷入了抑郁。连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觉得,她是不是不适合这一行。

命运的转机,有时候来得就是那么猝不及防。

2005年,马丽由于此前丰富的话剧经验,被邀请加入开心麻花团队。

这一年她与沈腾相识,成为后来舞台上配合默契的同事、搭档。

在这个舞台上,马丽诠释了无数鲜活动人的喜剧角色,主演了《江湖学院》《乌龙山伯爵》《夏洛特烦恼》等多部舞台剧。

通过在舞台上的不断打磨和演出,她逐步成长为开心麻花的顶梁柱,被外界誉为“话剧千场女王”。

出色的喜剧天赋,也为马丽带来了更多表演的机会。

2010 年,马丽与何炅开始合作小品《超幸福鞋垫》,之后更是成功推出 “超幸福” 系列小品。

在舞台上,那个被生活捶打得蔫蔫巴巴的马丽好像被注入无限的能量,渐渐走出了曾经的阴霾,变得开朗明媚。

直到很久以后的采访里,马丽才得知,原来这一切并不是偶然。

是看了她演出的沈腾,向开心麻花领导力荐她加入团队。那一刻,马丽的眼里有讶异,有感恩,更有千帆过尽的恍然大悟。

漂亮的女演员太多了,可像马丽这样漂亮得刚好,又足够放得开的女演员,却很少。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沈腾发现了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另一面。

从这一点,似乎就注定了两人有着扯不清理不断的深刻羁绊。

解绑不了的“沈马”组合

2013年,沈腾与马丽搭档登上了无数演员都梦寐以求的央视春晚。

面对这档面向全国观众的节目,马丽铆足了劲头准备,与沈腾搭档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舞台。

《今天的幸福2》里,她饰演的马冬梅时而甜甜撒娇,时而发出粗犷笑声,诠释了一位豪爽直率的女老板。

《扶不扶》里,她增重十斤,戴上假发扮演了一个老太太,上演了一场街头对峙。

角色跨度之大,表演处理之精准,几乎全国观众都在一夜之间记住了这位喜剧女演员,也为她与沈腾搭档多年的默契所惊叹。

小品节目相较于话剧节目,讲究短平快,因此十分考验演员的临场反应,尤其是在春晚直播,更容不得出一点差错。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在出演小品《扶不扶》时,躺在地上的沈腾突然忘记接词,马丽灵机一动,继续重复了自己的台词提醒沈腾,这才成功救场。

沈腾并算不上好合作的搭档,他喜欢随机抛出一些梗,但能瞬间接住的对手没有几个。

偏偏那个点,马丽总能第一时间领悟到,并顺着往下圆。

正是这份难得的默契,两人在无形之中完成了组合的绑定,沈马组合也因此被很多人视为“喜剧黄金搭档”“国民 CP” 。

可以说马丽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身侧都有沈腾的身影,无论是从小剧场走向大舞台,再到后面的转战大荧幕。每一次大胆的尝试,每一次胜利的成果,都是两人共同面对,一起承担。

2014年,开心麻花团队改编原创话剧《夏洛特烦恼》,打算开拍同名电影。

在此之前的舞台剧,马丽已经出演过无数次女主角“马冬梅”,几乎团队里的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角色非她莫属。

当马丽也在等待剧组通知时,结果电影的投资方觉得她形象上不过关,想要找一个更青春靓丽的女演员出演。

不过事实证明,该是属于你的机会,任何人都夺不走。

无论如何磨合,“马冬梅”那股劲还是得马丽演得出,角色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她手中。

她不敢有丝毫松懈,为了更符合角色的高中生形象,疯狂减肥,足足瘦了十多斤。

电影的表现最终也没有辜负所有人的付出,凭借高口碑和密集的笑点,创下了14亿的超高票房。而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才1900万。

凭借这部电影,沈马组合“票房灵药”的印象愈发深入人心,迅速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一些cp粉希望两人跨越好友、搭档的身份在一起,甚至上升到了攻击两人各自的伴侣。

外界的各种纷纷扰扰,还是不可避免影响到了两人的关系。

身处其中的马丽难免尴尬,甚至有长达几年的时间,两人开始有意避嫌,不再有明面上的合作。

直到2016年,沈腾与相恋十多年的女友王琦领证,2018年,马丽与许文赫的姐弟恋也修成正果。

随着两人分别结婚生子,舆论终于有了平息下去的苗头。

2022年,沈马组合才再次以主演身份合作,搭档出演了电影《独行月球》。

虽然两人在电影里的对手戏并不算多,还是创下了31.03亿的惊人票房,成为那一年的现象级影片。

单看这些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就足见沈马组合想要彻底解绑,并没有那么容易。

很多观众爱磕他们,更多是被他们在作品中碰撞出来的火花所打动,从未想要延伸到现实当中。

诚然,也并不是所有搭档终得成为爱人才算圆满。

多年并肩作战的搭档,一起从识于微时到誉满天下,两人的名字以另一种形式彼此并列,这样的结局未尝就不动人。

“逃离”喜剧之后

在与沈腾“分开”的那些年里,马丽从未停下过搞事业的步伐。

喜剧女演员的身份标签,得以让她被更多观众看见,只是脱离喜剧的舒适圈,没有了老搭档沈腾,她还能成为谁?

这个问题,曾让她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在马丽凭借《夏洛特烦恼》爆火后,找上门的都是类似的搞笑角色,她与大多数演员一样,面临着角色同质化的困境。

尴尬的是,市面上对于喜剧都还停留在搞笑的浅层理解,要求女演员扮丑恶搞,或者自毁形象,来达到“笑果”。

马丽并不想将自己消耗在这些流水线式的作品里,为了证明自己身为演员更多的可能性,她开始“逃离”喜剧计划。

为了抛弃荧幕上女汉子的形象,马丽试过节食减肥,一个月就啃黄瓜喝水。饿到最后,她整个人情绪崩溃,坐在床上痛哭。

当以带给观众快乐为生的演员,丧失感知快乐的能力,无疑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在那之后,马丽不再刻意关注身体的胖瘦,自己是否是大众标准意义上的美女,转而通过更多样的作品证明自己。

为了撕掉搞笑标签,她出演了严肃现实电影《东北虎》里一位临盆的孕妇,遭遇丈夫背叛,依旧坚强果敢。

在聚焦女性议题的电影《好好的》里,她出演了饱受家暴折磨,选择出逃的保姆,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最终完成自救。

无法否认,那几年马丽最耀眼的成绩,依旧是在她最熟悉的喜剧领域。

除了《独行月球》,她还搭档艾伦出演了喜剧《羞羞的铁拳》,饰演因与男拳手艾迪生意外互换身体的体育记者“马小”。

由于她设计的吸烟、抖腿等男性化动作,对于男性神态的精准模仿,都为电影贡献了密集的笑料,获得无数好评。

此次“独挑大梁”,她用22亿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自己强大的号召力。

2024年,沈马组合再度合作,出演《抓娃娃》这部披着喜剧外衣,实则蕴含深刻教育意义的电影。

两人饰演的“马成钢”与“春兰”,是一对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去操控孩子的人生。

电影一经上映,票房便突破了30亿大关,位列中国影史喜剧电影票房第10位。

沈马组合搭档的票房神话,仍在延续。

成绩亮眼的同时,马丽也有一种担忧。她不想把自己一直禁锢在喜剧里,她想要证明自己身为演员的多面性。

她想做一个“盲盒演员”,等待导演、角色和观众来发现,给予大家无限惊喜。

事实证明,马丽确实做到了。

去年,她凭借电影《第二十条》拿下百花奖影后。

握着奖杯的马丽感慨万千,这条路有多漫长,有多少艰难险阻,没人比她更清楚。

如她所说,很多时候喜剧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很难被大众看见,她曾经想要过放弃。只是那份对于演戏太过炽热的热爱,让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此次电影《水饺皇后》,纵然成绩与口碑不如预期,但马丽在向自我挑战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她所谓的解绑宣言,或许从不是在与沈腾正式割席。

影片中,臧姑娘有一句台词:“我的命在我自己手里。 ”

这句话,未尝不是马丽的内心独白。

她在做的,始终是以演员身份与外部标签在做无声的抗争,比起沈马组合里的马丽,她在这个时期更想成为的,是演员马丽。

那个曾经被喜剧选中的马丽,生出了更多的野心与企图心,她想要以个体的身份,去完成这场对自我的定义。

逃离从不是对于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带着过往的荣光,以更成熟、更独立的状态,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勇敢前行。

参考资料:

1.央视【面对面】马丽专访:我是“盲盒”演员

2.马丽:希望自己是盲盒演员_腾讯新闻

3.【沈马组合】【2014-2017】【访谈】非常静距离 | 合辑_哔哩哔哩_bilibili

4.【马丽|采访】老友记:37岁的马丽_哔哩哔哩_bilibili

5.马丽自曝8岁时父母离异 缺失父爱的遗憾_中华网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