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台上他一身花旦戏服,嗓子一开,男女声切换自如,全场都看呆了。
李玉刚能有如今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出身贫寒,却靠着自己的努力,
一步步成为受人尊敬的名人,那么他到底是如何走过来的,
现在的已经46岁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父母却咬牙供他读书。
他从小脑子灵,成绩好,
18岁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艺术学院,想当个艺术家。
可学费像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大学梦刚开头就断了。
他不甘心,揣着200块钱跑到大城市,想靠自己闯出一片天。
打工的日子不好过,年纪轻轻的他只能在餐馆端盘子,
累得腰酸背痛,工资却刚够填肚子。
他硬是从牙齿缝里抠,攒了点钱以后,
脑子一热去了深圳,开了个家政公司,想当老板。
可大城市的生意哪那么简单,没多久就赔光了。
他只能又回到音乐的老路,在小歌厅里唱歌。
可他连录音机都买不起,只能去音像店打工,
边干活边偷听磁带里的歌,琢磨唱法。
这样的日子虽然苦,但让他摸到了门道,
他白天练嗓子,晚上跑场子,慢慢在夜场有了点名气。
有次演出指定的歌手临时缺席,他硬着头皮穿上女装,
试了把反串,没想到观众叫好声一片。
那一刻,他好像抓住了什么灵感。
直到后来有人建议他去《星光大道》试试,他没多想,报名就去了。
舞台上他一身花旦戏服,嗓子一开,男女声切换自如,全场都看呆了。
谁能想到,这个农村来的小子,竟然拿下了年度冠军,
从那天起,他成了全国都认识的大名人。
在一夜成名之后,他紧接着就推出了自己的成名曲:
《新贵妃醉酒》《为了谁》,这些歌曲可谓是火遍大街小巷。
他的表演路子特别,把京剧的腔调和流行音乐掺一块,
年轻人听着新鲜,追得跟明星似的,可这股热潮,也给他惹来了麻烦。
京剧这门老艺术,有自己的规矩和讲究,不是谁都能随便动的,
尤其是梅兰芳的儿子,那可是京剧圈的大人物,对他的做法不太看得上眼。
直到一场晚会上,在介绍他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直接来了一手“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这话听着是夸,可在京剧圈却像捅了马蜂窝。
梅大师可是京剧的泰山北斗,他一个刚红几年的歌手,哪能跟大师比?
更别提有些粉丝还喊他“现代梅兰芳”的名号,
这让梅大师的儿子心里不痛快。
他觉得,对方的唱法虽有一定的味道,
但更像流行歌的包装,少了正宗京剧的魂。
雪上加霜的是,他那会儿年轻气盛,没太收敛。
这一下京剧圈的老人更不乐意了,
梅派是梅兰芳一辈子打磨出来的传承,
讲究唱腔、身段、气韵,哪是随便能“代表”的?
2010年前后,矛盾彻底爆发。
梅葆玖公开表示,他的表演不够专业,离京剧的正道差得远,
粉丝们也分成了两派,一边觉得他让京剧活起来了,
一边骂他借京剧炒作,糟蹋国粹。
他的麻烦,还不光来自京剧圈的批评,也来自他心里的纠结。
他出身苦,深知这碗饭来之不易。成名后,
观众爱听他的戏腔,他就得不停出新歌,保持热度。
可这背后,是艺术和市场的拉锯战。
他想让京剧被更多人喜欢,年轻人不听老戏怎么办?
只能加点流行元素,弄得时尚点,可这么一改,
京剧的老规矩就被打破了,传统派自然看不上。
他也知道,自己的唱法跟正宗京剧比,有差距。
京剧演员得从小练功,嗓子、身段、眼神,哪样不得磨上十年八年?
他是半路出家,靠天赋和努力闯出一条路,但底子毕竟薄。
梅葆玖那样的京剧大师,一辈子钻研艺术,不在乎名利,
而他得为生活奔波,得让观众买票,他的歌好听,
但更像流行音乐的变种,京剧的精髓没那么足。
市场这东西,逼得人没辙,观众喜欢什么,他就得做什么。
《新贵妃醉酒》红了,他就得多写几首类似的歌。
反串的标签贴上了,他就得继续扮花旦,可时间长了,他也迷茫了:
自己到底是艺术家,还是个讨好观众的明星?
这种挣扎,让他夹在理想和现实中间,进退两难。
他在舞台上风光无限,可私底下,他是个低调到不行的人。
到了今年,已经46岁的他又干了件大事:
他当了导演,还在电影节拿了个奖。
这不是他头一回跨界,早些年,他搞过舞台剧,
这回拍电影,他挑了个跟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
讲历史人物,里面还加了点京剧的元素。
片子还没全公开,但业内说他拍得有新意,就是细节上还得再磨。
当导演可不是闹着玩的,拍电影得懂镜头、懂剪辑,还得会讲故事。
他没学过导演,靠的是自己琢磨和团队帮忙。
有人夸他胆子大,也有人觉得他拍得还不够成熟。
不过,能从歌手跳到导演椅子上,这份勇气就够让人佩服了。
但是他也没有忘了自己歌手的身份,这几年他跑了好几场巡演,
国内国外的场子都爆满,票房说明他的人气还在。
他还上了档文化综艺,跟年轻艺人一块推京剧,
想法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门老艺术。
他还在网上挺活跃,发动态、跟粉丝聊,感觉挺接地气。
跟京剧圈的关系,他也在慢慢修补,梅葆玖去世后,
当年的恩怨没那么多人提了,他开始跟一些年轻的京剧演员合作,
聊传承、搞演出,想证明自己不是只借京剧的光。
他在圈里朋友不少,像杨洪基、韩红这些大腕,都跟他关系好,
常一块上节目,气氛挺热闹。
他从农村到舞台,他靠的是不服输的劲儿。
他的表演,让京剧多了点现代味,让年轻人觉得这玩意儿挺酷。
可他也付出了代价,被骂过、被质疑过。
但他依旧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光是这份勇气和毅力,就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
来源:奇观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