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梅兰芳与情人分手不想给分手费,杜月笙一个电话,他卖房凑钱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5 23:56 2

摘要:这是因为她一生嫁过两次人,第一次嫁给了京剧“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先生;第二次则嫁给了近代上海滩最有名的黑社会头目杜月笙。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一位20世纪华夏奇女子——在京剧圈子有“冬皇”美誉的孟小冬的传奇人生。

为什么说孟小冬的人生很传奇呢?

这是因为她一生嫁过两次人,第一次嫁给了京剧“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先生;第二次则嫁给了近代上海滩最有名的黑社会头目杜月笙。

而梅兰芳与孟小冬分手时也创造了近代历史上华夏支付赡养费的记录,梅兰芳一次性向孟小冬支付了40000银元,按照一银元可兑换350人民币计算,相当于梅兰芳支付给了孟小冬1400万分手费。

也难怪以梅兰芳当时的财力,也要卖房凑钱了。

孟小冬与梅兰芳

互联网上一直有一种说法,说梅兰芳原本不想给这笔分手费,是在大流氓杜月笙的威胁下才不得不卖房凑了4万大洋。

言下之意是在指责孟小冬在与梅兰芳在一起时,还在与杜月笙不清不楚。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孟小冬当时和杜月笙的姨太太是同门师姐妹,关系本来就很好,在孟小冬向梅兰芳索要分手费未果后,孟小冬确实向杜月笙求助。

不过杜月笙并没有派人恐吓威胁梅兰芳,只是出面在上海为孟小冬请了一名专门打离婚官司的律师,让律师出面向梅兰芳要求分手赔偿而已。

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东皇”孟小冬的传奇人生。

01、

公开资料显示孟小冬是上海人,出生于1908年。

但是孟小冬的庶子杜维善(杜月笙最小的儿子)在回忆录里却说孟小冬出生于1907年,只是因为1907年是羊年,过去迷信的说法是女人属羊不好;比较迷信的孟小冬在成名后就把自己的出生年份改为1908年。

杜维善还说自己庶母孟小冬很迷信,她曾经找人算命,说她一辈子不能用本人名字买房,以至于杜月笙后来以她的名义给她买了房,她宁愿出去租房也不住。

另外,孟小冬很可能也没有出生在上海,甚至她都不姓孟。

这是因为《余叔岩传》披露,孟小冬在拜师余叔岩后,曾亲口告诉余叔岩,她本来姓董,名若兰,是汉口人。

家里是给当时汉口著名的茶园加戏院——满春茶园提供送餐服务的。

1912年,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孟鸿群作为“戏班子”的班主带着“孟家班”在满春茶园演出时,住在孟小冬家,结果孟鸿群很喜欢董家的小女儿,还经常带她去后台看戏。

身着旗装的孟小冬

后来“孟家班”离开汉口时,董若兰的父母就让小若兰认孟鸿群为义父,成为“孟家班”的一名学徒。

后来在“孟家班”当学徒时,大家都叫她“小董”,一来二去,后来就变成孟小冬了。

杜维善先生对《余叔岩传》的说法不置可否,他表示尽管他的生母姚若兰和孟小冬情同姐妹,孟小冬对他也很疼爱,但是孟小冬确实从不在家里谈自己的身世。

以至于杜维善作为庶子,都不知道孟小冬的父母究竟是谁。

不过从这一点看,公开资料里说孟小冬是“京剧世家”就很可能不是真的,如果孟小冬的父亲也是著名京剧演员,孟小冬没理由不提。

不过不管怎么样,孟小冬确实逐渐成为了“孟家班”的台柱子。

1922年15岁的孟小冬到汉口演出时,可谓是万人空巷;就连杜维善的生母,同为京剧名家的姚玉兰都和母亲一块到汉口看孟小冬的演出。(当时姚玉兰和母亲也正在汉口演出)

姚玉兰和孟小冬一见如故,两人还正式的结拜为姐妹,从此成了一辈子的好姐妹。

孟小冬在艺术上确实很有追求,当时京剧圈流传着一个说法“情愿在北数十吊一天,不愿沪上数千元一月。”

也就是说最好的京剧演员都在北京,只有被北京的观众承认了,才算是真正的“京剧名伶”。

余叔岩与孟小冬

1923年,想在艺术上精进的孟小冬选择独自一人到北京拜师。

她本想拜著名京剧大师余叔岩为师。

只是由于余叔岩年纪大了,没能拜师成功;于是她又拜入了老生陈秀华的门下,潜心学艺。

没多久,孟小冬就以一出《四郎探母》在北京获得了“满堂彩”,成为了当时真正的“京剧一姐”,甚至京剧戏迷们还送了她一个霸气的外号——“冬皇”。

孟小冬与梅兰芳

02、

孟小冬是在1925年8月与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时才正式认识了梅兰芳。

两人都被对方吸引,经过两年的交往,孟小冬以兼祧的名义与梅兰芳成婚,即民间所谓的“平妻”。

但这也只是孟小冬的一厢情愿。

因为梅兰芳在与孟小冬在一起之前,不仅有原配夫人,还有一个“平妻”,也就是福芝芳。(当然,按照当时的法律,是不承认平妻的,孟小冬和福芝芳都算是妾。)

所以,虽然孟小冬觉得自己是以妻子的身份嫁给梅兰芳的,两人的结合有媒人、有婚礼、有证婚人、也有拜天地的仪式,是明媒正娶。

但是在梅兰芳许多戏迷以及他的平妻福芝芳看来,孟小冬只是梅兰芳包养的情人;因为梅兰芳从来没有对外界公开他和孟小冬的关系。

孟小冬与梅兰芳彻底决裂的导火索是梅兰芳的大伯母、也是梅兰芳的祧母去世,孟小冬作为“平妻”,以儿媳妇的身份为逝者戴孝。

1940年代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全家福

结果梅兰芳另一位“平妻”福芝芳和梅家一部分人,根本不承认孟小冬“平妻”身份,派人拦在门外,不让孟小冬进梅家大门。

而更让“冬皇”愤怒的是当时主持丧礼的梅兰芳不仅不站在她这边,反而还要孟小冬息事宁人。

要知道当时孟小冬绝对算得上“京剧一姐”,堂堂“冬皇”,在孟小冬看来,她如果真息事宁人了,岂不是说明她承认自己只是梅兰芳包养的情人?

于是孟小冬一怒之下出走天津,从此与梅兰芳决裂。

梅兰芳与孟小冬是1930年决裂的,但是真正分手是1931年。

这其中的关键恐怕就是赡养费了。

杜月笙、孟小冬与姚玉兰

按照杜维善先生回忆录的说法,孟小冬最后是求助了已经嫁给杜月笙为妾室的姚玉兰,而早对孟小冬有好感的杜月笙则主动提出帮忙。

他一方面为孟小冬请了当时上海滩最有名的女律师郑毓秀,还亲自给梅兰芳打了一个电话。

正是因为杜月笙的帮忙,梅兰芳才“卖房凑钱”,给了孟小冬4万大洋的分手费。

这也是为什么梅兰芳明明支付给了孟小冬这么大一笔分手费,而孟小冬却从不领情的原因。孟小冬不认为这笔钱是梅兰芳心甘情愿给的,而是她找律师打官司要来的。

两年后的1933年9月间,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刊登启事,声明与梅兰芳脱离家庭关系,并说明原因。

这也标志着孟小冬与梅兰芳正式分手。

杜月笙与孟小冬

而至于孟小冬后来为什么要嫁给杜月笙?

也和孟小冬的性格有关,孟小冬非常好强。

她一直视自己与梅兰芳分手是奇耻大辱,所以她立志将来要嫁人,要嫁一个在权势上超过梅兰芳的人。

这可不是兰台胡说,而是余叔岩的女儿余慧清在回忆录里说的,她说这是孟小冬亲口对她和妹妹说的:

孟小冬同梅兰芳离婚后,曾对我们姐妹说,她以后再不嫁人,又说不嫁则已,要嫁就嫁一位跺脚乱颤(即有权有势)的人……最后嫁给杜月笙,看来也是为了出这一口气。但这步棋并不太理智,反将自己大好的艺术前程给断送了,实在太可惜。

孟小冬与梅兰芳

03、

总而言之,在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感情纠葛中,兰台综合各方资料,觉得梅兰芳的责任更大。

毕竟孟小冬与梅兰芳在一起的时候才19岁,梅兰芳已经33岁了。

按照余慧清女士的说法,当时孟小冬“长得漂亮,演戏非常走红,追求她的人很多”,她能以平妻身份嫁给梅兰芳,其实已经算是为爱牺牲了。

而33岁的梅兰芳在处理与孟小冬感情问题上确实不像是一个30多岁的成熟男性,而之后支付分手费,也是在孟小冬请了律师,杜月笙亲自出面给梅兰芳打电话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卖房凑钱”,实在是不像一个有担当的样子。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来源:兰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