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子明对父亲的痛恨,最初源于母亲的意外离世。在他的认知里,父亲与他人打架以及酗酒的行为,间接导致了母亲的车祸身亡。这种认知在他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多年来,他将生活中的不满与愤怒一股脑地发泄到父亲身上。每次与父亲相处,那些压抑在心底的情绪便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
在《刑警的日子》大结局中,刘父生病,因为脑损伤的原因渐渐导致记忆力下降,而一向与父亲有隔阂的刘子明,在离婚之后也开始重新学着与父亲如何相处。
从全剧的第一集开始,刘子明对父亲就没有给过好脸色,总是和父亲说不了两句话就吵起来,这种厌烦与痛恨的感情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原因。
刘子明对父亲的痛恨,最初源于母亲的意外离世。在他的认知里,父亲与他人打架以及酗酒的行为,间接导致了母亲的车祸身亡。这种认知在他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多年来,他将生活中的不满与愤怒一股脑地发泄到父亲身上。每次与父亲相处,那些压抑在心底的情绪便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在他眼中,父亲就是那个毁掉家庭幸福的罪魁祸首,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在刘子明看来都充满了可憎之处。
这种痛恨,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父亲的态度冷漠至极,言语间尽是嘲讽与不耐烦。家庭聚会时,他总是与父亲保持着距离,一旦父亲开口说话,他便会立刻皱起眉头,要么选择沉默以对,要么就直接起身离开,丝毫不给父亲面子。在他的世界里,父亲似乎成为了一个不该存在的人,他用这种激烈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怨恨。
后来,姐姐告知他当年的真相:父亲与人打架是为了保护被骚扰的母亲,而喝酒也是因为此事心中烦闷。然而,真相并没有立刻化解他心中的怨恨。多年的积怨已经让他习惯了对父亲的这种态度,他陷入了一种自我矛盾的挣扎之中。一方面,理智告诉他父亲或许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另一方面,情感上他又难以立刻放下多年来的执念。
直到父亲生病入院,记忆力逐渐模糊,刘子明的内心才开始真正动摇。看着曾经高大的父亲如今变得如此脆弱,他心中的恨意慢慢被一种复杂的情感所取代。他想起父亲以前的好,想起父亲与儿子相处的画面……这些曾经被忽视的瞬间,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误解有多深。
其实,与其说刘子明痛恨父亲,不如说他是在痛恨那个曾经弱小却又无能为力的自己。当年被困在车里,面对母亲的生死,他却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无力感深深地刺痛了他。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他将仇恨转移到了父亲身上,用对父亲的恨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与自责。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弱小,所以选择了用仇恨作为盔甲,来支撑自己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面对无法承受的痛苦时,会不自觉地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负担。而刘子明的经历,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挣扎。
人都是在成长的。刘子明在经历了工作中的种种案件以及婚姻的变故后,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逐渐放下了对父亲的仇恨,学会了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当他终于说出那句多年来难以启齿的“对不起”时,他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这不仅仅是对父亲的道歉,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释放。他终于能够直面曾经那个弱小的自己,接受过去的一切,重新拥抱生活。
刘子明放下执念,才是他内心真正成长的开始。
来源:伍悦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