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依这婚,还不如不离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5 21:24 2

摘要:在综艺《是妈妈是女儿》中,黄圣依母女俩的相处日常让观众们梦回《再见爱人4》,忽然发现,其实杨子、黄圣依妈妈、黄圣依都是很相似的人。

最近,黄圣依又上了新综艺。这次,她带上了妈妈邓传理。

在综艺《是妈妈是女儿》中,黄圣依母女俩的相处日常让观众们梦回《再见爱人4》,忽然发现,其实杨子、黄圣依妈妈、黄圣依都是很相似的人。

上帝是个好编剧,命运总是一次又一次陷入轮回。逃离了杨子的黄圣依,在妈妈身边同样弱小又无助。

黄圣依这婚,好像离不离都差不多。

在妈妈面前,她一无是处

在综艺里,黄圣依妈妈邓传理对黄圣依的嫌弃肉眼可见,母女相处氛围很微妙。

哪怕女儿已经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但在邓传理眼里,黄圣依其实是不成功、不优秀的。

在综艺的采访环节里,邓传理头头是道地输出自己的教育理念:

“以鼓励为主(长大)的人,成功的概率要比经常受到压抑的人更高。”

一旁的黄圣依脸色一变,急忙问妈妈:

“那你要是觉得这个观点是对的,你为什么从来不鼓励我呢?”

邓传理眼神恍惚,开始东扯西扯,最后说:

“我觉得她要成功的难度太大,我觉得这是不可能。”

虽然鼓励式教育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但邓传理却坚定地认为女儿绝对不会成功,于是,从来不鼓励女儿。

米粒妈看到这里,瞪大了双眼,这是什么逻辑啊?这话多荒唐?

从小到大,黄圣依做什么母亲都不满意,鼓励式教育没有,泼女儿冷水倒是常事。

黄圣依无论事情做得再好,都得不到母亲的一句赞美。

倾诉这些时,虽然黄圣依脸上带笑,但眼里却满是落寞和悲伤。

而邓传理之所以不喜欢黄圣依,是因为黄圣依没有按照她的规划走人生路。

邓传理出自书香门第,从小在名人云集的“上海新村”长大,邻居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和陈小翠。

在她的家族里,也确实有不少响当当的人物。

爷爷曾留学日本,父亲和丈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姑姑是《新民晚报》的创始人,表哥是著名经济学家。

邓传理自己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做编辑和记者,还曾去到美国工作,擅长钢琴、绘画、书法等等。

之前,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热播,有不少观众扒出黄圣依的背景,都觉得黄圣依就是现实版的黄玫瑰。

在邓传理的设想里,女儿黄圣依应该用功读书,长大后成为一名学者,继承家族的衣钵。

于是,她从黄圣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女儿筹谋,让她上名校,去兴趣班学钢琴、学书法。

在节目里,邓传理直言:

“(黄圣依)读大学以前基本都是我们做(规划),她不接受也得接受,决定权在我。”

而黄圣依也确实按照母亲的计划一步一步在走,不过,她只走到18岁。

黄圣依的乖乖女人生终结在上大学那一年,她不愿按照母亲的想法去读经济,而是跑去艺考,上北电学表演。

邓传理怒不可遏,在她看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明星抛头露面,并不是很体面,她坚决反对女儿的演艺道路。

后来,邓传理实在拗不过女儿,便退了一步,说可以报播音主持专业,当新闻记者,因为她觉得主持人的学识、品味要更高一些。

但黄圣依无比决绝,一心只想上表演专业。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成功逐梦演艺圈的黄圣依,得到了万千粉丝的追捧,但失去了母亲的喜爱。

控制和偏执,代代传承

前阵子,黄圣依和妈妈邓传理的一段争吵视频上了热搜。

黄圣依觉得妈妈年纪大了,生活不容易,想给她请一个保姆。

但邓传理对这件事显然十分抗拒。

邓传理激动得语无伦次,动用三种语言(普通话、上海话、英语)来反对黄圣依请保姆这件事。

后来,邓传理从书房拿出一本《三国志》,出来引经据典,坚决捍卫自己劳动的权利。

在争吵中,邓传理指出,其实自己根本不需要保姆,是因为黄圣依回来住之后,家里的垃圾和劳动量才会变多的。

然后,她不耐烦地对黄圣依说:

“你硬要搬回来和我们一起住。”

听到这句话,黄圣依被伤到当场落泪。

原本以为离婚后,回到家人的怀抱,能感受到温暖与陪伴,没想到事与愿违,反而给父母带来麻烦,换来无尽的争吵。

其实,黄圣依想给妈妈请保姆这事,早在她离婚前,就已经和妈妈吵过无数次了,这事她上《再见爱人4》还提过。

站在邓传理的角度,黄圣依是打扰者,不依不饶地想给自己请保姆这事,已经成了她的一种负担。

一次拒绝、两次拒绝、三次拒绝,女儿还是不依不饶。

从这件事情上看,黄圣依骨子里其实也有自己强势和倔强的一面。

她当然是孝顺的,想让母亲生活得更好这事的出发点也没有错,但一味地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母亲身上,其实也并不妥。

在综艺上,也能看出她其实习惯性安排母亲的生活。

比如出门前搭配服装,邓传理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穿搭,一旁的黄圣依却说:

“别搞了,这真的很难看妈妈,没有人这样穿的。”

好不容易出了门,黄圣依依然会去指导妈妈的背包方式。

但邓传理也是强势的,面对女儿的指手画脚,她很少妥协。

黄圣依否定她的穿搭,邓传理反驳:

“这本来就是时装。”

黄圣依指导她的背包方式,她拒绝:

“我不想那个样子。”

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黄圣依让妈妈休息不要讲话,妈妈转头就跑到外面溜达了,黄圣依给给妈妈添饭,她妈妈又把饭倒回锅里了。

其实,黄圣依的性格也多多少少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控制欲的基因在血脉中完成闭环。

但毋庸置疑的是,邓传理一定是爱女儿的,要不然也不会丢下工作,去北京帮她带了十年孩子。

黄圣依也一定是爱母亲的,不然也不会愧疚地说,自己所有身份中,做得最不够的是“女儿黄圣依”。

母女纠缠,是一生的课题。

或许,父母与子女都需要学会在亲情中留出呼吸的缝隙,承认彼此的独立性远胜于表面的和谐。

原生家庭也在影响儿女择偶

米粒妈看了黄圣依和妈妈的相处日常,总算知道她为啥会找杨子结婚了。

在综艺里,妈妈说她哪哪都不行,她就笑笑不说话。

妈妈强势反驳她请保姆,她也只能尴尬陪笑。

这些反应,简直和《再见爱人4》里,她和杨子的相处一模一样。

遇到比她更强势的人时,黄圣依整个人就会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死感,佛系应对一切纷争。

于是,米粒妈大胆猜测,可能一直以来,黄圣依的人格和精神其实从未独立过。

所以她的生活里,总是需要一个比她更强势的人,来拯救她、替她做决定。

在十八岁以前,黄圣依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虽然她在选专业的时候,叛逆了一次,但第一次独立的她,其实依旧是迷茫的。长大之后的她,有勇气反抗家里,但是之后的路怎么走,她没想好,也没做好准备。

毕竟以前所有的事,家里都帮她安排好,突然轮到自己做决定,就像一个小孩儿,突然拿到一笔巨款,兴奋之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用好这些财富。

后来,杨子出现了,又有这么一个人,可以包办她的一切,工作、生活,甚至是婚姻。

于是,她又习惯性放手,习惯性依赖他人。

这种轮回的悲剧性在于,逃离原生家庭的控制后,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复刻熟悉的权力结构,在婚姻里完成对原生家庭的致敬。

那个在母亲否定中长大的女儿,却又在婚恋中寻找能够代替父母的掌控者。当婚姻中出现矛盾的时候,她根本不懂得如何正面面对冲突、化解冲突,而是会一味妥协、退让,习惯性牺牲自己。

可架子上的菟丝花,终究不堪一击。

无论是在原生家庭里的黄圣依,还是在婚姻里的黄圣依,她都并不能完完全全做自己,她都过得并不自在和幸福。

人生已过半,能否用于斩断那些以爱为名的木偶丝线,寻找真正的自我,在心理上完成“被拯救者”到“自我主宰者”的跨越,还要看黄圣依自己的选择。

来源:墨问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