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追星 粉丝到底在追什么?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5 18:53 2

摘要:各位追星族的小伙伴们,在追星路上总是会遇到不理解你的人,他们无法理解你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而哭。其实,追星根本不只是喜欢个偶像那么简单,追星是一种自我救赎!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追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6种心理机制可以解释出追星的行为!迷妹/弟们,快来看有没

各位追星族的小伙伴们,在追星路上总是会遇到不理解你的人,他们无法理解你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而哭。其实,追星根本不只是喜欢个偶像那么简单,追星是一种自我救赎!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追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6种心理机制可以解释出追星的行为!迷妹/弟们,快来看有没有讲中!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有五种层次的需求,从吃饱穿暖开始,到想被爱、被理解,甚至追求理想与自我价值。而追星,刚好可以一口气满足我们好几个愿望,特别是在归属感和自我实现中!

归属感:加入饭圈、粉丝群,是不是立刻有种“我不是一个人”的感觉?有人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归属感满满~鼠鼠我虽然是个i人,但也曾经因为喜欢的偶像Super Junior而混进了不少粉丝群哈哈

自我实现:偶像身上的闪光点,可能正是你理想中自己的模样。追着他们,其实也是在追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是不是超励志derr!

所以,走上追星这段路,你觉得你是为了归属感还是自我实现呢?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我偷偷统计一下!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投射效应”,意思是我们会把自己的理想、情感、期待放在一个人身上;而偶像就是那个被我们投射最多的对象。

比如你希望自己勇敢、努力、有才华,于是你爱上的偶像,刚好都具备这些特质。他/她就像是你的情绪寄托,是那个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那样”的存在。

现实生活太多压力?工作课业搞到快崩溃?那种情绪堵在心里,说不出口的时候,看一场演唱会、刷几支饭拍,是不是就感觉好多了?

这就是所谓的“宣泄效应”。追星,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出口,让我们可以释放压力,重新充电。

社会认同感其实很重要,而饭圈刚好提供了一个强烈的身份标签:我不是普通人,我是___粉!

你不只是你自己,而是“这个团的粉丝”、“这个圈子的成员”。在这个群体里,你被理解、被认同,你的存在有了特别的意义。就像Super Junio的粉丝,都会自称:“我们蓝家”,粉丝和偶像会一起守护“家”。

看到偶像得奖,自己也会感动得哭了,默默说一句:“你们值得!”。这叫“情绪感染”。饭圈的情绪是有传播力的,越多人一起high,情绪就越高涨,也就更容易一直追、一直爱下去。

如果要说因为偶像做过的事情而被感动哭的话,鼠鼠真的数不清自己流过多少眼泪了,反正最后都是属于幸福的眼泪。

6.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有个理论叫“使用与满足”,说人会主动选择一些媒体或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追星,刚好就命中了好几个点:娱乐、社交、情感认同及自我表达。

你可以因为喜欢唱歌而追歌手,也可以因为觉得某个演员太帅太美太有才华而入坑,每个人追星的方式都不一样,但说到底,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

追星没什么不好,它只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另一种方式所以啊,下次当你因为偶像哭、笑、发疯,不用觉得羞耻,那只是你在情感上很“活着”的一种证据如果这篇让大家产生共鸣的话,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爱分享的伊一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