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8年,在温哥华的一场活动中,六小龄童偶然得知胡蝶的住处离此地不远,彼时,六小龄童因饰演《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而声名大噪,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英雄。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88年,在温哥华的一场活动中,六小龄童偶然得知胡蝶的住处离此地不远,彼时,六小龄童因饰演《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而声名大噪,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英雄。
而胡蝶,早已是民国影坛的传奇,被尊称为“电影皇后”,怀着满心的敬仰,六小龄童决定去拜访这位前辈。
当六小龄童见到胡蝶时,眼前的她已是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满头银发,却透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平和与从容。
两人相谈甚欢,胡蝶分享着自己过去的从影经历,六小龄童则认真聆听,最后,他们一同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也正是这张合影,让两个不同时代的艺术巨匠有了奇妙的交集,勾起了人们对胡蝶那段传奇人生的好奇与探索。
1908年,胡蝶出生在上海提篮桥附近的一个普通家庭,原名胡瑞华,因父亲是京奉铁路的总稽查,年幼的胡蝶便跟着家人四处奔波。
从天津到广东,再回到上海,在漂泊中度过了童年,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学会了多种方言,为日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
1924年,16岁的胡蝶回到上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海报,彼时,电影行业在上海刚刚兴起,充满了新奇与诱惑,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胡蝶毅然报考了这所学校,并顺利被录取。
就这样,她以“胡蝶”为艺名,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半年后,还在上学的胡蝶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战功》,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但她却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现在总说“美人在骨不在皮”,看胡蝶这张脸就懂了——颧骨和下颌角的黄金比例,配上杏核眼里的星光,搁现在妥妥的“电影脸”。
毕业后,胡蝶加入了友联电影公司,与林雪怀一同拍摄了《秋扇怨》《采茶女》等影片,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1928年,胡蝶加入明星影片公司,这成为了她演艺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在明星公司,胡蝶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得到了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同年,她主演了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在片中饰演红姑一角,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了轰动,连拍18集,胡蝶也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侠女”,片约不断。
此后,胡蝶又陆续出演了《黄陆之爱》《歌女红牡丹》《啼笑因缘》等多部电影的女主角,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逐渐成为了上海滩的台柱子,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演艺生涯。
1931年,对于胡蝶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她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在影片中,胡蝶饰演的歌女红牡丹,自幼学习旧戏,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长大后被迫嫁给无赖丈夫,尽管遭受着非人的对待,却依旧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在拍摄过程中,她反复揣摩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力求将红牡丹的悲惨命运和复杂情感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电影上映后,迅速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观众们被胡蝶的精彩表演深深打动,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在苦难中挣扎、坚守的女性形象,胡蝶也因此声名大噪,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此后,胡蝶的演艺事业一路高歌猛进,1933年,由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的“电影皇后”评选活动中,胡蝶以21334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此后更是连续三年获得“电影皇后”的称号,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影坛巨星。
1934年春节,胡蝶主演的《姊妹花》上映,再次创造了票房奇迹,这部电影中,胡蝶一人分饰两角,扮演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大宝和二宝,一个是勤劳善良、命运坎坷的农村妇女。
一个是养尊处优、自私自利的富家千金,为了区分这两个角色,胡蝶从服装、发型到神态、动作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演大宝时,她穿着朴素破旧的衣服,梳着简单的发髻,眼神中透着坚韧和无奈。
演二宝时,她身着华丽的旗袍,发型精致,举手投足间尽显傲慢与娇纵,她精准地把握了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将她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们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仿佛这就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除了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胡蝶的影响力还远播海外,1935年,她受邀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成为了中国电影界走向国际的先驱。
在电影节上,胡蝶身着典雅的旗袍,仪态万方,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她带去的影片《姊妹花》和《空谷兰》受到了外国观众和电影人的高度评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实力和魅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陷入了战火的硝烟之中,胡蝶所在的明星公司也未能幸免,拍摄场地被日军占领,电影事业遭受重创。
为了躲避战乱,胡蝶与丈夫潘有声带着孩子前往香港避难,本以为能在那里寻得一方安宁,可命运却再次给她出了一道难题。
香港沦陷后,日本人得知胡蝶在此,便打起了她的主意,他们多次找到胡蝶,邀请她拍摄一部名为《胡蝶游东京》的纪录片,妄图利用她的影响力来宣扬“中日亲善”,为其侵略行为做美化和宣传。
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胡蝶没有丝毫犹豫,坚决地拒绝了他们,她深知,一旦答应,自己就会成为民族的罪人,遭到世人的唾弃。
为了摆脱日本人的纠缠,胡蝶谎称自己已有身孕,行动不便,暂时无法前往日本,同时,她和丈夫开始秘密筹备离开香港的事宜。
在军统的帮助下,胡蝶夫妇历经艰辛,终于回到了内地,然而,不幸的是,在辗转途中,他们托运的30多箱行李竟被土匪劫走。
这些箱子里装着的,不仅是胡蝶多年来积攒的财物,还有她在影坛打拼的珍贵回忆和荣誉,如今却不翼而飞,这让胡蝶心急如焚,整日以泪洗面。
走投无路之下,胡蝶经人介绍找到了军统头子戴笠,希望他能帮忙找回丢失的财物,戴笠本就是胡蝶的忠实影迷,对她倾慕已久。
得知此事后,他立刻动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四处寻找线索,然而,时局动荡,盗贼横行,想要找回这些箱子谈何容易,一番努力后,戴笠发现找回原物已无可能。
为了讨好胡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按照胡蝶提供的清单,派人去购买一模一样的物品,重新装满箱子。
当胡蝶打开这些“失而复得”的箱子时,她发现里面的物品虽然与原来的极为相似,但很多都是全新的,甚至还带着标签,她瞬间明白了戴笠的用意,心中既感激又无奈。
胡蝶深知戴笠对自己的心思,而自己已有家庭,不想陷入这样的情感纠葛,但在那个乱世,一个弱女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胡蝶只能选择妥协,默默接受了戴笠的“好意”。
此后,戴笠对胡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送她各种珍贵的礼物,为她安排豪华的住所,对她关怀备至,而胡蝶的丈夫潘有声,为了生计,也为了给妻子和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不得不外出奔波。
在戴笠的精心策划下,潘有声被安排到云南工作,从此与胡蝶聚少离多,渐渐地,胡蝶在戴笠的软磨硬泡下,陷入了这段不伦之恋,成为了戴笠的情妇,被幽禁在他为她建造的公馆中,失去了自由。
这一幽禁,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胡蝶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她思念着丈夫和孩子,却又无法摆脱戴笠的控制。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飞机失事身亡,胡蝶终于可以结束这段痛苦的生活,重新回到家人身边,戴笠死后,胡蝶立刻离开了那座囚禁她多年的公馆,与潘有声团聚。
抗战胜利后,胡蝶回到上海,与丈夫潘有声重新团聚,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她,1952年,潘有声因癌症离世,这给了胡蝶沉重的打击,她的生活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
此后,胡蝶独自抚养着孩子,生活的重担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重新回到影坛,拍摄了一些电影。
但此时的影坛早已物是人非,她的辉煌时代也已成为过去,1960年,胡蝶拍摄完电影《塔里的女人》后,彻底告别了影坛,结束了自己长达40年的演艺生涯。
晚年的胡蝶定居在加拿大温哥华,改名为潘宝娟,过着平静而低调的生活,1988年,胡蝶与六小龄童的会面,成为了她晚年生活中的一段温馨回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年后,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温哥华因中风并发心脏病离世,享年81岁。
胡蝶的一生,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电影,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成长为影坛巨星,经历了事业的辉煌与低谷,也经历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在乱世中坚守底线,在困境中顽强生存,她用自己的演技和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如今,虽然胡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作品和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不断追求梦想,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武汉晚报——民国第一美女如何选出? 胡蝶会做人 力压阮玲玉2008年12月10日 17:12
重庆晚报——戴笠“金屋”藏影后胡蝶 养在深闺同居两年(图) 2008年12月09日 09:10
来源:大壮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