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朱氏心里,只有外甥女郑姝最适合当她的儿媳。郑姝父母双亡,虽然家里还有叔伯等亲戚,但郑姝和朱氏最亲,所以父母去世后,郑姝就在朱氏身边长大。
魏劭和小乔成亲后,朱氏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乔家与魏家有血海深仇,让她认仇人的女儿当儿媳,她做不到。
在朱氏心里,只有外甥女郑姝最适合当她的儿媳。郑姝父母双亡,虽然家里还有叔伯等亲戚,但郑姝和朱氏最亲,所以父母去世后,郑姝就在朱氏身边长大。
魏劭常年管理家族事务,还要带兵打仗,都是郑姝陪在她身边说话解闷。刚好郑姝又对魏劭有意,如果能促成这段姻缘,便是亲上加亲,郑姝也能一直陪在她身边,得到她的庇护了。
不过魏劭对郑姝并无男女之情,尤其是徐夫人,并不喜欢郑姝。魏劭刚和小乔大婚不久又要纳妾,乔家人知道了,两个家族难免再次心生嫌隙,所以她出面阻拦,让朱氏的算盘落了空。
但朱氏不死心,她越是厌恶小乔,就对郑姝越看越顺眼。小乔进门后,她故意为难她,让她下厨做饭,小乔巧言善辩,几句话就将她打发了,还让她挑不出毛病。
可郑姝不同,她不仅听她这个姨母的话,还会下厨做饭,说一些好听的话讨她欢心。为了促成这段姻缘,她趁着魏劭不备,在他酒里下了媚药。
只要郑姝和魏劭生米煮成熟饭,就算徐夫人和小乔不同意也没辙。
朱氏做了万全的准备,魏劭虽然喝下了媚药,不过他凭着一丝理智,回到了自己房内,在小乔的照顾下,平安度过了一夜,并没有和郑姝有过一丝肌肤之亲。
魏劭知道这件事出自母亲之手,羞愧又气愤。可朱氏是他母亲,他顾及颜面,打算将这件事瞒下去。
但府里人多眼杂,徐夫人还是听到了风声。得知实情后,她大发雷霆,要严惩朱氏。魏劭可是巍侯,是将来要称帝之人。朱氏作为巍侯之母,身份尊贵,怎么能为达目的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
既然朱氏做事如此登不上台面,魏劭作为儿子可以不追究这件事,她为大局着想,也要让这件事有个交代,让她以后不敢再如此行事。
所以徐夫人做主,将郑姝送回了叔伯那里,并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让她另嫁他人。他们魏家,是容不下她了。
朱氏惧怕徐夫人,除了惧怕,还有不服。因为徐夫人若是不在了,她就是一家之主。如今有徐夫人在魏家坐镇,她不管做什么都要被压一头,心里自然不爽。
其实从两人第一次出场,就知道她们婆媳关系不和了。
自从魏劭的祖父、父亲和哥哥被李肃杀害后,魏劭就恨上了他,和背信弃义的乔家。这些年,他一直活在仇恨里,以手刃仇人为目标。
但是,他拿下辛都,取了李肃的命后,徐夫人却同意了和乔家的联姻,让魏劭娶乔家女为妻。魏劭不理解祖母为什么这么做,不过和小乔相处一段时间后,他好像懂了。
他和小乔在磐邑完婚后回了渔郡,家族的人都痛斥他无能,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灭了乔族,如今竟然要娶小乔为妻,他如何面对死去的列祖列宗?
反对声最大的就是魏劭的堂伯和亲娘朱氏。朱氏在灵堂面前哭诉,她日思夜想地就是替他们报仇,然后到地下和他们团圆。
但是如今魏劭竟然要娶仇家之女为妻,她有何颜面面对他们?
徐夫人听到她明面上是怀念亡人,实际上是埋怨她不该做主答应这门亲事,场内的其他魏家人也被她的话鼓动了,对魏劭和小乔都有了恨意。
眼看着事态没法收场,她赶紧差人将朱氏扶下去。虽然后来堂伯阻拦了徐夫人,借着朱氏的话添油加醋,但是,他们的指责并没有动摇魏劭的念头。
徐夫人是魏劭的祖母,朱氏是他的亲生母亲,按血缘亲疏,魏劭也应该跟朱氏更亲才对,但是从娶小乔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徐夫人在魏劭心中的分量比朱氏重多了。
关于乔家的婚事,徐夫人和朱氏站在了对立面。虽然魏劭不理解徐夫人让他娶小乔的用意,但他还是照做了。徐夫人做事高瞻远瞩,有格局,他相信她这么做,定有她的道理。
事实也证明了徐夫人是对的,小乔不仅容貌国色天香,智慧也是常人所不能及。
小乔嫁给魏劭后,不仅缓和了魏家和乔家积下十四年的恩怨,还助魏劭成功称帝,在三十岁时就打下了一片江山。没有小乔在他背后出谋划策,魏劭的称帝之路未必能走得这么顺畅。
原著中,徐夫人对小乔和朱氏的态度相差很大。
朱氏第一次进门时,徐夫人就看不上她。她家境比魏家差了许多,言行举止虽有规矩,却不得体。她知道嫁给魏家属于高攀,第一次见徐夫人就想巴结、讨好她。可见她擅长拜高踩低,品行不端。
徐夫人喜欢小乔,是因为她第一次见面就举止得体,没有因为两家的恩怨就自降身段。问话时也不卑不亢,可见她内心强大,有主见,不是趋炎附势之辈。
不过徐夫人真正讨厌朱氏,除了这些,还和魏劭有关。
魏劭的亲哥哥叫伯功,深得朱氏宠爱。魏劭虽然年纪小,但朱氏并不看重他这个儿子。朱氏接受不了魏劭娶小乔,是因为她比魏劭更恨乔家人。
她最爱的丈夫和儿子都因为乔家的背信弃义牺牲了,她无法释怀。只有报仇雪恨,才能为她出一口气。她活在仇恨里无法自拔,并且希望魏劭也和她一样。
徐夫人之所以同意两家的联姻,就是发现魏劭被仇恨蒙蔽,心胸变得狭隘,为报仇不计后果,她不希望魏劭被仇恨驱使,失去了海纳百川的胸襟。
这对他的身体以及百姓和巍国的未来都是不利的,她希望乔家的女儿能抚平魏劭心中的仇恨,打开他的格局,让他找到活着的真正意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朱氏作为母亲,却没有徐夫人懂得为孩子筹谋。
朱氏对魏劭的成长也是忽视的。她想让魏劭娶郑姝,就给他做了一双鞋套近乎。可鞋子的尺码却是伯功的,魏劭根本穿不上。
看着魏劭穿着不合脚的鞋,有弹幕笑称,朱氏作为亲妈,竟然给儿子穿小鞋。
此话虽然戏谑,却也说明朱氏对魏劭疏于关心。小乔才嫁给魏劭几日,做的新鞋都很合脚,她陪伴了魏劭这么多年,却连儿子的尺码都不知道,何其令人心寒。
她想让魏劭娶郑姝,魏劭不同意,她就给他下媚药。魏劭是魏家的独子,一旦出了事,巍国可就乱了。她为了一己私利,置魏劭的性命于不顾,可见其有多短视和不分轻重。
徐夫人之所以生气,是发现朱氏为了郑姝,竟然对魏劭这个亲儿子下手,难道让外甥女当她儿媳,比她亲儿子的命还重要?
朱氏没有胸襟和格局,更没有远见,她局限在自己的思维里,连魏劭这个亲儿子都不在乎,又何谈家国?
这种人,担不起当家主母之位,所以徐夫人在大事上从来不和朱氏商量,也不让她当家做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惜朱氏到死都不知,她为何不被婆婆待见。
来源:善意的爱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