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吧!大运河》研讨会举办 “走运”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15 11:22 2

摘要:近期,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策划,优酷出品,优酷人文承制,茅台1935独家冠名的网络视听节目《闪耀吧!大运河》继优酷首播后,已在大运河沿线六大卫视实现联播。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近期,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策划,优酷出品,优酷人文承制,茅台1935独家冠名的网络视听节目《闪耀吧!大运河》继优酷首播后,已在大运河沿线六大卫视实现联播。

伴随节目走进千家万户,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闪耀吧!大运河》研讨会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节目如何用年轻语态讲述运河新篇、以多元视角剖析运河新貌,以期书写运河新事的网络视听实践。

以文塑旅新篇章:用心雕琢的运河精品

作为《闪耀吧!大运河》的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表示,节目以“网络视听+”赋能文旅新发展,做到了有魂、有根、有形、有容,希望继续深挖大运河IP,推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精品力作。

在研讨会上,大运河沿线省市代表,中共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文霞表示,《闪耀吧!大运河》沧州期播出当周,斩获全网27个热搜,带动吴桥杂技大世界、南川老街等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今年“五一”假期沧州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1.34%,实现旅游总收入29.91亿元,同比增长9.24%。

在《闪耀吧!大运河》节目中,“走运团”的启航之旅,探访了浙东运河上的两座古城——绍兴与宁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绍兴绵延千年的水文化对文豪鲁迅产生的深刻影响、麻将文化与当地渔民生活的深度联系、宁波帮“爱国心、桑梓情”背后的精神内核、宁波百姓“阻咸蓄淡”千年梦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引人入胜。

在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分享:“运河在我儿时的概念里,更像一个玩伴。《闪耀吧!大运河》唤醒了我小时候大人们口中的那条河。它不再是自家门前的那一段,而是一条流淌的历史长河,一条深沉而坚定地奔流向前的文化水脉。”

烟火气中见轻盈:古老运河的青春叙事

当千年运河遇见青春表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在今天会焕发出怎样的时代魅力?《闪耀吧!大运河》如何解好宏大命题?节目总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主张“小切口呈现大历史,微具象展现大文化”。

在这段运河之旅中,节目也有意识将重点更多放在知识和观点的输出碰撞,由来自哲学、文学、历史、建筑、基因考古、传播学、曲艺、音乐、舞蹈等多领域的标杆专家学者,组成跨学科的人文“走运团”,成为节目的一大突破与亮点。

例如对稽中遗址进行深度探访后,刘擎表达了对考古学意义的新认识:考古就是代替我们人类,穿越年代,接近历史;建筑师张佳晶从建筑学角度,解读了杭州运河水道为什么不会给城市带来隔离感;再或是作家马家辉站在苏州枫桥之上,分享“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文学意境;阎鹤祥、施展、吴樾和蒲熠星一起去探索沧州这座“狮城”,在对中国石狮演变史的追溯中勾勒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变迁……

节目对公共文化议题的这一创新呈现,在研讨会上引发了《光明日报》主任编辑牛梦迪的深刻共鸣,她说:“这档节目的创新之处,恰恰在于它运用‘真听、真看、真实践’的沉浸式创作理念,将大运河文化以具象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完成了从文化保护到大众传播的关键转化。”

人心深处生共鸣:水脉故事的温暖回响

参与沧州篇录制的嘉宾,一级演员、国家武英级运动员吴樾表示,嘉宾对运河的理解从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了微观的生活细节,点点回忆勾勒出运河的形态与灵魂,也从侧面印证了节目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

在天津海河冬泳基地的露天交谊舞会上,穿着时髦的“姐姐”、大爷们伴着复古音乐尽情起舞;在济宁竹竿巷,马彪老师花费二十余年、走过三千五百六十里路,一笔笔记录运河的模样;在忙碌的浙东运河上,“船老大”张永华驾驶着运输船,将来自哥伦比亚的煤炭运往绍兴……枕河人家的故事平凡却见证变化,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的情感之河,拉近了观众与运河的距离。

节目播出期间,优酷人文与大运河和沿线12座城市的广电、文旅部门积极联动,通过“宁波元旦行大运”“运河新年慢直播”“走运电台”等线上线下活动,营造出可感知、可参与、可共创的互动氛围,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在节目播出之余,能够深度参与到对大运河的探索、保护、传承中来。

5月12日,《闪耀吧!大运河》与中国旅游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闪耀路书”——《闪耀吧!大运河——北京》在北京图书大厦召开新书发布会。这种“从荧屏到生活”的联动转化引发强烈共鸣,有网友表示:“和以前看过的大运河题材完全不同,这次以人为载体,让这条千年文脉更有温度”“节目将运河的一个个点连成线,在行走中,让人共情于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看完后很想去运河沿线城市打卡,一站一站都不用做攻略了”。

随着节目收官,《闪耀吧!大运河》通过“走运文创”系列产品实现文化IP的立体延伸,以北京烤鸭为原型的原创毛绒玩偶“走运鸭”、节目中的沧州青县化妆刷厂牌联名礼盒、大运河畔的80年国货老品牌联名皂等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将运河沿线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收藏的叙事符号,让千年运河的文化价值在情感共鸣中焕发新生。

《闪耀吧!大运河》虽已收官,但运河的故事从未结束,它仍在流动,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正如《闪耀吧!大运河》主海报所呈现的意象,“一撇万里,一捺永载”的金色笔触,勾勒出大运河生生不息的壮阔身姿。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