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强度的唱跳之后,她看起来又疲惫又兴奋。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两场访谈,声乐课,赶回北京去新浪扫楼。再然后回香港,「还有一整天的工作」。
和叶童见面,是她四公两个唱跳舞台刚刚结束之后。
高强度的唱跳之后,她看起来又疲惫又兴奋。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两场访谈,声乐课,赶回北京去新浪扫楼。再然后回香港,「还有一整天的工作」。
叶童有种世事通达的了然,回答问题很直接。她的反击,她曾经的后悔,她说起来毫不避讳。
遇到她不想回答的问题,她也会直说,这个不必聊。
她一直有自己的节奏。年轻时任性,自在,挥洒自如。60岁,因为电影《我爱你》重新进入大众视野。62岁,在《乘风2025》里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存在。但她不想被裹挟。不管是粉丝,热度,还是关系,她都希望不要限制她人生的核心关键词——自由。
文|张寒
「房琪拒绝我没问题,因为我反击了」
《人物》:你在这一次的《乘风2025》里面非常受关注,二公的那个选择,包括后来房琪的事情,我不知道这些东西会对你产生一些影响吗?因为太受关注了,它会引起各种各样的讨论。
叶童:唯一的就是可能房琪事件吧。她不是故意的。所以当我发现,诶,原来因为这句话让她受到很多的批评——某种程度我觉得那个批评也是对的,不过我也认为说她当时也是发自内心地担心我。嗯,可能真的是体力方面的问题,所以她的出发点不是坏的,
现在反而是我担心她会不会有其他的舆论方面的不习惯,会让她觉得接受不了。
《人物》:你其实后来还写了微博,然后去解释房琪这件事情,当时是担心她会被网暴或者是有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吗?
叶童:嗯,可能她真的想要一个很活泼很活泼的舞台,然后她可能会认为跟我在一起,那个舞台就变得成熟。所以她用这个方向来拒绝我,我觉得也没问题,因为我反击了。
《人物》:是,反击得非常迅速。
叶童:对,我反击了,因为我认为你误会我了,我不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人交流就是交流。对,就把你认为真的直接的那一方面讲出来。嗯,那就对了。
《人物》:你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人吗?你有什么就会直接讲出来,你一直是这样吗?
叶童:我觉得我的口齿不是太伶俐。
《人物》:哈哈哈,并没有。
叶童:是真的,其实我觉得说话应该更包装一点,会更好,会更理想,因为大家都会听得很舒服。可是因为我的词汇,我讲话不是太灵活,所以有时候我还是比较选择直接一点。
束缚与自由
《人物》:已经到现在了,你觉得自己可以成团吗?
叶童:哈哈真的很不容易。可是我想有机会,因为我觉得怎么努力我已经掌握了,就是少睡一点,少做其他的事。
《人物》:参加之前你想过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叶童:其实我一直都没有特别地去想。当我去打那一通电话的时候,我就突然间有想到。我就是想说我不要想,越想我就越不会做。
《人物》:索性什么都不想,反而就敢做?
叶童:现在做不做?现在不做,明年你也会想同样的问题。每一年如果都有这个机会的话,你也会问同样的问题。结果就是每一年都问同样的问题。那就做吧,今年不做我就永远不会再做。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说法。
《人物》:我还蛮想问的,有没有自己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刻?
叶童:也有,特别是最近。因为我一直都是觉得好像唱歌跳舞是一件很自由的事,可是当我来到这个节目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唱歌不是你爱怎样唱就怎样唱,你必须要在那个拍子里面。嗯,然后跳舞也不是你想啊,怎么跳怎么跳,你还要跟大家一致地去跳才可以。那我就觉得有点痛苦。
《人物》:被规则束缚的痛苦?
叶童:对,被规则束缚,原来那个我所追求的所谓的那个唱歌的自由必须要在一个框框里面。然后那个框框因为我一直都不熟悉,所以对我就觉得有点辛苦。
《人物》:那现在慢慢适应了这个框框吗?
叶童:我必须要适应。因为接触了才知道是对的,他们说的都是对的。
《人物》:这个舞台上有没有特别让你记住的一个瞬间?
叶童:我想我的第一个就是初舞台,因为我真的踏出了第一步,我觉得自己非常的勇敢,真的是为了一个追梦。
《人物》:在我们的印象中你都是非常洒脱的,所以其实那次你跟梁家辉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叶童也会害怕,也会紧张,也会恐惧。
叶童:害怕就是一个未知的害怕。也有一点点的是现在大家认识的叶童,是一个大家认可的叶童。当她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的表现是不是还能让大家认同。某一个程度我是很在意,我会不会失去一些什么东西。
图源综艺《乘风2025》
《人物》:你是会在意的吗?我还以为你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
叶童:当然会在意。就是一个很不清楚很不稳定的状态里面。也会担心说我是不是能够应付得了。
《人物》:我看了很多你的资料,我会发现你在访谈的时候经常爱说两个字就是「自由」。还说有一次导演让剪短头发你不肯剪,就是因为你觉得长发更自由,更飘逸。我其实挺好奇的,为什么自由对你这么重要?
叶童:先说说那个长头发的自由吧。我那个时候真的是很喜欢长头发。嗯,我现在也都很喜欢,因为我真的觉得好漂亮好好看。我一直都很喜欢摸头发的那种感觉。
我对我的人生看法就是自由,不光是口号。自由真的是你要努力去做一件事,去完成一件事,把它做极致的时候才获得自由。
《人物》:那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由这件事情对自己很重要?
叶童:从小因为我对一些很有规律的(事),一直感觉到好像也太束缚了,我就感觉到有很多框框。所以一直都很想追求一种自由的感觉。可是自由感觉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来,就是不要管我,哈哈哈,我爱干什么干什么,不要管我。
《人物》:你会觉得什么时间或者是什么样的阶段是你觉得最自由的时候?
叶童:那当然是我比较独立的时候,我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能够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时候,我感到就是自由。我可以在一个我自己的行业里面,我可以发挥我的想象空间,然后融入在我的作品里面,我的作品也让大家喜欢的时候,那一种感觉,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棒。
《人物》:因为大家都说演员其实是一个很被动的角色,你会觉得当演员有的时候也是不自由的吗?
叶童:当演员当然也需要很受规范,我们行里面有很多条例,你必须要去遵守。你能发挥自由的空间就只有对你自己的那个小小的空间,可是那个也是一个很大的自由度。你怎么样去把它变丰富、变细腻啊,都是一个很细妙的东西,都可以让它很丰富,我是觉得很喜欢。
「我也曾以为自己是天才」
《人物》:你从一入行到第十年拿了三次金像奖,这对于很多演员来说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这三次的获奖经历对你的人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叶童:嗯,开始的时候很会有点骄傲,真的以为自己是天才。其实现在想起来当然运气也是很大一部分,而且因为我没有受过训练,所以更加觉得自己真的很会演,有点飘飘然,开始的时候,不过还好我有一些前辈都有在提点我,告诉我,你不要以为你拿这个奖就要飘起来了。真的那句话就突然间就醒了。其实我有什么了不起,我都根本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某一个程度真的会有点战战兢兢的。
《人物》:你年轻的时候会很酷吗?之前有人说过你在演《烈火青春》的时候挥洒自如,那时你刚刚入行,就像你现在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让人感觉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发挥?
叶童:因为这两天我在《乘风》,那些师姐也会问,你会崩溃吗?我说我没有啊。然后她说,一般四公都会崩溃哦。我说是怎样崩溃啊?为什么会崩溃啊?什么意思啊?她说对,都很累啊。然后大家都是要拼得很厉害啊。我在想那为什么我没有呢?我当然会很紧张,我很想要做好,可是我好像没有像她们说的那种崩溃。可能是因为我不懂,因为我不知道,我根本不是太清楚条例是什么,或者说大家争取的是什么,我不是太懂,我不是太清楚。嗯,可是我知道我来要做什么,我要来,我就是要享受这个舞台,我要把这个舞台呈现出来。然后我现在想起来你问的这个问题,嗯,可能就是因为我不懂。
《人物》:就是你该清晰的清晰,该模糊的模糊,是不是?
叶童:没有。就好像第一天拍戏我根本就不知道谁是谁,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就是噢,你要演这一段戏啊。好,我就演这段戏。可是怎么跟大明星接触我没想过,没有想太远,就是那个未来的恐惧不存在,所以就少了很多那种担忧和束缚。
《人物》:你刚才也说到得奖其实对人生还是有印记的。你得了奖之后对你的选角或者是对整个事业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吗?
叶童: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我不希望演重复的角色,不过还是有蛮多的找我在演出的,就是因为我之前成功的角色都是很正常。那个时候还推掉了蛮多的戏,现在很后悔。
《人物》:真的。那说一部最后悔的?
叶童:都有。我就是觉得,蛮后悔的。真的有一点点觉得我可以挑戏了,我可以了不起了。有一点点,当时电影的确非常的蓬勃,然后同时间会有很多戏找你,相对来说就有时候会两部戏一起拍,我就认为那不可以。
《人物》:你就会觉得自己应付不来。
叶童:肯定应付不来,因为当时一部戏也要拍好几个月。所以我就跟自己说那我一年就接两部,慢慢拍。然后理想是理想,实际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当你要选择的时候,人家也会选择你,然后当人家选择你的时候,人家就会觉得说,噢,你有什么了不起,然后慢慢就会认为你好像在耍大牌。也让一些很好的导演会觉得我好像不是那么容易接触,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演员。
《人物》:那会有点后悔吗?如果没有在那个时候拍足够多的戏,可能是会影响到后面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叶童:那也没有后悔,因为当时我觉得是对的。只是觉得如果我当时再努力一点的话,那可能我现在作品会更多。
《人物》:你从80年代一出道,其实是演了蛮多文艺片的,被称为文艺女神。其实也会有一种说法,说其实你是恰恰早了半代,如果说再晚一点,可能你会不管是往国际发展还是说在整体的这个氛围里面,你会发展得更好,你会这样想吗?或者你怎么样去看命运和时机?
叶童:这个好像没必要讨论,哈哈哈哈,那个年代我感觉相对也比较简单,比较单纯,我们真的是人。我们没有太多的依赖,唯一就是(拍摄)机器。嗯,其他的都没有,特技特效什么的都没有。所以很单纯,我觉得我很喜欢那种很简单的模式。
《人物》:其实就是人在演人的情感和人的故事。是吗?
叶童:我是觉得因为我出道真的很早。比如以前,我们真的要走到一个景,很美很美的景,要过很苦的生活才能够拍到一个东西。可是现在你真的可能 AI 就是绿布,不行就可以帮你完成。就是很不一样,你可以说它很好,也可以说它就是好像又少了一点点。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可以走过不一样的阶段时代。
《人物》:那我其实蛮好奇,就是你这种(演员)天赋,你有没有想过它到底来自于哪里?
叶童:我不知道是不是跟个性有关系。其实我小时候特别喜欢下雨天。下雨天的时候我很喜欢坐在窗边,然后感受那个雨打到自己手里面,就冰凉这种感觉,然后听着那个雨声,我觉得很浪漫,觉得很忧郁,我好像很小的时候就了解到那个差别在哪里,让我有一种就是很不一样的(感受),可是我蛮喜欢的,又觉得好像是蓝色的感觉,哈哈哈。
《人物》:感受通感的能力。
叶童:然后去球场,就是上体育课的时候,运动的时候那种热,那种大汗我也很能够感受,我也觉得这种汗就是黏黏的那种感觉,很兴奋很热烈。很开心,可是又觉得很晕。就这种感觉,可能我就是从小就有一点点这种比较敏感。
图源电影《阮玲玉》
你们和许仙一起成长
《人物》:提到你的角色的话,许仙是肯定跨不过去的。你对许仙这个角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者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叶童:他对我意味着,就是我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然后我也很珍惜地去演这个角色,因为我真的觉得他很特别。
《人物》:你会想象到他 30 年之后甚至还是会被人家津津乐道,然后甚至大家还会去想到你和赵雅芝。
叶童:当然想不到。
《人物》:那你现在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是这部戏?为什么是这个角色?能有这么长时间的一个魅力?
叶童:有时候就是很奇怪、很奇妙。嗯,很多元素拼合在一起,它就可以演变出不一样的结果。
《人物》:那你有没有想过最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
叶童:最重要的元素?你觉得呢?
《人物》: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它常年不断地这样去放,然后形成了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现在的这个节点,这个集体记忆一下子会变得更浓烈?
叶童:好像你们都是跟这个戏一起成长的吗?
《人物》:所以我们有话语权了,是吗?
叶童:哈哈哈,对啊,你们跟这个戏一起成长。所以当这个戏的人物在合体的时候,某一个程度里你会有很多回忆。嗯,又回来了,当时我们怎样把筷子插在头上,怎么把那个纱漂来漂去,就很好玩。
《人物》:回忆自己的童年或者青年。
叶童:有的人要说可能就是我奶奶让我看的,然后有一些就是妈妈不让看,爸爸都偷偷看。然后太多太多故事,这些故事都很精彩。所以到今天这个故事再呈现,我们十周年的演唱会,这样子大家都可以很多回忆又回来,大家也很想去集体地再去凝聚那种感觉,那种力量,我也觉得很神奇,我真的觉得很神奇。
《人物》:其实许仙是一个反串的角色,反串可能在文化上是有一定的意味的。你会对男性有更多的了解吗?或者你身上会有一种所谓的雌雄同体的一个体验吗?
叶童:男人其实很难理解的,哈哈哈哈哈,我只是把一些感觉去呈现出来。可能女性会发散一点,喜怒哀乐会呈现多一点点。嗯,男生会内敛一点。我就是抓住这一点。然后就是再把那种硬朗一点的感觉呈现出来。
《人物》:跳出女性这个身份我觉得还蛮难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女性,你是怎么能够跳出来呢?
叶童:没有,就是一个镜子而已。有时候我也会想,我到底想要他怎么样?唉,其实我只需要你说一句,你说的都是对,我就没事了,为什么你一直不说?那我就会用一种互相讲话,来去得到一个答案。
《人物》:还想问个问题,你和雅芝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呢?因为这么多年。
叶童:雅芝就是很好的搭档。就是大家很有默契。而且你看到她就觉得,哇,她真的是好优雅,很优雅,就是女性的典范,就很希望成为她。
《人物》:你真的会希望成为她吗?
叶童:因为她很美,所以跟她在一起很开心。跟漂亮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很开心。然后就是合作的伙伴,偶尔也会吃饭这样子。因为她也很忙,所以聚会的机会就不多。最近因为工作,反而聚会多了。
图源剧集《新白娘子传奇》
「我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就听不见」
《人物》:我之前看到过,就是一份报纸的栏目好像是叫「叶童摄趣」,就是会有你拍的照片,然后你也会写对女性的各种定义和称呼是不公平的,我还挺想知道,你的女性意识从哪里来的?
叶童:那个栏目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在文艺界,想学一点东西。
《人物》:你写的文字里面就会说可能女人要被定义为烂茶渣,就会说给我们女性这么多称呼,我看有几百个称呼。我会觉得你很敏锐,这些称呼你会觉得它是不对的。
叶童:对,我想我们很多时候就是被这些标签所限制,然后真的会被这些标签去定义我自己,就是很不好,很不公平。
《人物》:作为现在的女孩也好,或者现代女性也好,总是会觉得我们的女性意识会在某一时刻觉醒,意识到可能因为我是女性,遭遇过一些不公平,你会有这样的一个时刻吗?
叶童:当然会,我想女演员都会面临很多这个对吧?外貌的改变,年龄的增长,你都会觉得说为什么男演员他们就算年纪大都可以跟比较年轻的女演员延续谈恋爱,可是为什么女演员年纪大了就……对吧?就是一定也会有一个差别。
你觉得是演技的问题还是观众要求还是什么问题?到底问题在哪里?所以如果我们有能力或者是我们想要改变的话,那我们就要去行动,我们就要去做一点,而不是停留在一些我们认为已经不合时宜的观念里面。
《人物》:因为我们经常会说一个话题,可能我们的二三十岁就会有人催婚,就是我们身上其实是有一个社会时钟的,你受过这种社会时钟的束缚吗?就是大家觉得你应该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什么时候过这样的生活?
叶童:那是一个正常的规划,我没有受过这个束缚。因为我是我爱听的听,我不爱听就听不见。
《人物》:选择性听不见?
叶童:因为我觉得人生始终是自己的人生,那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提议,我觉得没有恶意的成分。只是到底适不适合我。
《人物》:你妥协过吗?或者是你人生里面有没有一个巨大的妥协?
叶童:也会,好像当一个女艺人你会对自己的外貌各方面,就是出来都要很靓丽,然后就会关注到底现在流行什么,现在大家喜欢什么类型的打扮这样子,然后就朝着那个方向去穿着去打扮。也不管是不是适合自己,然后就发现好像我不是很自在,我不觉得很舒服,可是你就会以为别人喜欢,以为别人觉得你漂亮。所以也曾经有这样的情况。
《人物》:那现在呢?因为我看如果平时不是参加节目的时候,你其实是很自在的,好像对自己的容貌各方面其实没有那么强的一个焦虑。
叶童:现在比较想通一点,就是我觉得我是很特别的,我怎么样都好看的,哈哈哈。我觉得首先你必须要喜欢自己。嗯,要相信自己,那就会有自信,就会很美。
《人物》:你是从什么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就是我只要喜欢我自己,我就会很美。
叶童:当我决定说我要自然发色的时候。
《人物》:那应该是什么时候?
叶童:3年前。我曾经也会害怕说别人看到我这样的头发会觉得真的是一个年纪,姥姥啦。哈哈哈,可是当我接受我自己的时候,我就觉得还好啊。比我想象中好看,我就很开心。我没有任何的不舒服,我就觉得好舒服,然后我就重新认识我自己。
《人物》:其实你的这个状态真的激励了好多人,大家都说叶童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们也想知道,你是怎么克服对衰老的恐惧?
叶童:我不想浪费时间。老这回事一定会存在。我每天都醒来诶,又是新的一天呃。那多美好的一件事。可是如果我把每一天当做是我又老去了一天,嗯,我又消失了一天。
未来还没有到,你就不停地在焦虑未来。要怎么样?不停地担心我会变,怎么样?那个还没到,你已经在浪费你的精力,为什么我们要活在自己营造的恐惧里面。
《人物》:你达到这样是有一个过程吗?比如说我现在40多岁,我有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年龄好像不上不下,似乎没有很老,但是也不年轻。
叶童:正好的年纪,正是去闯去玩的年纪。
《人物》:但我有的时候就会觉得,它是处于一个转换期,所以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个这样的阶段,就是其实你达到现在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它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历的。
叶童:有,当然有,如果没有我经历过你的这个过程,我也不会有今天的这个想法。哈哈哈哈。
「热恋会回来的」
《人物》:因为你说过,其实女性的角色是没有那么多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有那种更复杂的角色?
叶童:其实我一直认为女性的角色是很丰富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市场就没有太多这类型的戏。我觉得是观众的损失。我想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故事,而不是说有没有能力去拍一个戏,嗯,有没有演员,有没有导演都是其次,最缺乏的就是好的故事,好的剧本。很多好的故事没有被写下来。其实感人的人物很多很多,只是没有被描写下来,而且没有让很多人去接触到。
《人物》:其实从《我爱你》,然后包括许仙重新发掘,到《乘风》,大家都会说叶童有一个重新翻红的过程,就大家会突然发现你被看见了,你会有这种感觉吗?
叶童:其实我一直都在。我想《我爱你》这个戏的确又让大家重新认识我,我很开心他们重新认识我是不一样的,我不是大家一直所认识的我,所以我还是很感激这个戏。
当我听到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已经非常喜欢,嗯,我已经在幻想我要怎么样去演这个戏。然后其实我更想的就是如果可以那个字幕,嗯,不要打我的名字,大家会不会知道这个是我?因为我没有演过这一类的角色,好开心可以演这个角色让大家看到啊。就是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人,也可以成为戏里面的一个很出彩的角色。
《人物》:她其实背后有自己的人物小传,虽然她只在这里显露了一点点,但也非常动人。
叶童:这个戏又让我感到他愿意去描述一个这样的人,我也觉得很有这个诚意。
《人物》:去演她的(阿兹海默)状态的话,你会想到衰老、病痛和死亡吗?
叶童:会呀,其实我会觉得我这个角色她其实一点也不痛苦。
《人物》:她已经不知道。
叶童:痛苦的是他身边的人。可是她的老公是不是有必要这么辛苦?嗯,我也会想过。是,他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让自己不那么辛苦?所以这个角色让大家有很多可以想象的。故事会让你喜欢的地方,就是你看完之后你可以有想象,嗯,如果是我,我会怎样?
图源电影《我爱你!》
《人物》:我看你之前和梁家辉演《婚姻物语》,然后现在时隔这么多年,又在演《我爱你》,最近你也演了《浅浅岁月》。它其实里面都是有对于婚姻,对于整个的人的感情的一些描述,它其实像是人生婚姻的不同阶段。对你会有触动吗?
叶童:我的角色都会让我多少有不同的感受。我刚刚演的这个戏《浅浅岁月》,它让我感受到,一段感情的消失,不一定就这么消失,它是让我感受到,就是万一有一天,我真的要陷入一个感情的困境里面,我也可以很潇洒,我也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只是逝去,可这不代表我没有拥有。
《人物》:曾经拥有过。
叶童:我还是拥有,我只是没有实在地拥有。可是我还是存在,还是有拥有。那种感觉我觉得很好。
《人物》:我其实特别好奇到了这个年龄,你在现实里到底怎么看爱情?
叶童:你呢?
《人物》:我确实是不怎么相信爱情。
叶童:不相信,为什么?
《人物》:我会觉得爱情就是只是一阶段,它可能会充满着所谓的荷尔蒙,但过了之后就没有了。
叶童:那很正常。我觉得爱情跟婚姻是两回事。可是必须要有爱情才会有婚姻。当婚姻到某一个时段的时候,就要想起当初他是哪一点吸引你的,然后那个热恋又会回来。我是这样子。
《人物》:真的会回来吗?婚姻持续了十几年之后,你会觉得有点厌倦,然后,哈哈哈哈哈,好像觉得也已经成了习惯?
叶童:所以就是要想到底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在一起的。然后就是我有什么优点他会喜欢,他有什么优点我喜欢。也要营造一些小浪漫。
《人物》:初心能支撑那么久吗?要支撑好几十年吗?甚至支撑到人生的那么多的时刻。
叶童:可以的,没问题的,真的。
《人物》:那我很羡慕,我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
叶童:我想,因为现在,大家就是太丰富,才会忘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而且就会开始对身边一些很熟悉的东西,开始会觉得说有厌倦,其实那个不是真实的,你身边的你拥有的才是最真实的。
《人物》:那你觉得对一对夫妻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叶童:应该就是共同去完成这个人生的,共同完成。我觉得伴是很重要的。
《人物》:是一定要有的。
叶童:最好有了,不是一定了。哈哈哈哈。
《人物》:我还挺好奇的,现在典型的叶童的一天,当然不是说你参加节目,就是平时的日常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
叶童:平时我不会把自己弄得很忙。我会学一些我喜欢的东西。学学弹吉他,看电影,跟家里的小狗狗玩一下。我很喜欢在家里的院子里,去拔那些杂草。
《人物》:很解压?
叶童:
因为那一刻你就是完全没有想东西。你很想把那一片清洁,把它弄好、弄干净,然后你就发现我现在冒很大的汗,戴着一个纱网的帽子,有风有虫有汗,然后默默地,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突然间就觉得那种感觉很宁静。嗯,又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哈哈,那个很治愈。
来源:是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