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7岁黄晓明以89分杀入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复试!当“霸总专业户”变身博士候选人,这场跨界求学,撕开了娱乐圈隐秘的生存法则——流量红利消退后,学历正成为明星的“第二张身份证”。
47岁黄晓明以89分杀入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复试!当“霸总专业户”变身博士候选人,这场跨界求学,撕开了娱乐圈隐秘的生存法则——流量红利消退后,学历正成为明星的“第二张身份证”。
从《大汉天子》里意气风发的刘彻,到《中国合伙人》中土里土气的成东青,黄晓明早已用多个影帝奖项证明演技。而他背后的商业版图更惊人:30多家关联企业横跨影视、文旅,投资的《烈火英雄》狂揽50亿票房。艺术管理博士课程里的“国际戏剧节运营”“文化风险评估”,恰如为他量身定制的商业决策“战略外挂”,与普通考生的学术研究目的天差地别。
这不是偶然。回望他的逆袭路,从因“闹太套”被群嘲,到凭《阳光俱乐部》封帝“去油”成功;从2010年攻读北大EMBA,到2021年任客座教授,再到如今冲刺博士,“商业+学术”双轨布局早已成型。
娱乐圈考博潮正愈演愈烈。林更新考上戏表演博士班,要跨界戏剧教育;金世佳以94.34分剑指表导演博士学位。政策红利下,高学历艺人获取主流资源概率提升3倍;商业版图中,硕士以上艺人参与文旅策划、高校讲学机会暴增4倍。“学术人设”,成了新的流量密码。
但争议如影随形。有人质疑“明星免试英语”,尽管上戏辟谣,“流量特权”争议仍未平息。黄晓明如何兼顾剧组拍摄、商务活动与每周20小时文献研读?再加上某顶流论文代写翻车事件,公众对明星学术成果真实性的拷问愈发尖锐。
从流量厮杀到学识比拼,这场学历军备竞赛,正在重塑娱乐圈规则。当红毯上的闪光灯开始照亮学术证书,未来的娱乐圈,究竟会走向何方?
来源:我是影视大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