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在学术战线不断努力吸收父母资源,“二代”们也开始在直播间“蹭老”了。最新的热门话题,是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持人金龟子及其女儿奉送给大家的。在最近的一场网络直播中,金龟子刘纯燕的女儿王逸宸回应网友质疑她蹭母亲流量的行为: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除了在学术战线不断努力吸收父母资源,“二代”们也开始在直播间“蹭老”了。最新的热门话题,是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持人金龟子及其女儿奉送给大家的。在最近的一场网络直播中,金龟子刘纯燕的女儿王逸宸回应网友质疑她蹭母亲流量的行为:
与此同时,她还教训天下父母:
此言一出,让很多人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惊讶的原因无非有两个:
第一,这姑娘竟然如此口无遮拦,将“拼爹拼妈”说得那么轻松自然。在主流价值观中,人们崇尚自己奋斗,就算成功路上借助了父母的庇护,也不会公开引以为傲,而是尽可能低调。这种理直气壮的蹭流量,很像是特权炫耀。
第二,当大家想要批判她的时候,突然发现她说的并没有错。因为在现实中,的确有无数二代借助父母的光环与人脉,纵横无数行业,近来发生的不少事都佐证了这一点。中国主流文化中一直倡导的自力更生,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绝响。
二代们借助家族力量实现人生飞跃,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自从父系社会形成以来,家族对后辈的托举就一直存在,且不说帝王将相的世袭与门阀,就说普通人家的父母对子女,也是想尽办法去保护和托举。
区别在于家族给后辈的资源有所不同,有人继承了父母的人脉,有人继承了父母的财产,有人继承了父母的智商,还有人继承了父母的流量。
数据显示,金龟子的女儿王逸宸的某音账号已积累200万粉丝,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在于,她与母亲合拍视频的互动量远超个人作品。其中的逻辑非常清晰,这些流量是她的妈妈金龟子带来的。
不过问题恰恰在这里,金龟子的流量是从哪儿来的呢?
毫无疑问,金龟子的流量来自央视。这里面其实一直存在一个灰色概念,如果说财产和权力可见可触摸的,那么流量传递便是一个新话题,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这么说吧,当一个人从公权谋取利益,一定会被绳之以法,但是一个人从国家单位获取的流量,是不是可以随随便便赋予自己的家人?这种“假公济私”的资源外泄模式,是不是也存在着“公权私用”的嫌疑?
你从单位偷拿了钱或者物是贪污,那么从单位拿走流量呢?当然,法制廉政问题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社会的“二代焦虑”。
记得浙江某中学在高考前曾打出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它赤裸裸地点出了社会的“二代焦虑”痛点。但是这个痛点还有医治的药方,那就是自己的努力。
虽然有时候努力不见得有太大作用。
谁也没想到,金龟子的女儿在开放的网络直播间,又对着大家的“二代焦虑”踹了一脚。
金龟子母女成为话题,并不是因为她们有多大错,更不是因为她们违背了什么公序良俗,而是她们有意无意地刺中了大众的痛点。当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且越来越立体的时候,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人们的警惕。如果说隐形资源的代际传递大家还能忍受,这种赤裸裸明晃晃的“拼爹拼妈”,多多少少碾压到了普通人的神经。
就连最讲究平等的网络世界,“努力蹭流量”也在不断取代“努力造流量”,当“拼爹”比“拼搏”更能吸引眼球,社会的公平性与正向激励机制,肯定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努力”被简化为“为后代铺路”,当“成功”被等同于“资源继承”,这种价值观一旦传播开来,将会非常可怕。
人是社会性动物,也是家族性动物,一个人不可能脱离家族的托举。如今人们经常用曾国藩不给后代留钱财,曾氏家族却生生不息的例子,来鼓励下一代的自力更生。其实这个例子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曾氏子弟固然没从先辈那里继承金钱,却继承了曾国藩的人脉圈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圈层资源的意义更大。
人们并不反对家族传承,人们害怕的是无节制、无边界、无原则的家族资源传承。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说是苏联以为老将军的孙子问他:“爷爷,我长大了能当将军吗?”
爷爷回答:“当然可以了。”
孙子又问:“那我能当元帅吗?”
爷爷回答:“不行。”
孙子问:“为什么啊?”
爷爷回答:“因为元帅也有自己的孙子。”
这当然只是一天个笑话,不过其中投射出来的苦涩与期待,人同此情,人同此理。
来源:王小天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