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年10月,著名演员、作家黄宗英被养子周伟推上了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周伟在诉状中要求追回母亲周璇的遗产。
1986年10月,著名演员、作家黄宗英被养子周伟推上了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周伟在诉状中要求追回母亲周璇的遗产。
由于黄宗英、周璇的特殊身份,黄宗英被养子告上法庭的消息一出,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周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黄宗英是为了侵吞其母周璇的巨额遗产才收养他的。
一时间,不少媒体和读者污蔑、中伤、侮辱黄宗英,说她贪财、有心计,侵吞周璇的遗产。养子周伟的冷酷,让黄宗英的心异常寒凉,她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黄宗英收养周伟的原因和过程很复杂,绝非周伟所说的为侵吞周璇的遗产。
“细品名人”查阅了黄宗英为应诉撰写的《我抚养周璇遗孤的前前后后》,该文长达6000多字。
“细品名人”在全国一家知名媒体担任编辑记者时,在北京面对面采访过黄宗英老师,她对周伟的恩恩怨怨也有所描述。
真相不容抹杀,历史该恢复它本来的面目。今天,“细品名人”根据采访的内容,及黄宗英应诉的文章,还原她收养周伟的前前后后。
黄宗英是不是为了侵吞周璇的遗产才收养周伟的?世间自有公论!
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师叶苗找到黄宗英,说周璇从香港回来了,她离婚了,还怀有身孕,希望黄宗英代表组织去看看她。
黄宗英的丈夫赵丹与周璇很熟悉,但她与周璇素无来往,也没有说过话。当时黄宗英担任上海戏剧电影协会妇委会的福利部长,这是一个民间团体,黄宗英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的。
第二天,黄宗英叫上丈夫赵丹,两人去了周璇位于上海华山路的枕流公寓。当时周璇已经挺着大肚子,行动很不方便,她的养母和秘书朱小姐陪在身边。
黄宗英代表协会欢迎周璇回到上海,希望周璇安心将宝宝生下来。黄宗英和赵丹离开时,周璇将他们送到电梯口:宗英姐,你以后还要来看我呀。
黄宗英同情周璇的处境,心里别有滋味。
1950年9月,周璇在上海生下儿子周民。周民满10个月时,周璇因病住院,周民被送到上海戏剧协会的托儿所。保育员洪雪珍当时还是个未婚姑娘,负责照顾周民。
一到星期天,托儿所放假,洪雪珍就将周民抱回家。1951年冬天,很多孩子得了小儿麻痹,致死致残率很高。
周璇与儿子周民(摄于1950年)
上海戏剧电影协会的领导研究后,决定停办托儿所,孩子们都被家长领回去。周璇还住在医院,周民怎么办?
上影厂女演员吴茵便将周民抱回自己的家,哪知她的婆婆坚决不同意收养周民,吴茵担心引起婆媳矛盾,就将周民送到了黄宗英家里。
那时黄宗英自己还没有做母亲,心有顾虑。赵丹的父亲赵子超说:暂时让孩子留在家里吧,等他妈妈病好了再送回去。
黄宗英和赵丹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周民。洪雪珍便辞去公职,在黄宗英家里照顾周民,黄宗英和赵丹每月付给洪雪珍工资。
1952年,黄宗英准备将周民送回去,哪知周璇又怀孕了。剧影协会妇委会认为周璇有精神病,不适合再生孩子,准备说服她去做人工流产。
但建国初期,国家对人流管得很严,加上医生认为精神病一般没有遗传,周璇的二胎被保住了。为了不给胎儿造成影响,周璇停止服药。
(周璇)
1952年8月30日,周璇在上海生下次子周伟。周伟出生时,是上海妇产医院的林医生接的生。黄宗英、黄晨(上影厂导演郑君里的妻子)都在场。
周伟出生时叫周启伟,跟着父亲唐棣生活。
1957年7月,周璇患上脑炎,被送往上海华山医院急救,黄晨、吴茵在病房陪伴周璇。那时黄宗英刚生下儿子赵左,宝宝满月当天她就去医院照顾周璇。
周璇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花了5000多元。这笔钱是黄宗英签字后,向上海戏剧电影协会申请的。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
1957年9月22日,周璇不幸在上海病逝。她的遗体解剖结果审定书,也是黄宗英签字的。
周璇病逝,大儿子周民才7岁,次之周伟才5岁。1958年,周伟的父亲因历史反革命罪被逮捕判刑。这年7月28日,周伟被送进上海育儿院。
1959年,上海电影局的陈书记突然找到黄宗英,说上海育儿院派人找到上影厂,说周璇的小儿子是个孤儿,希望上影厂将他领回去。
对方告诉上影厂领导:如果上影厂不领,周伟满7岁后就得送往上海教养院,那里有不少劣迹孩子,对周伟的成长很不利。
当时黄宗英正怀着儿子赵劲,婉拒道:我马上就要生三胎了,阿丹的儿子赵矛在家里,周璇的大儿子周民也在我家,如果再收养周伟,我就要成为6个孩子的妈妈了,实在没有精力照顾。
哪知不久,上海育儿院又派人来黄宗英家里做工作,要她将周伟领回家。黄宗英与母亲和丈夫赵丹商量此事,他们都不同意。
黄宗英心地善良,觉得周伟待在育儿院不是办法,便决定帮他找一户人家收养。
黄宗英家的弄堂里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负责打扫弄堂卫生。老头叫毕继松,无儿无女,很喜欢孩子,他们平时看到周民,总要抱抱他,捏捏他的胖脸蛋。
于是黄宗英与毕继松夫妇商量,希望他们收养周伟。毕继松和老伴同意了,但他们有顾虑,主要是老两口每月只有40多元收入,收养孩子有困难。
黄宗英表态:只要你们肯收养,到时我和阿丹每月补贴你们点钱。
黄宗英给毕继松夫妇写了一封介绍信,让他们去育儿院办理收养周伟的手续。
毕继松夫妇带着周伟到法院做了“无父无母孤儿”公证后,将周伟领回了家,给他改名叫毕富伟。
黄宗英主演电影《为孩子们祝福》剧照
1959年7月31日,毕继松突然找到黄宗英,表示坚决不愿再收养周伟。原因是周伟太调皮了,夫妇俩受不了,提出将周伟再送回育儿院。
黄宗英同情周璇早逝,可怜周伟的不幸,便不顾母亲和赵丹的坚决反对,将周伟带回了家,给他改名周伟。
由于家里孩子多,黄宗英的母亲一直在女儿女婿家做免费保姆,悉心照顾几个孩子。洪雪珍也一直留在黄宗英家做保姆,她和赵丹给洪雪珍支付工资。
当时周伟已经7岁半了,黄宗英将他送到襄阳南路幼儿园,在那里上全托。
1960年,周伟与黄宗英的女儿赵桔一起进入上海长乐路小学读书。周伟有音乐天赋,喜欢乐器,他上三年级时,黄宗英将他转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笛子、钢琴。
黄宗英觉得周伟有培养前途,带着他拜笛子大师陆春龄为师。初中时,周伟就赢得了“少年神笛手”的美誉。
“民乐泰斗”陆春龄(1921年9月14日—2018年5月22日)
周璇的大儿子周民不承认周伟是他的亲弟弟,说他是冒名顶替的。在黄宗英的家里,周民从不与周伟说话,两人形同陌路,兄弟俩长大后也互不来往。
周民一直喊弟弟“毕富伟”,以表明自己与他没有血缘关系。
周民是个诗人,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诗歌,1969年他去内蒙古插队。回城后,周民进入上海《萌芽》杂志当编辑。
周民、周伟是在黄宗英的母爱照耀下长大的,拥有了正常的人生。而很多与他们处境相似的孩子,因为没有人收养,长大后劣迹斑斑,有的成了少年犯。
(黄宗英与养子周民)
(黄宗英夫妇与两个儿子及女儿赵桔)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黄宗英改变了周民、周伟的命运。
1986年,周伟不念养育之恩,将黄宗英推上法庭,伤透了养母的心。巨大打击下,黄宗英病倒了,在医院接受治疗。
当时有媒体记者采访黄宗英,一向坚强的她哭得不能自已。周伟在诉状中除了向黄宗英索要生母周璇的遗产,还指责黄宗英对他不好。
周伟的话自相矛盾。1983年,周伟写了一篇文章《我的母亲黄宗英》,在文中周伟描述自己生病了,黄宗英给他喂饭喂药。
周伟小时候睡觉害怕,黄宗英就守在床边给他讲故事,直到周伟睡着了,黄宗英才离开。
周伟准备将该文发表在《中国建设》杂志上,但黄宗英看了文章,觉得自己没有周伟写得那么完美,不同意发表。
中宣部原工作人员李凌华对法院前来调查取证的工作人员说:我与黄宗英是好朋友,对她很了解。1982年黄宗英去西藏拍摄纪录片《小木屋》,当时周伟的爱人常晶怀孕了,儿媳生宝宝黄宗英可能回不来,她便委托李凌华到时帮常晶找一家好医院。
(常晶)
(周伟与常晶合影)
1982年12月,李凌华让常晶住进了北京妇产医院待产。当时周伟在内蒙古,还没调入北京,李凌华与常晶的父亲在医院守护。
常晶难产,折腾一夜宝宝还没下来,李凌华当机立断让常晶接受剖腹产手术,风险书也是李凌华签字的。
李凌华受黄宗英的委托,在家里熬好鸡汤送到医院让常晶喝。常晶出院后,李凌华又安排轿车送她回家。
事实证明,黄宗英对周伟尽到了母亲的责任,虽然周伟不是她亲生的,但黄宗英的母爱超过了很多养母。
(黄宗英)
黄宗英与导演江平(摄于1986年)
1986年,黄宗英已经61岁了,头发白了,没想到自己在花甲之年还会被养子周伟推上法庭,黄宗英心里的痛无以复加。
这场财产官司一打就是4年,黄宗英心力交瘁。“细品名人”在下一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黄宗英与养子对簿公堂的前前后后。
“细品名人”查阅了当年的起诉书,将会首次披露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来源:细品名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