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一哭成名”的央视“白月光”李小萌,为何滤镜碎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4 20:17 3

摘要:汶川大地震,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在铺天盖地的灾情报道中,有一张年轻女记者的面孔,因为一次直播中的“情绪失控”,深深地烙印在了无数中国人的记忆:她,就是时任央视记者的李小萌。

还记得17年前,2008年5月12日那个令国人痛彻心扉的日子吗?

汶川大地震,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在铺天盖地的灾情报道中,有一张年轻女记者的面孔,因为一次直播中的“情绪失控”,深深地烙印在了无数中国人的记忆:她,就是时任央视记者的李小萌

当时,她在灾区采访一位刚刚经历了生离死别、家园被毁,却在临走前,对着镜头,用最淳朴的笑容对她说了一句“谢谢你操心”的大爷。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瞬间击溃了李小萌强忍的悲痛,她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那一刻,她的眼泪不是职业“失误”,而是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良与共情,是与灾区人民感同身受的巨大悲恸。

她的哭泣,被誉为当年“最美的哭泣”,也让她“一哭成名”,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正直、有温度的“白月光”记者。

从央视名嘴到“消失”荧屏,她曾是无数人的偶像

凭借汶川地震报道中积累的超高人气和自身扎实的新闻专业素养,李小萌的事业一度攀上了巅峰。

她主持了央视的《24小时》、《新闻调查》等多个王牌栏目,其冷静、睿智、又不失人文关怀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并荣获了多个新闻和主持类奖项。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成为央视新闻主播中的又一棵“常青树”时,2015年,李小萌却突然从央视的荧幕上“消失”了。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多年后,她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回应称,当初离开央视,是为了回归家庭,陪伴孩子的成长。

转型直播带货引争议:“吃相难看”还是“与时俱进”?

然而,当李小萌再次以高频率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2018年,她曾尝试创办育儿访谈节目《你好爸爸》,虽然节目效果尚可,但似乎并未激起太大水花,她也没有坚持下去。

到了2021年,李小萌毅然决然地一头扎进了当时最火热的赛道——直播带货

从昔日聚光灯下严肃专业的央视主持人,摇身一变成为在直播间里热情吆喝的带货“网红”。

这种巨大的身份落差,让不少曾经喜爱她的老观众感到唏嘘和不解,认为这是一种“降格”。

如果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或许还能被理解为个人职业选择。

但接下来李小萌在直播带货中的一些“骚操作”,却彻底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让她曾经积累的良好口碑,一步步走向崩塌:

1.借疫情卖保健品?被指“发国难财”!

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人心惶惶。李小萌发布了一条关于自己感染新冠后康复经历的视频。

视频前半段还算正常,分享了一些个人感受和应对方法。然而,后半段话锋一转,她开始不遗余力地推销起自己直播间售卖的某款保健产品,并强烈暗示自己之所以症状轻微、恢复迅速,全都是因为坚持服用了这款保健品的功劳

这波操作,直接让评论区炸开了锅!无数网友愤怒地指责她是在“吃相难看”、“利用国人当时的恐慌情绪发国难财”、“毫无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原来是真喜欢你,现在不好说”、“要不是借这个理由(疫情)带货,还高看你一眼”之类的评论比比皆是。

2.与“仇家”张兰连线?被疑“蹭热度、炒作”!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小萌还曾被传与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汪小菲的母亲)有过节,甚至有传言称她当年离开央视与不实报道俏江南被告上法庭有关(此传闻未被证实)。

然而,就在前段时间汪小菲和大S的“世纪骂战”热度最高、张兰直播间人气最旺的时候,李小萌竟然和张兰在直播间进行了亲密连线

连线过程中,她对张兰赞不绝口,大夸特夸张兰是“对事业那么努力的女性榜样”,自己非常喜欢。

而这个连线的时间点,恰恰就在她在网络上公开发声、疑似“站队”大S、内涵汪小菲(称“谁抖对方的隐私多,谁有问题”)的几天之后!

这种“前脚怼儿子,后脚夸妈”的迷惑行为,加上蹭上这泼天流量的时间点,很难不让人怀疑她是在刻意制造话题、博取眼球、为自己的直播间吸引流量

曾经那个在镜头前为民生疾苦而哭的记者,如今却为了流量和利益,在复杂的娱乐圈八卦中反复横跳,这让许多老粉表示“滤镜碎了一地”。

重访汶川引感慨:初心已改,还是我们不曾真正了解?

就在今年5月11日,汶川地震纪念日前夕,李小萌还特地回访了当年她采访那位淳朴大爷的地方。她在视频中表达了对逝去大爷的怀念和对灾区变化的感慨。

然而,这条看似充满情怀的视频,在很多网友看来,却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我感动”和“人设修复”。

评论区里,除了少数怀旧的声音,更多的是对她如今行为的质疑和失望:“物是人非,当年那个纯粹的李小萌,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如今,李小萌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依然活跃,积累了上千万的粉丝,直播带货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生活看似过得光鲜亮丽。

但翻开她如今作品下的评论区,你会发现,当年因汶川一哭而赢得的“好口碑”,早已在一次次的争议和“恰饭”行为中,消耗殆尽。

结语:

做直播带货本身并不可耻,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好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但可耻的是,利用公众的善良、同情心,甚至利用特殊时期的恐慌情绪来达到商业目的。

不知道当李小萌再次出现在镜头下,一次次用精心策划的流量话题来抓住观众眼球的时候,她是否还记得17年前,在汶川的废墟之上,那个因为目睹同胞苦难而控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的自己?

或许,她还记得。

但我们记忆中那个纯粹、勇敢、充满共情能力的李小萌,似乎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来源:一条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