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这位用《晨光曲》点亮春晚舞台的浙江姑娘,曾与死神擦肩而过?5月11日,上海文化广场的灯光再次为朱洁静亮起——术后八个月,她带着经典舞剧《朱鹮》重返舞台。次日,“朱洁静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词条冲上热搜,那张躺在病床流泪的照片与舞台上的绝美身姿形成强烈对比
谁能想到,这位用《晨光曲》点亮春晚舞台的浙江姑娘,曾与死神擦肩而过?5月11日,上海文化广场的灯光再次为朱洁静亮起——术后八个月,她带着经典舞剧《朱鹮》重返舞台。次日,“朱洁静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词条冲上热搜,那张躺在病床流泪的照片与舞台上的绝美身姿形成强烈对比,让全网读懂了艺术家的生命韧性。
图片央视
四登春晚的“舞界标杆”
从嘉兴青少年宫的舞蹈班到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朱洁静的成长轨迹堪称“教科书式逆袭”。6岁学舞,9岁考入上海舞蹈学校,24岁成为首席,38岁已四登春晚:2020年《晨光曲》的市井烟火、2021年《朱鹮》的生态哲思、2023年《碇步桥》的水乡灵动、2025年《幽兰》的逆境绽放,每个作品都烙刻着时代审美。更难得的是,她始终践行着“用身体讲故事”的理念——为演好《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地下党员,她翻阅史料、拜访烈士家属,把谍战剧的紧张感融入每个呼吸。
一场手术与八个月重生
2024年的那场重病,差点让舞台永远失去这位舞者。医生曾严肃告知手术风险,术后康复期更长达八个月,这对依赖肢体表达的舞蹈家堪称致命打击。最煎熬时,她连翻身都需要护工协助,却在社交媒体写下:“每一次疼痛都在提醒我还活着。”今年1月,刚术后四个月的她坚持亮相春晚,表演《幽兰》时伤口仍在撕裂,却将疼痛转化为兰花破土的力量感。正如搭档王佳俊所说:“所有苦难都成了她舞台上的养分。”
图片来源央视
“轻舟”背后的生命哲学
复出首演当晚,观众发现《朱鹮》的舞蹈编排丝毫未“打折”。37岁的她依然能完成单脚站立3分钟的高难度动作,只是谢幕时眼眶泛红。面对媒体,她坦言曾恐惧舞台:“但当我重新站上灯光下,突然明白艺术不是完美无瑕,而是破碎后的重建。”这种将苦难“反刍”为养分的智慧,恰似她在微博写下的感悟:“疾病是老天馈赠的礼物,给我的艺术增加重量。”
图片来源央视
舞蹈之外的人生课
朱洁静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在于它超越了艺术范畴。当同龄人讨论“中年危机”时,她用病床上的泪与汗诠释:真正的强者,既能享受掌声,也敢直面生命的裂缝。正如网友所言:“她跳的不是舞,是永不低头的精气神。”如今,这位拿过荷花奖、白玉兰奖的舞者,正用更松弛的姿态拥抱舞台——毕竟,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更懂“热爱”二字的分量。##爆料#
来源网络
来源:亿星辰潮玩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