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结局令人唏嘘,如今这样怪谁?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4 16:47 2

摘要:2006年深秋,一篇题为《为什么善良的种子结出的都是变异的果实》的博客文章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赞]2006年深秋,一篇题为《为什么善良的种子结出的都是变异的果实》的博客文章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文中讲述了一位当红女星与她资助四年的贫困大学生反目成仇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善意被辜负”的愤懑。

尽管文中用字母代替了真实人名,但明眼人很快便从“上海女星”“《希望在山区》报道”等细节中,悟出这是孙俪与向海清的真实经历。

这场曾被视作“爱心典范”的资助行动,最终以双方对簿公堂般的舆论撕扯收场,留给世人无尽的感慨与反思。

2002年的春天,孙俪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在昆明拍摄《玉观音》时,偶然看到重庆卫视的《希望在山区》节目。

镜头里,重庆山区少年向海清的处境让她心头一震。

六十多岁的父母,患病的母亲,残疾的父亲,夭折的姐姐,外出打工的哥哥,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里,向海清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求学的梦想,眼中闪烁的坚毅,像极了多年前在舞蹈路上咬牙坚持的自己。

孙俪的童年,同样充满艰辛,因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差点让她的舞蹈梦想夭折。

父母因学费分歧不断争吵,最终在她初一那年离婚,后来是母亲独自一人,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她的舞蹈梦。

她们母女俩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却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15岁那年孙俪进入部队文工团,当第一次拿到500元奖金时,她一路小跑着交给母亲,那顿来之不易的炖排骨,成了她记忆中最温暖的味道。

或许是相似的成长经历让孙俪感同身受,于是孙俪决定伸出援手

孙俪通过电视台联系到向海清后,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资助。

那时的孙俪,月收入并不高,但她和母亲省吃俭用,每月准时给向海清寄去500元生活费,还有书籍、衣物、药品,甚至连向海清母亲所需的哮喘药,她们都记在心上,定期邮寄。

在书信和电话中,她们鼓励向海清报考大城市的学校,像亲人一样关心着他的生活和学习。

2004年,向海清高考失利,孙俪得知后,主动询问他是否愿意复读,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毫不犹豫地继续资助。

第二年,向海清考上上海水产大学,孙俪和母亲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帮他办理入学手续,购置生活用品,还贴心地为他配备了手机。

那时的向海清,眼中满是感激,他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报答这份恩情。

当初心迷失在繁华中初入大学的向海清,面对上海的繁华,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当身边同学穿着名牌,出手阔绰,而自己每月只有500元的生活费时,这种差距让他渐渐失衡。

向海清甚至觉得,孙俪作为大明星,有的是钱,500元对她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自己理应得到更多。

于是,他开始频繁向孙俪母女要钱,刚开学一个月,就以学生会工作需要为由,花费90元话费,这在当时相当于他家里半个月的伙食费。

之后,向海清又以注射乙肝疫苗、和朋友聚会、给女友买礼物等各种理由要钱,有时甚至十天半个月就开口一次。

而他却隐瞒了自己担任辅导员助理每月有两三百元收入,以及获得6000元国家助学贷款的事实,将孙俪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的“提款机”。

而当时的孙俪母女并非没有察觉异常,她们担心向海清在大学分心,劝说他退出学生会,专注学习,却被向海清视为对他的控制和伤害。

当孙俪的助理询问他的生活状况时,他抱怨只剩二三十元,孙母心疼之余,却发现他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远比她们想象中宽裕。

失望之下,孙俪决定停止资助,没想到这一决定,彻底激怒了向海清。

反目成仇

2006年11月,向海清联合当年的报道记者邱朝举,在博客上发表长文,控诉孙俪母女停止资助,言语中满是委屈和指责,称孙母曾说“我养的狗都比你听话”,伤害了他的自尊。

不明真相的网友们纷纷站在“弱者”一边,指责孙俪做慈善半途而废,甚至怀疑她炒作。

一时间,孙俪陷入舆论漩涡,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她想不通,自己真心实意的帮助,为何会换来这样的结果。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向海清的同学站出来爆料,称他在学校生活奢侈,穿名牌、换手机,为女友大手大脚花钱,根本不是他文中所说的“贫困无助”。

韩寒的一句“大城市连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可以在上海养狼?”更是一针见血,引发网友对向海清“白眼狼”行为的讨伐。

当一切尘埃落定

事件平息后,向海清的大学生活已无法回到正轨,外界的舆论压力让他不堪其扰,甚至一度休学。

毕业后,向海清的求职之路也异常艰难,企业和单位对他的品行产生质疑,最终,他只能回到家乡小镇,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平淡的生活。

有人说,向海清的结局是咎由自取,他被城市的繁华迷了眼,忘记了初心,将别人的善意视为理所当然,贪婪和虚荣毁了他的未来。

也有人说,孙俪在资助过程中,或许缺乏对受助者心理的引导,单纯的经济资助没有教会他感恩和自立,导致他在物质诱惑面前迷失自我。

不可否认,向海清的行为令人心寒,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慈善过程中,如何让善意得到正确的传递,如何让受助者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孙俪的善意没有错,错的是向海清在欲望面前丢失了人性的本真。

如今,距离那场风波已近二十年,孙俪依然在做慈善,但她变得更加谨慎。

向海清也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尝着自己种下的苦果。

善意需要双向的尊重和理解,接受帮助的人,更应该懂得感恩,珍惜别人的付出,而不是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只有这样,善意才能真正温暖人心,而不是寒了好心人的心。

在我们接受帮助时,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懂得感恩和回报,在付出善意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让爱真正发挥作用。

唯有这样,世界才能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信息来源:

来源:科普语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