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宝玉是贾府的长子长孙!”2025年5月初,越剧演员陈丽君在央视节目中的这句话,直接把《红楼梦》书迷和吃瓜群众一起炸上了热搜。让原本靠《新龙门客栈》火遍全网的她,从“传统文化推广大使”秒变被群嘲的“没文化流量明星”。
“贾宝玉是贾府的长子长孙!”2025年5月初,越剧演员陈丽君在央视节目中的这句话,直接把《红楼梦》书迷和吃瓜群众一起炸上了热搜。让原本靠《新龙门客栈》火遍全网的她,从“传统文化推广大使”秒变被群嘲的“没文化流量明星”。
要说陈丽君现在有多火?新戏《我的大观园》全国巡演,北京站880元的门票一开票就秒空,黄牛都直呼“比演唱会还难抢”!可谁能想到,就因为这一个知识点翻车,直接把她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宝二爷的“身份之谜”引爆全网
熟读《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府分宁国府和荣国府。按老理儿说,宁国府的长子长孙是贾珍,荣国府这边长孙是贾琏。贾宝玉上头还有个早逝的亲哥贾珠,所以才被叫做“宝二爷”。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都忍不住吐槽:“但凡认真读过原著,也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网友更是花式整活:“照这么说,林黛玉都能当贾母了!”
经典改编踩雷,观众底线在哪?
这场风波,其实也暴露出经典IP改编的大问题。说实话,《我的大观园》本身还是挺有亮点的:编剧罗怀臻用老年宝玉的视角回忆青春,舞台上“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四美同框,还有宝玉滚楼梯的桥段,确实把观众看得眼泪汪汪。
但问题就在于,观众对核心人物的设定那是零容忍!有网友说得一针见血:“你让宝玉穿潮鞋、唱Rap都行,可改他的出身就太离谱了!这就好比说孙悟空是玉帝亲儿子,谁能接受?”
流量红利,也是烫手山芋
陈丽君的走红,本来是越剧破圈的教科书级案例。她让一票年轻人熬夜抢票,“老公姐”成了网络热词,硬生生把越剧带成了顶流。可成也流量,败也流量。过去一年,“穿万元大衣哭穷”“私生粉骚扰家人”这些事就没少上热搜,这次“文化翻车”更是把质疑声推到了顶点:吃着《红楼梦》的红利,却连角色背景都不做功课?
编剧罗怀臻之前还力挺她:“陈丽君的贾宝玉符合当下审美。”可现在再看这句话,总觉得有点微妙——传统艺术拥抱流量,到底该优先迎合审美,还是尊重经典?
传统艺术破圈,底线不能破
这场风波,给所有搞传统艺术的都提了个醒:破圈可以,但不能破底线!创新不是瞎编,戏说也不能胡说。就像《我的大观园》,让宝玉滚楼梯表现挨打没问题,但硬给安个“长子长孙”的身份,这就说不过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让人欣慰的地方。北京场演出结束后,有观众拍到00后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发朋友圈:“原来越剧比偶像剧还催泪!”或许,这些愿意为宝黛爱情流泪的年轻人,才是传统艺术真正的未来。
看完这事儿,你怎么看?觉得陈丽君这次“翻车”冤不冤?传统艺术改编到底该守旧还是创新?快来评论区聊聊!我是酸菜娱,觉得文章有意思的,别忘了点赞、关注,带你追更多热乎事儿!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