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头条丨“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感慨,是对优质内容的呼唤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4 09:32 2

摘要:“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听过我的歌/曲。”近段时间以来,这一颇具辨识度的自我介绍方式,正席卷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成为当下网络热梗。近乎自嘲的幽默背后,其实藏着创作者们对自身作品的独特肯定。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听过我的歌/曲。”近段时间以来,这一颇具辨识度的自我介绍方式,正席卷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成为当下网络热梗。近乎自嘲的幽默背后,其实藏着创作者们对自身作品的独特肯定。

因美国网红“甲亢哥”的魔性演绎,《热爱105℃的你》已经火遍全球;凭借戏腔美学与叙事张力,《牵丝戏》持续占据国风二创视频BGM(背景音乐)排行榜前列。但它们背后的创作者银临与阿肆,并没有获得相匹配的名气。通过“你可能不认识我”系列视频,网友们瞬间涌起“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感慨,那些默默耕耘的创作者也得以“重见天日”。

用户对“歌红人不红”现象的好奇,包含了他们对批量化造星机制的反感。在如今的演艺圈,专注创作、演唱的歌手少,搞影视歌“三栖”、天天忙着走秀代言的大有人在。在“人红即歌红”的价值观影响下,有多少人愿意潜心创作?但音乐本该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应沦为商业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那些潜心创作的歌手,或许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关注,但他们的作品却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反观那些依靠人气而非实力走红的歌手,他们的歌曲往往只能成为自己粉丝等少数群体心中的“白月光”,哪怕榜单、排名再好看,也不过是“速食品”。

“你可能不认识我”系列视频,可望成为创作者经济与注意力经济结合的生动注脚。对于这些视频而言,用户既是文化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再生产者(二创、互动评论),互动性很强。为此,各大平台不妨借势发力,统计该话题下最受欢迎的创作者,为他们编制专属会员、数字专辑等周边产品,或为有潜力的创作者提供直播推流等。更进一步,还可以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将优质创作者的作品精准推送至用户,让每首歌都成为触发情感消费的“开关”,最终实现“内容即服务,聆听即消费”。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感慨,是对优质内容的呼唤。这也再一次说明,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创作者和作品,往往是能够建立深度情感连接、触动用户内心的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擦亮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并让更多优秀作品“天下皆知”。

来源:新湖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