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个小孩不小心把皮球碰到了敬老院里,他把头伸进了栅栏空隙,等待着有人可以把球拿给他。
今天要谈的这部动画短片名叫《伙伴》。
一所敬老院和一所幼儿园隔着一个栅栏相望。
有一个小孩不小心把皮球碰到了敬老院里,他把头伸进了栅栏空隙,等待着有人可以把球拿给他。
可老人们都像是没看到一样,只有一个坐着轮椅行动不便的老人捡到了皮球,来到了栅栏前面。
皮球太大,没法从栅栏的空隙里过去的。老人试着把球从上面扔过去,但终究因为年老体弱,无法把球扔过去。
看到小孩还在殷切地期盼着皮球可以回到他手里,老人试着用拐杖托着气球从栅栏上面送过去。
可还是高度不太够,老人颤抖着伸长胳膊,最后竟然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球也终于送到了栅栏的另一边。
孩子们高兴地手舞足蹈,老人看着这一幕,似乎有些动容。
往后的日子,老人和那个孩子似乎形成了某种默契,只要皮球落到了敬老院里,老人就会帮忙把书送回幼儿里。
就这样,老人和孩子结下了忘年交。
放假了,幼儿园里空无一人,老人呆呆地看着栅栏挡住的那一边,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他又回到了平常那种孤独寂寞的生活。
开学了,那个孩子又在玩气球了。他把皮球扔到了敬老院里,却发现没有人帮他捡球了。
等了一会,孩子看到敬老院二楼的窗户打开了,熟悉的拐杖显现出来,拐杖上面托着一个皮球。
皮球从二楼窗户落下,在地面上弹了起来,刚刚好跨过了栅栏。
孩子们又可以开心地玩皮球了。
这部上美制作的获奖动画短片通过一个充满诗意和象征意义的故事,探讨了时间、成长与童心的永恒主题,传递了温暖而深刻的情感。
今日的孩童,明日的老人,生命从纯真无邪到衰老凋零是谁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但那份相互为伴、自在玩乐的童心却可以不受时间的束缚与侵蚀。
老人与孩子的互动打破年龄隔阂,表明好奇心、想象力与纯真情感是超越年龄的精神共鸣。
童心原来才是人类一种可以超越时间和生命的共通语言,彰显着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短片延续了上美的水墨画风,用东方美学表达普世主题,将现实与想象交织,强化“童心永恒”的意境。
《伙伴》以温柔细腻的笔触,将“衰老与成长”这对看似对立的概念统一于“童心不灭”的主题之下。
它既是对个体生命历程的诗意凝视,也是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疏离的隐性批判,最终传递出“真正的伙伴是跨越时间的心灵共鸣者”这一治愈力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
来源:春芳谈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