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为陈晓旭,死为林黛玉。她的故事,比林黛玉更曲折,比戏剧更真实。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红楼梦》《柳絮词》
活为陈晓旭,死为林黛玉。她的故事,比林黛玉更曲折,比戏剧更真实。
1983年,为了拍摄《红楼梦》导演在全国范围征集演员,在中国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少男好女都跑去面试。
18岁的陈晓旭那时是话剧演员,初恋男友是毕彦君。
毕彦君在《大宅门》里饰演白颖轩,就是白景琦的爹。
在毕彦君的鼓励下陈晓旭给《红楼梦》导演写了封自荐信。
附上14岁写的诗《我是一朵柳絮》和一张手抚辫梢的忧郁照片。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邮寄的照片
照片寄出后不久,就收到了回信,邀请她来北京面试。
没有出过远门的陈晓旭,当即请了三天的假,坐上了去北京的车。
导演王扶林见到陈晓旭的那一刻,心中很是惊喜,“从梅兰芳到现在,我看过十几个林黛玉,以这个为最好。陈晓旭的形象气质与林黛玉一致,不仅有那个年代少有的清瘦,还有才情、会写诗。”
不过导演还是没有把话讲死,就问她“如果出演不了林黛玉,能不能接受出演别的角色?”
她则说:“如果演了别的角色,那么演什么都是林黛玉的感觉,因为我就是林黛玉!”
进组后,陈晓旭的“痴”劲彻底释放。
她随身带着读书笔记,连黛玉咳嗽该用哪只手帕遮嘴都要琢磨。
为了贴合角色,她穿着大一码的高跟鞋,走路时弱柳扶风;拍“黛玉葬花”时,她坚持不用替身,在寒风中跪了整整一天。
她用三年的时光将自己熔铸成行走的黛玉辞典,题帕,葬花,焚稿……一颦一笑每个细节都浸透着对角色穿越时空的理解。
而林黛玉也从此融入晓旭姐的生命。
可成也黛玉,败也黛玉。
87版红楼梦成为几代人心中永不谢幕的经典,后来翻拍《红楼梦》再难超越。
林黛玉的成功,让陈晓旭被深深打上了这个角色的烙印,她尝试转型拍戏,可无论演《家春秋》中的梅表姐还是其他角色,导演总说:“你眼里有黛玉的影子。”
她与丈夫毕彦君的婚姻,也在磕磕绊绊中走向终点。
1991年,长城国际影视广告公司要在中国找承包方,陈晓旭的一位朋友听说后,就拉着她一起去了长城影视公司,见到了董事长。
陈晓旭对广告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是制作,也不知道何为代理。
最后,这位董事长说,不相信这们朋友,只能签给陈晓旭,这样我很放心。
当时陈晓旭一听就懵了,她根本就没准备签。
这位朋友很生气,没控制住,赌气的对陈晓旭说,那你就签吧,陈晓旭稀里糊涂就签了。
签完后,陈晓旭才知道,一年要上交10万元的个人管理费,给长城影视公司。
就这样,陈晓旭误打误撞,进入广告行业。
最初她只有四个员工,其中就有她之后的丈夫郝彤。
在陈晓旭做公司最初阶段,“林黛玉”这个名人效应,确实对她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帮助。
陈晓旭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药厂,主打产品是一款给老年人吃的一种补脑液,客户对她说:“我知道林黛玉不会骗我的。”
当时,这个药厂,当时已经濒临倒闭了。决定孤注一掷地把剩余的钱拿去做广告,成败在此一举。
陈晓旭接下这个业务,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如果这单业务做不好,这个药厂,就毁在自己手中了。
陈晓旭及其团队精心策划了一个方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个名人桥牌赛。
邀请了副委员长副部长这样级别的人,大概有上百人,他们这边打着桥牌,把这个补脑液放在他们旁边。
这个药厂做推广会的时候,就放出人民大会堂桥牌赛的实况,还给人发放画册。
因为这个策划案,这个药厂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之后还收购了两家小的药厂,发展得非常好。
这是陈晓旭进入广告界的第一年,最成功的一个案例。
1996年,陈晓旭自立门户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北京世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陈晓旭任董事长,郝彤任总经理。
陈晓旭的世邦广告代理着五粮液、五粮春、报喜鸟、罗蒙等一系列中国著名品牌,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五粮液酒业集团的“名门之秀”系列广告,这个广告词,就出自陈晓旭之手。
她系出名门,丽质天成,
秀其外而并无奢华,
慧其中而内蕴悠远。
壮士为之洒泪,
英雄为之牵情。
个中滋味,尽在五粮春。
名门之秀,五粮春。
该广告播出后,"名门之秀"成了五粮春传播最广的一个品牌符号。
2004年公司年营业额突破2亿元,连续四年获评“中国优秀广告公司”,被评为“中国2005年度经济风云人物”一时间,陈晓旭可谓是风光无限。
谁都没想到意外会在这时候降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在才貌兼备的陈晓旭身上应证了。
2006年4月,陈晓旭被确诊乳腺癌。
以当时的病情,把乳房切除是很有可能治愈的,或许是出于爱美的想法她拒绝了。
她说:“假如说动手术做化疗能治好,不那样做就死亡,那我选择死亡。”
与其在医院面对着冰冷的设备接受化疗,她宁可选择体面地离开。
她放弃治疗落发出家,固执的说林黛玉不能死的不像个女人。
不得不说,林黛玉这个角色对她影响太深,已经让陈晓旭认为自己就是她了。
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在百国兴隆寺剃度,法号“妙真”。
病情一天天恶化,家人费尽口舌终究没有能劝她回头。
其实,早在1999年,她偶然听闻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便与佛法结下不解之缘。此刻,佛法成为她心灵的慰藉。
剃去长发的她,眼睛里读得到很多情愫,也许没有遗憾,但总会有不舍吧。
她曾说:“在过去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家人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质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2007年5月13日晚,陈晓旭去世,一个传奇的女子,就此陨落。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整个娱乐圈都被震动了,《红楼梦》剧组都现身她的葬礼。
央视媒体也为她亲手写下悼词,人间再无陈晓旭,无人再能演黛玉。
冯其庸先生,在悼念陈晓旭的诗中这样写道:
草草繁华过眼身,
梦中影里尽非真。
如今觅得真香土,
永入仙乡出凡尘。
陈晓旭的一生,她像极了自己饰演的林黛玉,敏感、细腻、执着,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来源:吃瓜闲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