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顶着“央视名嘴之女”光环的年轻人,从向母亲水杯吐口水、当众打丈夫耳光,到直播中回应“蹭流量”争议时情绪崩溃。
文|钱宝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近日,金龟子女儿王逸宸的一系列行为引发全网热议。
这位顶着“央视名嘴之女”光环的年轻人,从向母亲水杯吐口水、当众打丈夫耳光,到直播中回应“蹭流量”争议时情绪崩溃。
她的言行举止不断挑战公众底线,也让“家庭教育”这一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当“星二代”的光环褪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过度宠溺的孩子在成年后暴露出的教养缺失。
这种缺失不仅刺痛了公众的道德神经,更给所有父母敲响了警钟:溺爱不是爱,而是对孩子最残忍的伤害。
去年5月,王逸宸在火锅店与母亲金龟子的互动视频引发轩然大波。
视频中,金龟子点了火锅店中的99元团购套餐,紧接着就被女儿嘲讽:“连一杯饮料都不舍得点,真抠门。”
随后王逸宸趁金龟子不注意,拿走母亲的水杯就往里面吐了一口口水。
当金龟子喝下去之后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并向女儿问道:“你是不是往里面吐吐沫了?”
看到金龟子对女儿的招数如此了如指掌,估计这也不是王逸宸第一次这样做了。
但是视频一发出后,却引来了无数网友的批评。
“真没教养。”
“太不讲卫生了吧,这得有多少细菌啊。”
面对网友的指责,王逸宸的反应更是让所有人震惊:“用一个杯子喝水也会有口水啊,我以为大家都会和妈妈这样玩呢?”
她以为所有人都会往自己妈妈的水杯里吐口水?
这种冠冕堂皇的“恶作剧”,直接把自己的母亲当成可以随意戏弄的对象。
而金龟子先责备后妥协的反应,更是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父母的无底线包容,正在摧毁孩子的是非观。
王逸宸的“离谱操作”不只体现在和母亲的相处中,在夫妻关系中,她更是一个妥妥的“小公主”。
一天,王逸宸的丈夫刘青林和金龟子一起在楼下教她骑自行车。
且不说这位“公主”快三十岁了还不会骑自行车,就连整个教学过程都要母亲和丈夫一直夸着哄着才能进行下去。
王逸宸上车前,刘青林就发现自行车的座位偏高,想要帮老婆降低一点来保证安全。
看见王逸宸的手放在危险的地方,刘青林不过就是稍微大声一点说:“手起来。”
王逸宸直接当着金龟子和街坊邻居的面,给了刘青林一巴掌。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这一巴掌虽然不重,但刘青林的脸也立刻冷了下来,调整座位的动作也因此停下。
看到刘青林的表现,王逸宸只是轻飘飘地来了一句:“娇气。”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旁的金龟子竟然毫无反应。
刘青林这种当众贬低伴侣的行为,彻彻底底地将自己的地位“抬高”了一个台阶。
而网友们看到的,却是这段婚姻关系中的不公平。
在父母的过度宠溺下,王逸宸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模式,将丈夫视为可以随意支配的对象。
而金龟子夫妇对女婿的“不作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扭曲的家庭权力结构。
最近,王逸宸与母亲金龟子的直播带货引发全网热议。
在直播中,网友质疑她“蹭妈妈流量”,王逸宸当场情绪崩溃,含泪回应:“我妈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蹭吗?”
这一言论瞬间登上热搜,引发“价值观核爆”。
不少年轻网友表示:“话糙理不糙。”
但是却引来不少中老年网友的不满:“父母是有这个心意,但是没有哪个父母乐意养一个‘啃老族’、‘吸血鬼’。”
尽管她事后解释是“开玩笑”,但直播数据显示,该场销售额打破往日记录,“蹭流量”争议反而成为流量密码。
当亲情与商业利益捆绑,不仅容易伤害亲情,更会腐蚀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不妨设想:当亲情长期与利益共生,倘若有一天这段亲情不再能为王逸宸带来财富,凭借王逸宸自身的能力,她是否还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立足呢?
总而言之,王逸宸的回应看似“坦诚”,实则是对母亲多年积累的公众形象的透支。
而金龟子在直播中对女儿的纵容,也让这场“亲情带货”沦为一场价值观的灾难。
王逸宸的行为,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这样的性格形成与金龟子夫妇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王逸宸半岁时,父母就因工作繁忙,只能把她托付给姥姥抚养。
这种长期的亲子分离,让金龟子夫妇心怀愧疚,转而以物质满足和无底线包容来弥补。
王逸宸14岁早恋,父母未加干预;15岁提出留学,父母全力支持;甚至在她当众打丈夫耳光后,父母仍选择沉默。
这种“补偿式溺爱”,让王逸宸形成了“我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误认知。
在王逸宸的成长过程中,金龟子夫妇始终扮演着“朋友”而非“引导者”的角色。
例如,王逸宸直呼父母小名“老宁头”“小燕”,而父母对此不以为意。
这种角色模糊导致家庭规则的严重缺失。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家庭中缺乏明确的权威,孩子就无法建立起对规则的敬畏。
王逸宸的种种越界行为,正是因为她从未在家庭中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尽管王逸宸拥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但其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
父母因工作繁忙,陪伴时间极少,导致她在情感表达上出现障碍。
她通过“恶作剧”来吸引父母关注,却将这种方式误读为“爱的表达”。
这种情感贫瘠,使得她在成年后仍以孩童式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最终演变为对他人尊严的践踏。
王逸宸的行为,撕开了“星二代”光环下的遮羞布,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失败的真实代价。
她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无数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的缩影。
金龟子夫妇的初衷或许是希望女儿快乐成长,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却让孩子失去了敬畏之心。
溺爱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慢性毒杀。
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真正的教养,是教会孩子在尊重中成长,在规则中自由。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界面新闻:金龟子女儿称妈妈努力“不就是为了让我蹭吗”,母女同台直播 ...
来源:麒麟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