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老家,出轨的妻子问他:今晚,你住哪儿?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3 15:36 2

摘要:这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在藏区拍摄电影《人民团结》时写的歌词,将这样一位藏族姑娘的美好描绘的入木三分,也让人们传唱了半个世纪。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这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在藏区拍摄电影《人民团结》时写的歌词,将这样一位藏族姑娘的美好描绘的入木三分,也让人们传唱了半个世纪。

电影的女主角卓玛率真又野性,青春洋溢,如同王洛宾的缪斯女神,给了他无限的灵感。

艺术家的浪漫让情愫在心中破土而出,他带着炽热的感情为卓玛写下这首歌。

卓玛也很喜欢这位音乐家,王洛宾在拍摄中的表现,让卓玛觉得这个人很有个性和才华。

可彼时的他已经有了妻子,哪怕怦然心动于卓玛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王洛宾也没有想过背叛妻子,而是想着,该回家了,否则妻子又会和他诉说寂寞了

王洛宾的妻子并不在藏区,而是和他分居在兰州。

音乐人王洛宾喜欢西部自然质朴的气息,那里与蓝天最近,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藏民们骨子里的生命力,让王洛宾深深感动,于是留在了这里,哪怕妻子不满。

可他的妻子杜明远不一样,杜明远是北平的娇小姐,画西洋画的新派女子,哪怕藏区天如蓝色的宝石,她也觉得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

内心纠结的王洛宾决定在拍摄结束后离去,离开那天,他受到了卓玛骑马送行。

年轻的姑娘出来相送,感谢王洛宾拍摄时对她的帮助。

坐在马上,卓玛目送着音乐人远去,心中默念,希望他的行程能被神灵保佑,一切顺利。

另一边,王洛宾披星戴月,风尘仆仆赶回家时,却被妻子一句话说的不知如何是好。

“今晚你回来,住哪儿?”

面对着他的回来,妻子并不是高兴,而是冷漠,似乎王洛宾这个丈夫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陌生人。

看着地上散落的衣物,房间里出现男性物品,王洛宾知道发生了什么。

王洛宾想说点其他的,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喉咙像是被棉花堵住,最后只能甩下一句“知道了”,匆匆离开。

王洛宾想不到,这一次他的归来不是回家,而是彻底失去了这个家。

几天后他和妻子登报离婚,曾经的海誓山盟,结束时如同笑话。

回溯往昔,王洛宾与妻子杜明远,也是有过如胶似漆,生死相随的时刻,他们是北平城里多少人羡慕的一对。

王洛宾是出了名的音乐才子,浪漫的气质留在无数女生在心里念念不忘。

而妻子杜明远呢,是艺专走出的摩登女郎,跳着优雅的芭蕾,画着前卫的油画,在学校也是众人视线的焦点。

一次活动让他们相识,杜明远沉迷于他的音乐才华、风趣浪漫,王洛宾欣赏她的舞姿、前卫思想,爱情逐渐滋生。

正是适婚年龄的他们,没有什么阻碍,迅速结为连理,顺利的不可思议。

随着时间的相处,两人感情渐浓,杜明远觉得自己越来越爱王洛宾,甚至主动将名字改为“洛珊”,要与爱人共赴天涯。

她也真的这么做了,从北平到山西,王洛宾去哪儿,她就在哪儿,最后到了西宁,他们一路追寻着理想与自由。

不过,西宁严酷的生存环境成了这对爱侣的试金石。

在北京和山西还能忍受的杜明远,实在受不了西部的苦寒。

西宁没有暖气的陋室里,他们只能相拥取暖;水电断绝的漫漫长夜,唯有彼此的体温带来一丝慰藉。王洛宾在困苦中依然坚持创作,用歌声为人们带去希望,可杜明远却被现实压垮了

她开始想念着以前的生活,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到这里吃苦,有时候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总爱哭泣着抱怨生活的艰辛。

看着原本的才女妻子在西宁被天气折磨,王洛宾心疼不已,放下一切陪她回兰州休养,可当他提出重返西宁时,妻子的回应是沉默与逃避。

最终,这场始于浪漫的爱情,败给了生活。

生活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受到打击后能高抬贵手,相反,王洛宾在离婚后,因为政治问题,被关了三年。

重获自由后,因为朋友介绍,他与温柔贤淑的黄玉兰组建了新的家庭。

黄玉兰是一位助产士,她没有出众才情,但内心温柔又细心

她知道丈夫的内心受过伤害,所以从没有过抱怨,只是用行动为丈夫默默里疗养伤口。

这份平凡的温暖,曾让王洛宾以为找到了最后的港湾,两人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但相处的很舒服。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黄玉兰一直照顾着孩子和他,看着温柔平静的黄玉兰,王洛宾觉得,自己内心的创伤好像慢慢消散了。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1951年,王洛宾再次被捕。

黄静本就因为照顾家庭付出太多,这次生产后,身体还没恢复完好,就惊闻这个消息,内心又惊又急。

着急之下一病不起,竟然去世了,走之前,黄玉兰只觉得不甘和遗憾,丈夫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她还没陪着三个孩子长大。

王洛宾的被捕不算很严重,但黄玉兰的离世给了王洛宾很大的打击,他无数次在生活中、在深夜里想念着她,可身边再也没有了那个平静温婉,总是默默看着他的温柔女子。

从此,他封闭了心房,既是父亲,也是母亲,在简陋的房子里,用微薄的收入,独自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

岁月流转,当王洛宾已过古稀之年,命运又安排了一场意外的邂逅。

1989年,台湾女作家三毛偶然读到王洛宾的报道,这个在文字中肆意流浪的女子,透过王洛宾的故事,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她跨越千里来到新疆,带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王洛宾的生活。

一个是历经沧桑的歌者,一个是特立独行的作家,两个孤独的灵魂在碰撞中擦出了耀眼的火花。

三毛觉得,王洛宾真是一个有趣的人,年过七十,思想依旧是年轻人模样,好像以前的奔波和磨难,只是为他的现在增加了魅力。

带着这样欣赏的目光,她忍不住和王洛宾彻夜长谈,互相分享彼此的经历,有时候还会一起漫步,享受漫天的星空。

但王洛宾内心很矛盾,一方面为晚年能找到一个红颜知己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又觉得,现实的鸿沟终究难以跨越,自己年纪比三毛要大上几十岁,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三毛正处于生命的盛年,现在他们在一起,将来三毛该怎么办呢,自己给不了三毛想要的未来。

他认为,三毛生来就是自由的,他不愿成为她追寻自由路上的羁绊,痛苦的挣扎后,他选择了放手,三毛黯然离去。

他和三毛相处的时间不长,三毛也隐藏得很好,因此他不知道,三毛心思细腻而敏感,之前就因为恋人的离世有了心理问题。

而三毛离开后,以物品寄托情思,听着他们在一起时创作的《幸福的D弦》,这首歌让她想起了之前经历的感情,感觉人生在世就是有太多的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情,她选择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知道消息的王洛宾悲痛欲绝,他没有想到自认为对三毛着想的决定,竟如同压向三毛的最后一根稻草,带着对三毛的离世哀伤和怀念,他创作了《等待》。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茫的梦,

莫将我责怪,

莫将我责怪,

为把遗憾赎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纵观王洛宾的一生的四个女人,有着四个不一样的选择,最后命运也各不相同。

卓玛如同绚烂的烟火,美丽而短暂,两人最后天各一方,彼此安好。

杜明远的敢爱敢恨让她去寻找了自己的幸福,也让王洛宾懂得了现实的重量。

黄玉兰的温柔与能干,让他们一起体验了家庭的辛苦和美好。

与三毛的相遇相知,像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美丽却遥不可及,只留下无尽的遗憾。

参考资料:

来源:黄律议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