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日子》把电视剧拍成了纪录片:再接地气也不能这样拍法!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13 15:36 2

摘要:《刑警的日子》剧名开门见山,讲的就是有关刑警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其实并不少,刚热播不久的《我是刑警》就让人感受到了这几十年来我国刑警部门的越来越强大。

《刑警的日子》剧名开门见山,讲的就是有关刑警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其实并不少,刚热播不久的《我是刑警》就让人感受到了这几十年来我国刑警部门的越来越强大。

比起《我是刑警》的90年代,《刑警的日子》讲的是20年前的故事,2000年已属于21世纪,这时候各种更专业的技术开始都在慢慢更新了:监控在普及,dna技术也有了,各种新装备对刑警部门如虎添翼。

但导演是有想法的,毕竟纯粹讲破案,在众多类似的作品中突不出亮点与优势,导演更想拍出与众不同的“接地气”!在这点上值得一夸,作品对时代背景的展示很讲究,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中!

故事围绕着刚加入刑警队的菜鸟刘子明,从他的角度展现出了那个年代的人与事,但导演却也用力过猛了:生怕观众不能感受到那个气围感一样,各种事无巨细都讲了出来,连上个厕所都能拍好几个片段!

是特点也是瑕疵

在观看《刑警的日子》有一个很特别的感觉:几乎看不出演员们有表演的痕迹,魏杰对刘子明这个新徒弟的边教边骂完全没有其他影视作品中为了所谓职场形象的套路化。每个场景,每次对话都特别的自然。

每个案件的现场,都是对刘子明的一次大考,他很有天赋可也很将就的性格让魏杰是又爱又恨,魏杰很耐心的给刘子明煅炼机会,可一旦出差错,毫不留情就是一顿羞辱,让他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赶紧滚!

可别以为刘子明的这份工作干得很憋屈,他偶尔戏弄师父的片段呈现出两人之间还是很拎得清在工作与生活混在一起的职业中,工作上的问题与生活中的情绪是两码事!

有生活气息的自然拍法是特点,也是瑕疵:特点是情感氛围渲染得特别到位。瑕疵是描述得太过细腻,导致每一集的内容量非常大!案情夹杂着生活的片段,会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一个眨眼就接不上剧情。

导演把心思都放在了对真实情感上的打磨了,却忘了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有夸张成分的,《刑警的日子》却因太过真实,看得让人昏昏欲睡,太真实就变得平淡,这是致命的。

有案情却不主打

刘子明的第一个案件是一个50多岁的站街女林苗春被杀案。这个案件其实很悲情,只因为5块钱的纠纷就闹出了一桩命案。而林苗春这把年纪还为了几块钱纠结,只因她还有个读大学的女儿要养。

剧情并没有针对内容进一步深入探讨,而是在魏杰的带领下,很快凭着各种蛛丝马迹锁定并抓到凶手,这个原本还可以煽煽情,说说人间疾苦的的案件,就这样草草结束。

这个案件很快被翻篇,记流水账般的剧情,让这部作品中很多有亮点、值得探讨的命案变得寡淡无味!导演更想表达的就不是每个案件背后带来的思考,而是魏杰与刘子明在刑警队的那些平凡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相比起每桩案件背后的悲情,导演更愿在魏杰刘子明两师徒身上的“穷”花工夫:在唯一的驾驶工具报废后,他俩办案更多是靠坐公交汽车去目的地,偶尔遇急事只能要么借车要么打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虽是电视剧更是纪录片

随着剧情的深入,嗯!每个案件都是那么的匆匆忙忙,来得快去得也快,几集刷下来后,会让观众似乎看了好多关键的内容,又似乎什么内容都不关键。男主每天都很忙,可洗衣服换衣服这样的片段也不少!

经常看剧的观众应该会发现,一些精彩的作品,平均45分钟一集的内容根本不够看,流畅到起飞的剧情非常的上头,巴不得能花钱买加更礼看完它!相反,比较沉闷的内容就会看得让人昏昏欲睡,爱看不看!

《刑警的日子》从天南讲到地北,从刘子明讲到他姐姐、他姐夫、他爸爸、他老婆、他岳父岳母。讲他在刑警道路上的成长,也讲他刮胡刀洗衣做饭装修房子,讲他师父,也讲他同事,以及所有人各种日常琐碎事。

这是一部电视剧,更是纪录片一样的拍法:讲的很仔细,却让人看得如坐针毡,作品的质量很高,可就如肉块切得太厚,嚼不动也咽不下去!

总结

实话实说《刑警的日子》这样的拍法太让人一言难尽,准确的说就是拿纪录片稍微剪辑下,当电视剧演了,内容很真实,可却一点都不精彩!属于可看可不看的作品!

--

来源:金镜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