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又添新徒,记侯宝林的弟子们(一)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3 12:09 1

摘要:贾振良(1933年2月5日-2020年1月29日),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首位弟子,被誉为“侯门大弟子”,一生致力于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不仅是侯宝林家族中备受尊敬的“大哥”,更以勤勉低调的作风成为相声界的“老黄牛”。

一转眼,侯宝林大师离开我们32年了。

至今他的《戏剧与方言》、《夜行记》、《卖布头》、《婚姻与迷信》、《关公战秦琼》等脍炙人口的相声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他的作品积极反映现实,讽刺犀利而又雅俗共赏,艺术风格洒脱自然。不论是市井方言还是戏曲鼓曲,顺手拈来,寓庄于谐。

即便是指点江山、纵横睥阖的伟人,也禁不住抚掌大笑

侯大师的徒弟众多,大徒弟贾振良,关门弟子师胜杰,最有名的徒弟马季等。

如今,侯二公子又要替父收徒杨议了,仪式就在“5.18”举行。

借此机会,回顾一下侯大师的徒弟们。

仁厚长者——大徒弟贾振良

贾振良(1933年2月5日-2020年1月29日),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首位弟子,被誉为“侯门大弟子”,一生致力于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不仅是侯宝林家族中备受尊敬的“大哥”,更以勤勉低调的作风成为相声界的“老黄牛”。

贾振良生于北京西城一个贫寒家庭,自幼以卖糖葫芦为生,常在西单游艺社听相声,尤其仰慕侯宝林。

1948年,15岁的贾振良在迎秋游艺社当杂役,因勤恳被经理留用,负责后台杂务与跑腿。某日,他与同伴即兴表演《口吐莲花》时被侯宝林撞见,经友人撮合,贾振良当场跪拜侯宝林为师,成为其开山弟子。彼时侯宝林31岁,两人年龄相差16岁,却情同父子。

拜师后,侯宝林对贾振良倾囊相授,常带他去茶馆授课。为避免家中嘈杂,侯宝林自掏腰包请徒弟喝茶,趁茶馆人少时教学,人多时则让贾振良低声复述所学内容。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既注重技艺传授,也强调心理素质培养

1950年,贾振良加入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与赵春田、于世德等人接受系统训练,学习传统相声、戏剧表演理论(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甚至包括武术身段,为日后表演打下坚实基础。

艺术成就与贡献

贾振良的艺术生涯贯穿北京曲艺三团及各地舞台。他与赵世忠王学义等搭档,代表作品包括《改行》《婚姻与迷信》《贪夫梦》等。其中,《改行》以幽默讽刺见长,成为其晚年常演剧目。他还尝试创新形式,参演化装相声《贪夫梦》及滑稽剧《“太平间”里的笑声》,拓宽了相声的表演边界。

贾振良是相声教育的重要推动者。1956年北京曲艺团学员班成立后,23岁的他担任辅导老师,培养了李金斗、王谦祥、李增瑞、刘洪沂等一批名家。即便学生如张文顺仅比他小五岁,仍严格传授技艺,师生情谊深厚。

晚年,他频繁担任“引保代”三师,参与侯耀华、黄铁良等人的收徒仪式。

作为侯门大弟子,贾振良在相声界地位特殊。他不仅是侯家子弟的“大哥”,照看侯耀华、侯耀文等成长,更在侯宝林追悼会上主持礼仪,成为门派权威的象征。

尽管名声不及师弟马季、师胜杰,但他以默默耕耘的姿态,被同行誉为“相声界的老黄牛”。

又一次,侯宝林见贾振良痴迷橱窗内的进口冰刀,当即预支半月包银购下相赠。这份厚礼花费了侯宝林当时月收入的近半,贾振良珍藏一生,成为师徒情深的见证。

侯宝林对贾振良既严厉又慈爱。一次命其观摩杨宝森、谭富英的《失空斩》,贾振良仅复述剧情,遭侯宝林斥责:“戏报上就有,何需花钱看?”强调艺术领悟的重要性。生活上,侯宝林则包揽其衣食住行,甚至带他回家同住。

贾振良与侯家三代感情深厚。侯宝林长子长孙侯震称“侯家孩子都是贾大爷抱着长大的”,侯军(侯耀华之子)亦在悼文中感念其“视如己出”。贾振良去世后,侯家后辈第一时间发文哀悼,足见其家族地位。

晚年与离世

1993年退休后,贾振良仍活跃于曲艺活动,曾客串郭德纲执导的《窦天宝传奇》,与小师弟师胜杰同台。

2020年1月29日,贾振良逝世,相声界痛失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家。侯军悼文称其“优秀的传承者、教育者”!

“钢铁战士”——黄铁良

黄铁良(1937年9月—2016年6月11日),原名黄德义,满族,生于北京,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二徒弟,也是侯门弟子中孝义与艺术造诣并重的典范。他的女婿是相声名家刘彤。

他的一生既见证了传统相声的变革与传承,他为相声事业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黄铁良1950年加入北京“相声改革领导小组”,投身于传统相声的改良工作,参与改编和创作了多部新相声作品,为相声艺术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同年,他拜侯宝林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并长期在侯家生活,协助师母照顾年幼的侯耀华、侯耀文兄弟,被侯耀华称为“抱着我们兄弟长大的二师哥”

1957年,因北京曲艺团体精简,侯宝林将黄铁良送往天津发展。临行前,侯宝林为其改名“黄铁良”,取“铁骨铮铮、良才美质”之意,并打破辈分排字的传统,仅以“良”字寄托期许。

其实,为爱徒改名还有一层意思,与张寿臣有关。黄铁良原名“黄德义”触犯了张寿臣一脉的“”字辈忌讳,侯宝林为了避讳,遂以新名助其立足天津。

黄铁良的孝义在侯宝林晚年尤为突出。1992年侯宝林病重住院,需专人陪护,在大师弥留之际,众弟子协商后,由侯宝林亲自指定黄铁良留下。他昼夜侍奉师父两个月零四天,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直至侯宝林握着他的手离世。

此后,他又主动留下照顾师母王雅兰一年,助其恢复身心,甚至因此奔波于北京与天津之间,兼顾自家病重的母亲。

这种孝道不仅限于师门。黄铁良的岳母瘫痪在床16年,他在演出之余悉心照料直至老人87岁离世,曾被天津市和平区评为“五好姑爷”。其品行被同行誉为“相声界的守护者”,连素来犀利的老汪也盛赞他“一生坎坷却从未抱怨”。

黄铁良的艺术生涯扎根天津,与尹笑声搭档组成“黄金组合”,成为天津茶馆相声的标志性人物。两人以传统相声见长,代表作《地理图》《报菜名》《托妻献子》等贯口活酣畅淋漓,既传承了侯宝林的“雅俗共赏”,又融入了津派相声的“火爆脆快”。

因身材矮小却台风洒脱,他被观众昵称为“阳光男孩”“钢铁战士”。

1999年,他与尹笑声、佟守本等人成立“天津市众友相声团”,推动茶馆相声复兴。即便晚年心脏装有5个支架,他仍坚持登台,直至2016年6月11日在赶往演出的公交车上突发心梗离世,终年79岁。为了相声,他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黄铁良的去世令相声界痛惜。他的小师弟师胜杰说,黄铁良师哥对艺术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不为名、不为利,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团结同志﹑善于合作;桃李满园、悉心传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来源:乐呵乐呵9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