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票房女王首当大女主却翻车?这部五一档冠军把观众看懵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1 18:05 2

摘要:作为国内首个票房破200亿的女演员,马丽去年刚捧着百花奖影后奖杯哭得稀里哗啦,今年五一就带着号称「人生首部大女主」的《水饺皇后》杀进影院。本以为能看见「喜剧女王」转型成「商业铁娘子」的最精彩时刻,结果片子一上映,观众却懵了:

一、200亿女王的「翻身仗」咋打成这样?

你敢信吗?那个让全中国电影院笑出腹肌的马丽,这次居然被骂上了热搜!

作为国内首个票房破200亿的女演员,马丽去年刚捧着百花奖影后奖杯哭得稀里哗啦,今年五一就带着号称「人生首部大女主」的《水饺皇后》杀进影院。本以为能看见「喜剧女王」转型成「商业铁娘子」的最精彩时刻,结果片子一上映,观众却懵了:

这哪是大女主电影?分明是给老妈的「苦难汇报演出」啊!

上映7天狂揽1.1亿票房,却从豆瓣7分跌到6.6分,差评区更是炸了锅:「建议改名叫《俺娘马小丽》」「看百度百科都比这有意思」……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

二、真实故事比电影刺激100倍:单亲妈妈如何靠饺子逆袭成亿万富翁?

1. 被丈夫坑惨的女人:带着俩娃流落香港街头

1977年,山东姑娘臧健和做了个大胆决定——带着两个女儿去香港找「返乡探亲」的丈夫。

结果到了才发现,丈夫在泰国早有了新老婆孩子!

这个身高不到1米6的女人,攥着兜里仅剩的几十块钱,强忍着没哭出来:「我绝不跟别人分享老公!」

没身份、没学历、没退路,她带着女儿挤在5平米的贫民窟里,白天刷碗刷到双手脱皮,晚上给人当护工连续不停地工作,一天只睡3小时。有次累到尿血晕倒在街头,醒来第一句话竟是跟女儿道歉:「妈没力气背你回家了……」

2. 一碗饺子改变命运:从摆摊到全球品牌的狠人之路

走投无路时,臧健和想起妈妈教的包饺子手艺。

在湾仔码头支起小摊那天,她特意在饺子里加了点「秘密武器」——和面时加盐水和碱水,饺子皮擀15次才够筋道。零下5度的冬天,她蹲在码头边现包现煮,冻得发紫的手捏出一个个月牙形饺子,竟被香港人吃出了「家乡味」。

从摆摊到开工厂,她用了8年;从香港卖到全球,她用了20年。最牛的是,当年日本企业想收购她,她直接拍桌子:「我的饺子必须手工包,机器做的没灵魂!」就这么硬气地把「湾仔码头」做成了速冻界的顶级品牌。

三、电影拍成这样,导演你是来砸招牌的吧?

1. 把传奇拍成流水账:PPT式转场比我写作业还敷衍

满心期待看女强人搞事业,结果电影一开场就给我整懵了——

马丽饰演的臧健和刚被丈夫抛弃,镜头突然跳出一行大字:「她的苦难才刚刚开始」。紧接着就是长达10分钟的「哭戏集锦」:洗碗时哭、给女儿补衣服时哭、连摆摊被城管追都要慢镜头哭!

更绝的是转场,上一秒还在码头包饺子,下一秒突然蹦出「1982年」三个大字,跟PPT自动换页似的。有观众吐槽:「这剪辑师是不是临时被拉来凑数的?」

2. 贵人比饺子还多:黑帮大哥看哭了,房东阿姨变鸡汤大师

现实中臧健和的成功,靠的是凌晨三点调馅料的狠劲,和跟外商谈判三天三夜的韧劲儿。但电影里,她的人生就像开了「贵人挂」:

- 黑帮收保护费,大哥听她喊了句「别碰我女儿」,突然想起自己妈,当场掏出钱包买饺子;

- 房东红姐(惠英红 饰)半夜煮面,直接开启说教模式:「我以前做妓女都不低头,你怕啥!」

合着女主创业全靠「哭哭啼啼遇贵人」,连收保护费的都能秒变「暖心大哥」,这剧情比爽文还离谱!

3. 马丽的15斤肉白增了:把大女主演成「苦情工具人」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马丽特意增肥15斤,素颜出镜到亲妈都认不出,包饺子的手法更是练到能去开早餐摊。

但在电影里,她的演技全被「哭戏套餐」毁了——前半小时哭丈夫出轨,中间一小时哭摆摊太难,最后半小时哭女儿生病。有观众统计:全片98分钟,马丽哭了至少20次,比《我在他乡挺好的》还催泪。

更可惜的是,真实臧健和跟日企谈判时「拍桌子摔合同」的名场面,电影里只用一句「我要坚持传统」就带过了。马丽那双能演喜剧也能演狠角色的眼睛,全程只在掉眼泪,看得人直心疼。

四、对比隔壁韩剧才发现:好的女性故事从不靠卖惨出圈!

最近有部韩剧叫《苦尽柑来遇见你》,同样讲穷妈妈带娃创业,人家咋就没被骂呢?

人家的细节是这样的:房东奶奶半夜偷偷往米缸里加米,怕被发现还故意弄出动静;菜市场大叔假装挑剔菜不好,实则多塞两把葱给女主。没有一句大道理,全是「怕你饿又怕你尴尬」的细腻善意。

再看《水饺皇后》,惠英红演的房东直接把「人生金句」挂嘴边,黑帮大哥秒变「妈宝男」的情节更是离谱到让人想笑。观众不是不爱看苦难,而是不想被按着头哭——真正的坚韧,是咬碎牙往肚里咽,不是每隔10分钟就来段催泪BGM!

五、导演,你加的私货比饺子馅还多!

后来才知道,导演刘伟强把自己妈妈的故事塞进了电影——那个突然变善的黑帮大哥,原型是他小时候被混混欺负,妈妈冲出来护着他的经历;甚至还插了一段他童年全家福的镜头。

理解你想致敬母亲,但这是传记片啊!真实的臧健和拒绝日企,是因为坚持「手工饺子不能丢」的倔强;电影里却变成了「爱国骨气」的口号,连她和妹妹创业时的矛盾都删了,硬生生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女商人,变成了「完美圣母」。

刘伟强啊刘伟强,你拍《无间道》时的细腻呢?怎么一到女性题材就只会「苦难叠buff」了?

六、2025年了,内娱还在辜负好演员?

马丽领奖时说过:「喜剧女演员想被认可,太难了。」

从《夏洛特烦恼》的马冬梅到《第二十条》的村妇,她用20年从小品演员熬成「百亿女王」,这次为了转型推掉3个喜剧剧本,每天凌晨四点起来学调饺子馅。结果呢?电影把她的努力全变成了「苦情戏素材」,连线下和观众互动时随手递筷子的片段,都比正片更有「妈妈味」。

这不是马丽一个人的困境。你看惠英红,演了一辈子「港味狠角色」,在这片子里却成了只会灌鸡汤的工具人;原型臧健和明明是能跟外企掰手腕的商业奇才,电影却只让她当「苦难代言人」。

内娱缺的从来不是好演员,是能让她们「活起来」的好剧本啊!

七、大女主的路,该醒醒了!

看完《水饺皇后》,我想起臧健和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我的饺子里,包的是女人的志气。」

可电影里,这份志气变成了「靠贵人施舍」的离谱情节,变成了「哭哭啼啼就能成功」的玛丽苏套路。观众骂的不是苦难,是对女性成长的浅薄理解——我们想看的,是她在谈判桌上摔合同的霸气,是凌晨三点改配方的偏执,是带着妹妹从摊位做到工厂的姐妹情。

马丽增肥15斤的肉没白长,但这份诚意不该被浪费在流水账式的剧本里。希望下次再有「大女主」电影时,导演能明白:真正的女性力量,不是把苦难当卖点,而是让观众看到,一个女人如何用脑子、用双手,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毕竟,谁想看别人的苦情戏啊?我们想看的,是实实在在的「爽文大女主」!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