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媒体报道了,但是节奏快,新鲜事总被更新。很多人看完点赞,接着刷下一个视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的是他的人生轨迹,从那天之后,悄悄改变了。
郑志军跳下水潭把在水中挣扎的孙女士救起,然后默默离开。没有姓名,没有合影,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当时媒体报道了,但是节奏快,新鲜事总被更新。很多人看完点赞,接着刷下一个视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的是他的人生轨迹,从那天之后,悄悄改变了。
多年来在救人、助人中默默耕耘的人士,比如“浙江好人”郑小纯、“中国好人”曹荣安主动来到他家,送来锦旗,握住他的手说:“我们把你的事,当成我们的事。”
其中最有象征意义的,是一张来自2007年因救人牺牲的“孟祥斌烈士”海报。这是一种精神传承的接力棒,从18年前的桥上,到今天的深潭,郑志军接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孟祥斌的遗孀叶庆华也看到了郑志军救人的消息,特别是郑志军随后说的“孟祥斌的精神一直刻在我的脑子里”这句让她非常感动,她表示没想到过去这么久了,大家竟然都还记得他。
从这点上说,郑志军并不孤单。他的勇敢和善良,是整个金华这座城市长期文化熏陶的体现,也是这座城市有爱有义的真实写照。
郑志军,今年52岁,是一家五金厂的普通员工,很多人以为,这样的举动来自某种天赋的勇气,其实不然。郑志军平时喜欢长跑和游泳,身体素质一直很好。他每天坚持锻炼,参加跑团,组织公益。
别人刷视频,他在刷汗水,别人假日睡懒觉,他在晨练五公里。所以他敢跳,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能力救。
可能力只是前提,真正让他跳下去的,是内心那句“不能不管”。在接受采访时,他只说了一句:“如果我不救,会后悔一辈子。”这句话每个字都是从肺腑里拧出来的。
现在的时代很像“我做了什么,大家快来看”,这样的低调实在是尤为罕见,也是极其可贵。
被救女孩孙珉悦找遍了现场、社交平台、甚至报社热线,才终于通过当地媒体联系到他。她带着鲜花和感谢,专程登门道谢。
这个场景好像突然安静了。她抱住他,郑志军轻轻笑了笑,只说:“好好生活。”
郑志军家里的沙发有些旧,墙角立着一张跑步奖牌。他的妹妹说:“哥小时候就爱管闲事,邻里谁家电器坏了,都是他第一个冲过去。”
公司同事说,他几乎每年都参加公益捐款。景区工作人员说,救人那天,他神情镇定完全不像陌生人。
不过他本人却说:“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普通人。本来有两个妹妹,现在多了一个。”
有时候,最动容的不是做了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完成这一切之后,又回到了普通人的轨迹中。他还是早起跑步,晚上去厂里加班,回家吃饭、擦桌子、洗衣服,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不过就是这样的“什么都没发生过”,才让我们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去回看他跳水的这个瞬间。
其实整个事件最被忽略的一点,是他其实也有可能遇险。低温、水流急、潜在抽筋的风险,都有可能葬身潭底。不过郑志军没有任何犹豫,因为他把他人性命当回事,也把自己的良知当回事。
希望下一次,我们在现实里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再犹豫、害怕、退缩。我们呼唤更多“郑志军”,更应该学习成为“郑志军”。
来源:一方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