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娜父母将回阿根廷,杨淙已尽最大孝心,婆婆紧紧拉着亲家母的手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3 03:46 3

摘要:有些离别,不是你我不愿意告别,而是世界真的太不公平。奇娜的爸妈,要回阿根廷了。这对年过花甲的老人,跨越两万公里,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为女儿奔丧。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了。

有些离别,不是你我不愿意告别,而是世界真的太不公平。奇娜的爸妈,要回阿根廷了。这对年过花甲的老人,跨越两万公里,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为女儿奔丧。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了。

奇娜,阿根廷人,38岁,几周前因为突发低血糖去世,走得太突然了。她的离开让家人和粉丝心痛,但也同时,把几个没有血缘的人绑得更紧了。

说句实话,很多人对“洋媳妇”这个词,第一反应是猎奇。不过奇娜的故事,从来不靠外籍身份来博眼球。

2004年,她在阿根廷认识了杨淙,一个来自福建长汀的中国留学生。恋爱、结婚、生孩子,一路走来非常踏实。2006年她带着刚出生的儿子,直接来到了中国南方的小县城。

她不会撒娇,不做作,不靠滤镜营造人设。她晒的是在地里种菜的自己,是在灶台前做酿豆腐、包饺子的日常,是把中国传统年夜饭操持得有模有样的她。

她慢慢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听懂一部分客家话。央视拍她办客家婚礼,她上直播、上节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真的喜欢这里。”很多人问她:“你后悔过吗?”她说:“不后悔。我把这里当成我的家了。”

4月2日早上,奇娜因为低血糖突然昏厥,再没醒过来。她的丈夫杨淙发了一条讣告,语气平静,不过字里行间透着崩溃的情绪。

就在之前几天,他们还一起拍短视频,还在山里干活、做饭,说笑。没人会想到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说走就走了。

远在阿根廷的父母连夜订票,飞了二十多个小时赶来,只为了见女儿最后一面。此次跨越太平洋的旅程,本来是应该全家团圆的,如今成了永别。

葬礼办完后,奇娜的丈夫杨淙没有让悲伤彻底吞没所有人。他做了一个决定:

“我要带岳父岳母看看中国。奇娜生前说想让他们来看看,现在她走了,我替她完成。”

很多网友起初有争议:“刚办完丧事就去旅游,会不会太不合时宜?”不过他们看到那条视频时,评论区安静了。

杨淙开车载着岳父岳母,带着儿子,一起去了北京。他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在长城合影,在颐和园听老人讲阿根廷的河流和山。母亲几次红了眼眶,但也笑了很多次。

他们去了天津,回到长汀,又带着老人去野炊、按摩、看中医,还专门去了当年奇娜和杨淙补办婚礼的老地方。

这个旅程,其实不叫旅游,更像是心理治疗。有人说,人只有在旅途中,才会慢慢接受离别的事实。现在看来,确实没错。

5月12日,杨淙更新了视频,说岳父岳母要回阿根廷了。离开前一晚,他们一家去了汀州古城。奇娜生前最爱的地方。古城的石板路上,两个白发老人拿着手机拍个不停,不只是拍风景,好像还想在努力留下点什么。

奇娜的妈妈一直握着亲家母的手,谁都没说话,不过画面比任何语言都让我们鼻酸。实际上,这是一种“可能再也见不到了”的沉重。视频的最后,他们在城墙上慢慢地走,夕阳打在几个人的背影上,像一幅温暖又心碎的画。

很多粉丝都说,奇娜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她的父母善良、有教养。但是我更愿意说她的父母和杨淙一家,都是内心有光的人。

这种光,体现在相处的方式上:不争不抢、不指责、不埋怨。体现在告别的姿态上:不哭天抢地,用行动去纪念一个走了的人。最动容的是:他们不是一家人,但是比很多一家人更像一家人。

有人担心,没有奇娜这根纽带,两个家庭的联系会慢慢断了。不过更想说的是,纽带从来不是人,而是心。以后如果杨淙带孩子去看外公外婆,那也是一种延续。

奇娜的生命定格在了38岁,但是她留下的是很特别的东西,叫:真心换真心。她没能走完自己的旅程,但她促成了别人之间一段更深的羁绊。

短视频时代,我们看到太多“人设翻车”、“家庭撕裂”的例子。但是奇娜这家人给我们看见的是:在真实的日子里,还是有人在好好地爱、好好地活。

不是所有的爱都惊天动地,有时候,陪父母走完一程路、握住亲家母的手、带着儿子记住妈妈的样子,就已经是世间最深的情了。

希望奇娜的父母回到阿根廷后,日子能慢慢好起来。也希望杨淙一家,不管未来过得如何,都别丢了这份情。

来源:一方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