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又有多位媒体人离世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2 19:38 1

摘要:封寿炎1978年生,老家在广西容县天堂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从复旦大学人类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报业集团,长期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关注法治、公卫、文化遗产保护及社会变迁等议题,其文章广见于《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引发舆论反响。

导读:近期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近期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上海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封寿炎不幸离世

近日,上海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封寿炎不幸离世,生前罹患白血病。

封寿炎1978年生,老家在广西容县天堂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从复旦大学人类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报业集团,长期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关注法治、公卫、文化遗产保护及社会变迁等议题,其文章广见于《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引发舆论反响。

2024年7月,他曾作为《上观新闻》编辑参与澎湃新闻“评论员的朋友圈”节目录制,就社会热点话题“和朋友饮酒后发生事故责任如何判定”与律师进行深入交流。同年8月,他再次在该节目中表达观点:过度追求满意度完成率会增加基层政府负担甚至导致形式主义。

封寿炎也曾在疫情期间呼吁“人人都是防疫第一责任人”,以犀利又温厚的笔触为公共舆论留下深刻印记。

在朋友眼中,封寿炎寡言低调,不喜社交,不常在朋友圈发声。他曾对朋友说,喜欢上海的“清净”,不必应酬喝酒,虽孤独但自在。

媒体同行与读者对他的离去深表惋惜。

《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党委书记姬斌逝世

《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党委书记姬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姬斌,男,1958年生,北京人。姬斌曾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1998年至2018年任《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其间,姬斌还曾兼任《财经国家周刊》总编辑。

卸任《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后,姬斌还担任了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前《瞭望》周刊员工潘燕在追思文章称赞姬斌是个好人、好领导,成就了很多人,为瞭望为社会和国家做了很多事。

潘燕在文章《姬总走了匆匆的怀念》中这样评价了姬斌:他是个有事业心有能力的人。记得某次吃饭时一位资深期刊人曾说,我们和这些年的瞭望比,整整少了一层人;于国家,那些年的中国发展奇迹,离不开瞭望这样一些与时代砥砺向前的媒体,我们打磨选题、认真采访写作,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对发展有深度思考的周刊选题及文章,曾让我们很有价值感,很为自己是一个瞭望人而骄傲。

公开资料显示,《瞭望》新闻周刊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新闻周刊,承担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建设任务,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1月,《瞭望》正式出版周刊。创刊40多年来,先后参与创办了《中国证券报》,创办了《瞭望东方周刊》《财经国家周刊》,整合了《环球》杂志,同时,目前,瞭望周刊社已形成纸刊、智库、新媒体共同发力的传播矩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离世

上海市作家协会发布讣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2日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病逝,享年57周岁。

据介绍,周晴,生于1968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第九届全国作代会代表、第十九届上海市党代会代表、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兼秘书长。

她曾编辑出版《女生贾梅全传》《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集》“非常小子马鸣加”《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等图书,多次获国家级出版奖项;

个人创作《你长大的背影》《小女孩的大理想》《蓝色心事》《紫露香凝》《像雪莲一样绽放》《十二岁的天空》、“了不起的许多多”系列等几十余种图书,编创图书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桂冠童书奖等奖项;个人还获得上海市出版新人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和称号。

在少儿出版社耕耘多年,周晴深知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她曾说,“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在泥泞的成长之路上摸索前进,寻求引导。阅读是为孩子护航和引路的灯塔,是让孩子养成丰富内心和阳光性格的最佳伴侣,所以,现在有机会去和家长聊聊阅读的话题,我总是希望他们可以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给予他们最好的文学滋养,也成为周晴的心愿。“只有童年的书才能记住,只有童年读的书才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你是全身心去读书的,所以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小时候读过的书,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你今后的道路。”

“好的儿童文学应该既能抓住孩子们的眼睛,也要让孩子们在看过后得到启发,如果一本书能对时代的思潮起到引领,这就是文学的功效。”周晴说。

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因严重流感不幸去世

2025年2月15日,新周刊官方账号发文《无声守护〈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 告别玉燕》。

文中表示,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吴玉燕因严重流感不幸去世,终年41岁。

文中写道:

2025年2月4日,新周刊永远地失去了一位亲爱的同事、朋友。她叫吴玉燕,大家都叫她“玉燕”或“阿燕”。她是新周刊审校室副主任,担任新周刊校对近16年。她生于1984年,广东茂名化州人,是家中的长女、两个孩子的妈妈。很多同事记得她的笑容、她皱起的眉头、她改过的文稿。我们想念她。

去年玉燕刚生了二胎,8月休完产假后恢复工作。

2025年1月,一场毫无征兆的流感打断了她如常的生活。她起初打算吃药缓解,后来反复高烧不退,只能住进医院。

10天后,她被确诊为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转到ICU。玉燕的先生说,她每天在病房醒来,都会问同一句话:“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进入ICU第三天,玉燕的病情迅速恶化,身体指标骤降。还没来得及留下什么言语,她便与所有关心她的人匆匆作别。

玉燕老师,一路走好!

中国播音界泰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批播音员、第一代主持人虹云离世

据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等方面消息,2025年2月13日,中国播音界泰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批播音员、第一代主持人虹云女士与世长辞,享年81岁。

公开资料显示,虹云1944年6月出生,原名冯云,女,汉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播音艺术家。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历任广电部播音职称高级评委、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人委员会副会长。长期担任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虹云曾荣获金话筒奖,多次获得“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 “亚广联大奖”等诸多国内外奖项,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中国有声阅读终身成就荣誉等奖项。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批播音员,虹云19岁便踏入播音殿堂。从《农民信箱》到《午间半小时》,她开创了“说新闻”的先河,清泉般的声音穿透电波抚慰千万心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是中央宣传部的名牌栏目,1987年至1994年虹云在该栏目做主持人,每年都有全国广播专题节目获一等奖。20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系列节目《话说长江》,由虹云和陈铎担任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解说影响了几代电视观众。

@张泽群 亦发文缅怀:虹云老师1961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是广播电视事业的第二代播音员,第一代主持人。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有《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午间半小时》。她的形象、声音深入人心。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主任孙巡离世

2025年2月6日,新华日报报史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55岁的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主任孙巡同志因病离世。

孙巡在新闻领域深耕29年,曾先后在新华日报文艺处、综合新闻处、特派记者部、城市生活部担任记者,历任焦点新闻部副主任、编辑中心副主任、主任、时政新闻主任等职。

他曾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大学生千万富翁子虚乌有》《新华时论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在时代变动中捕捉城市个性》《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川流不息 万物重生》《这一年,我们铿锵前行》《零点快评 拿不下井的矿长怎么办》等报道。

其中,《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刊登于2008年8月1日《新华日报》,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大学生千万富翁子虚乌有》刊登于1999年11月4日《新华日报》,荣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新华时论 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刊登于2019年5月8日《新华日报》头版,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

微信公众号“报史馆”介绍称,作为从新闻一线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孙巡新闻采写能力强,擅长深度报道采写,30多件作品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以上奖项,其中,中国新闻奖2件、江苏新闻奖3件。他积极参与媒体融合,负责运维的时政公号“北京西路瞭望”成为党报依托核心资源探索打造的时政新媒体新路径,深受好评。他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四名人才”。

山西日报社在职干部张云离世

据澎湃新闻记者从张云多位同事处获悉,山西日报社在职干部张云,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18日凌晨逝世,终年52岁。

张云出生于1973年2月,河北安国人,1997年3月参加工作,200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云在人民政协报山西记者站参加工作,2002年7月调入山西日报社,先后在山西日报社科教部、吕梁分社、财贸部任编辑、记者,2009年8月任山西日报社财贸部副主任。

张云长期在山西日报社负责新媒体业务,2014年1月任山西日报社新媒体部主任;2014年8月任山西日报社新媒体部主任,山西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3月任山西日报社新媒体部主任,山西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山西新闻网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2024年6月,张云任山西日报社融媒体编辑部(山西国际传播中心)召集人,山西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山西新闻网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据悉,张云是山西日报客户端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的去世,被认为是山西日报社的一大损失。

在张云离世后,不少同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悼念他。一位网友介绍,张云为人谦和,对人关怀有加。

愿张云一路走好!

我们深情缅怀这些媒体人,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