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杨烁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戴娆。那会儿,他心里就想着要在演艺圈大展拳脚,而戴娆被他的经历深深打动,劝他先稳扎稳打地学习,并带着他接触影视拍摄。之后,他就进了专业院校接受表演训练,正式开启了演员的旅程。
前言
他年轻气盛,早早就离开家去闯荡,最穷苦的时候甚至靠捡垃圾填肚子。
后来他因“小包总”这个角色大红大紫,一度风头无两,但因为和刘涛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因表演太过油腻,让观众的好感全没了。
“限薪令”一出,他却依然我行我素,天价片酬把他搞得迷失方向,早已不记得当初的艰难困苦了。
杨烁,这位因“油腻”风格而走红的男演员,红起来挺快,跌落也同样迅速。
进入娱乐圈
杨烁出身黑龙江,从小根本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大家关注的演员,更没想到有一天会背上难以摆脱的负面标签。
青葱岁月的他性格倔强,早早步入社会,经历过生存的苦楚,最难的时候甚至得靠翻找垃圾来填饱肚子。
2001年,杨烁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戴娆。那会儿,他心里就想着要在演艺圈大展拳脚,而戴娆被他的经历深深打动,劝他先稳扎稳打地学习,并带着他接触影视拍摄。之后,他就进了专业院校接受表演训练,正式开启了演员的旅程。
这条路可真是不容易。因为早年辍学,他的文化底子薄,一些话都听得云里雾里。听说有个人还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他,起初他还以为是在夸他呢,结果查了字典才知道真相。
这下让他更加勤奋了。在学校期间,他心里只想着学习和拍戏,没啥杂念。连老师都感到惊讶,这个在社会上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居然比同龄人更能静下心来。
在《欢乐颂》之前,杨烁已经默默演了差不多十年,真是可以说是“戏红人不红”的典型代表。
这十年,杨烁的演艺之路就像磨刀一样,虽然这把“剑”总没机会绽放光芒。他演过不少小角色,跑龙套、台词寥寥,真是样样都尝试了。不过说实话,他的表演并不特别突出,存在感也不强。再加上他的脸不好记,声音偏偏又是那种“公鸭嗓”,在一些嗓音响亮的演员中间,简直像是背景噪音一样。
他参演过《迷魂谷》《和平使命》,还在《我是特种兵》《天地民心》中露过脸。可是呢,他从来都没当过主角,顶多就是个男二或男三,有时候连到底是男几都说不清。在一群英勇的兵哥哥和警察中间,虽然偶尔能说句台词,出个镜,观众记得的都是故事情节,他反倒像个“背景板”似的。
杨烁当年考进中央戏剧学院,真不是靠什么家世或关系,完全是凭借一张“忧伤帅气”的脸和那股热情。他可不是那种一出生就拥有天赋的人,文化课成绩不咋样,表演技巧也不是一开始就特别出色。
更糟糕的是,他那“公鸭嗓子”在舞台上简直是个大缺陷。舞台上对嗓音要求可高了,声音得清亮、稳重,演得再精彩,要是观众听不清,那就全都白费了。
他当时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行业。不过呢,他也没退路,既然已经进了这个圈子,就只能拼尽全力,硬着头皮干下去。
别人都是凭着天赋和资源飞升,他却只能拼命熬着。那会儿的杨烁,心里也藏着一股执念:只要有角色,哪怕就一两句台词、几帧镜头,他通通愿意接。就这样,熬了整整十年,他终于等来了那个改变命运的角色——“小包总”。
“小包总”上线
2016年,《欢乐颂》瞬间爆红,捧红了好几个演员。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这五位“欢乐五美”人气暴涨,不过让观众更惊讶的是,那个油腻又带点霸气的“小包总”,也从中杀出,成了大家闲聊时的谈资。
“小包总”那小胡子一留,穿着花里胡哨的,动不动就笑得特别放荡不羁,简直就是个典型的霸道总裁加搞笑男友的组合。观众居然特别买账,称他“雅痞”“性感”“有特点”。
大家要知道,当年杨烁和靳东、王凯同在一部剧里,论咖位和演技,他着实不占上风。不过,靠着“小包总”这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他竟然一下子吸了一大波粉丝。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的风头还一度压过了老干部靳东呢。
“小包总”的成功,让杨烁那一嘴“公鸭嗓”反而成了他的特色。不再是那个阴沉沉、不太自信的“路人甲”,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圈内的热门“性感大叔”。
人一旦尝到了走红的滋味,难免会有点“飘”,杨烁也是如此。
靠着角色走红后,杨烁和刘涛这对荧幕搭档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宣传期间,他们互动频繁,甚至一度传出些绯闻。可是,杨烁的表现开始有点超出分寸,被指责过于刻意,引发了“油腻”的质疑。
在一次舞台互动中,杨烁突然给了刘涛一个拥抱,结果让她的表情有些尴尬,这一幕被网友们认为是她的不满。然而,让他陷入热议的,还是那件被曝光的高额片酬事件。
人设“翻车”
自从出圈以后,杨烁的资源快速增长,片酬也是水涨船高。回想2016年,他在《欢乐颂》中片酬还不到一千万,而到了2018年,演《异乡人》时,居然涨到了八千多万,竟然是孙俪在《甄嬛传》片酬的三倍还多!
《异乡人》的合同刚一签,广电总局就发了文件,要求演员的片酬不能超过总成本的20%。这使得制片方不敢再给高片酬,杨烁却不乐意了,表示之前协议的价格不能变,甚至直接选择罢演。
这明显是对“国家文件”的不满,结果也就不难预见,直接被打入冷宫,甚至拉进了黑名单。如今,许多导演都避而远之,不敢再用杨烁,生怕惹上麻烦。
本来事业刚开始蒸蒸日上,没想到杨烁却跌入了谷底,他的人设也渐渐崩坏。2019年,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上了《爸爸去哪儿第六季》,原本打算借此展现“好丈夫好爸爸”的形象,没想到节目一播出,观众看到的却是他对老婆和孩子情绪失控的“火药桶”。
之前,杨烁还在公众场合大肆夸赞老婆的辛苦,表示对王黎雯的感激,称她是自己的最强后盾。可在节目里,杨烁却对妻子冷嘲热讽,对孩子也是大声训斥,这跟他之前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2008年俩人刚相识时,杨烁真是身无分文,王黎雯还顶着家里的反对选择和他在一起。结婚的时候连婚礼都办不起,王黎雯却一点也没抱怨,始终陪着他走过那些艰难岁月。等他终于出名了,特意给老婆补办了一场浪漫的婚礼,还让他们的一对儿女当花童,观众们那个时候都觉得他简直是现实版的“小包总”。
而如今,那个温柔体贴的“小包总”,怎么变成了节目里随时要爆炸的“暴躁老爸”?这种反差真是太大了,甚至不少人开始怀疑他之前营造的形象都是“人设”。
杨烁如今的热度,早就不如当年那个“小包总”的风头劲儿了。他没有像靳东那样继续攀升,也没像王凯那样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感觉上他就被“小包总”这个角色困在原地,丝毫没有动静。
演员如果把“自己”变成了“角色”,其实是挺危险的。这可不是在演戏,而是在依靠角色来生活。可能你能火一阵子,但可不能指望一个人设能让你过一辈子。
娱乐圈的变化可真是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去年火的明年或许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更别提观众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严了,除了得有过硬的演技,人品也必须能够让人信服。
结语
杨烁这些年接的戏不太多,偶尔在小屏幕上露个脸,早已不像以前那样风光无限了。从配角到总裁,从硬汉变成了油腻男,真没啥特别的突破。
杨烁最大的败笔,就是太急于给自己贴上“成功”的标签。他似乎忘了,真正的演员是要通过一部部作品、一场场戏、一句句台词来打动观众,而不是指望一个“热门”就能轻松取胜。
杨烁曾因“小包总”的形象火了一把,结果却在真实自我面前摔了跟头。
你觉得是他太自信了,还是观众要求太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小熊娱乐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