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核心:一封未公开的道歉信引发的罗生门5月11日,博主@WyyXxhh10(下称W女士)连发两篇声明,直指蔡徐坤工作室及代理律所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恶意引导舆论”“造谣诽谤”,将这场持续数月的法律纠纷推向高潮。
事件核心:一封未公开的道歉信引发的罗生门
5月11日,博主@WyyXxhh10(下称W女士)连发两篇声明,直指蔡徐坤工作室及代理律所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恶意引导舆论”“造谣诽谤”,将这场持续数月的法律纠纷推向高潮。
根据W女士晒出的聊天记录,其团队曾与律所就道歉信措辞反复沟通,甚至按对方要求删除“公开道歉”条款,却遭蔡徐坤方反咬“拒不履行判决”。这场“道歉信迷局”背后,是娱乐圈明星维权与普通人名誉权的碰撞,还是又一场资本操控舆论的典型案例?
W女士三问蔡徐坤方:谁在操控舆论?
“法院未立案,何来拒不执行?”W女士晒出与法院工作人员的对话截图,力证(2024)沪0117民初14727号判决生效后,她已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且法院尚未受理执行立案申请。这一细节直指蔡徐坤方“拒不履行判决”的指控缺乏法律依据,更暗示对方利用信息差引导粉丝网暴。“道歉信为何不能公开?”据W女士爆料,蔡徐坤团队曾明确表示“无需公开道歉信”,并承诺会通过官方渠道声明其已履责。然而,声明迟迟未发,取而代之的是律所声明中模糊其辞的“积极沟通”。这种“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操作,被网友解读为“既要塑造受害者形象,又怕公开道歉影响艺人形象”。“开盒亲友何时休?”W女士控诉蔡徐坤粉丝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其亲友信息,甚至波及未成年人。这种“开盒”行为已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但明星团队对此类粉丝行为的纵容态度,再次暴露娱乐圈“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灰色地带。蔡徐坤方沉默应对,法律战成公关战?
截至发稿,蔡徐坤工作室及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尚未对W女士的声明作出回应。但回顾事件脉络,从最初起诉W女士侵犯名誉权,到判决后模糊表态,再到被指“恶意引导舆论”,蔡徐坤团队的危机公关策略备受质疑。
有法律界人士分析:“若W女士证据属实,蔡徐坤方可能面临‘滥用诉权’‘损害司法公信力’的双重风险。”
来源:八卦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