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号深夜,宋冬野突然破防,发布一篇名为《我需要说一些话》的长文。
11号深夜,宋冬野突然破防,发布一篇名为《我需要说一些话》的长文。
满眼辛酸泪大声控诉自己又一次被取消演出!
首先,他认为自己吸毒已经受到了惩罚,现在是遵纪守法好公民,不应该被封杀挨骂。
还称艺人压力大,他也是受害者。
最后,已经过去了5年,请大家放过他。
全文读下来,都在怪别人陷害他。
所以是什么事让他这么委屈呢?
前几天他准备在成都开演唱会,也按照规定通过了演出申请。
但因为最近娱乐圈地震,管理十分严格。
有些正义群众向有关部门举报,随后举办方主动取消了演出。
被断了财路,他在线发疯,在粉丝群里称坏人太多了??
在他尝试下,一些粉丝应声马上跳了出来,开始为宋冬野洗白。
抱怨世界的不公,支持宋冬野复出。
“受害者”的言论强烈引起网友不满。
如网友说的,违法犯罪的人当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这机会指的是重新做人,而不是重新做明星。
其中一个网友就出来质疑:既然你想挣钱养家糊口,为啥一定要当艺人呢?
宋冬野气不过,以一句“去你md”正式开战。
过了7小时后,他越想越气,又留言说了一遍。
可以看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只是悔恨少挣了不少钱。
早在2011年,冷血动物乐队主唱谢天笑被查获大麻遭拘留。
他发文:这多正常的事,别嚷嚷了。
2014年,娱乐圈的“监狱风云”闹得沸沸扬扬,他接受采访时就认为这些东西没那么严重。
“但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冤枉,我没有杀害缉毒民警。”
去年警方发布有关对于涉毒艺人的态度,表示他们给毒贩的钱,都化成了瞄准缉毒警察的子弹了。
他还觉得自己委屈。
我们都知道,虽然按照法律规定,宋冬野已经过了禁演期,但现在是严格禁止劣迹艺人复出的。
事情发酵后,多家官媒发声表明立场。
12日,他被禁言。
说起宋冬野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1987年,他出生于中国北京。
13时父母离异,此后他一直跟着奶奶,在安河桥生活。
奶奶对宋冬野特别溺爱,什么事情都顺着他。
后来他开始折腾音乐,作品有《董小姐》、《安和桥》、《莉莉安》、《斑马,斑马》。
2013年,在快男热度加持下,他的单曲《董小姐》被左立唱火了。
之后他的《斑马斑马》《安和桥》等作品跟着一起火了,被大街小巷传唱。
宋冬野也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民谣天花板。
在民谣火爆的那个年代,他一年巡演120场,年收入近3000万。
如果正常的发展,他即使不再推出能够破圈的好歌,也能靠着红利火很长时间。
2016年,“民谣一哥”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刻,还遇见了自己的爱情。
2月,他向女友求婚。
同年七夕节在众人的祝福中办理了结婚手续。
然而两个月后,宋冬野因吸食毒品被逮捕,警方现场起获毒品80多克。
宋冬野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曾称此事“纯属谣传”。
而他的妻子也表示毫不知情:“他吸毒?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这个社会性事情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在这之前,人们对他的印象是老实、本分、憨厚、真挚的才子。
没想到面对警方询问时,用音乐唱尽人生百态的他开始编起了谎话。
自此,宋冬野的进入“三年禁演期”。
但他在17年、18年依旧有发作品。
演出也从未停过。
2017年他就在开演唱会,《而今》音乐会石家庄站,门票还被一扫而光。
当时的官微气的拿同样的文案怼他。
从那之后,他的活动一点都不少,仿佛吸毒对他的歌手生涯毫无影响。
2018年,他的歌曲《郭源潮》,还获得了金曲奖的最佳作曲人奖。
据网友描述:去中国台湾旅游的时候,每个唱片行都有宋冬野,诚品的内地歌手畅销榜第一名也是他。
2019年,在摩登天空的统计数据中,宋冬野歌曲的播放量仍然位居公司第一,高达8亿。
靠着名气,他5天跑了3座城市。
2020年,七彩云南·五百里音乐节。
2021年,《谢谢你》北京专场。
今年5月,还刚参加过武汉草莓音乐节。
还被曝出开了酒吧,加上他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的版权,生存根本不成问题。
反而比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普通人过得还要滋润。
可能是蹦跶的太成功了,加上粉丝为他洗地。
他逐渐理直气壮,觉得自己的事业就应该照常。
《绝命毒师》里有句话说得好:永远不要相信瘾君子。
他们这帮人的逻辑似乎是一样的,都觉得出狱了,就应该没事了。
被行政拘留10天时,宋冬野一脸沮丧、连连说着抱歉。
出来后,又不止一次用“善良”形容“里头”的人:“他们可惨了”。
2014年,如日中天的顶流柯震东,吸毒被抓痛哭流涕道歉。
红了三年,就有两年XD史。
讽刺的是,阳光男孩形象的他还做过禁毒大使,宣传“我不吸毒”。
最近,他就宣传他的新片,各种蹦跶想复出。
所以我不太相信他们的认错是真心的。
宁财神被放出来后,接受央视采访,就说自己不后悔。
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后悔吸毒,很大程度上是懊悔。
懊悔自己怎么就被抓了,怎么就把大好前程搞砸了。
他们怜惜自己到连吸毒的借口都那么相似。
最喜欢用“我们的痛苦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观点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我就奇了怪了,你们压力能有多大,能有科研人员,警察,医生的压力大吗?
你们是有为一个项目,潜心研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每天生活在生死一线?
还是在手术台上面对病人的生命?
对此罗琦早就撕破了这个谎言:
“吸毒最开始会让你的感官变敏感,因为你的听力被刺激出来了,但它跟灵感、以及对内心音乐的感受,扯不上关系。”
说白了就是觉得,缉毒警察失去的只是一条命,他们失去的可是钱啊!
走在光鲜大道上的他们,当然不能共情缉毒警察走的另一条路。
那条路上,没有灯光,没有名字,脚下充满着荆棘和陷阱。
他们活着不能暴露在大众视野,一旦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清晰的面孔时,就代表着他们已经牺牲。
哪怕牺牲了,也一块供人凭吊的墓碑都无法得到...
可以说在这个和平年代里,禁毒民警成了最危险、牺牲最多的警种之一。
在我国,缉毒警察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比人均寿命低了36年。
2017年以来全国有30余名禁毒民警牺牲、60余名禁毒民警负伤。
有一名缉毒警接受采访时说:
“有时候我也会迷茫难过,看到一些追星的同龄人鼓励吸毒艺人复出、看到一些警察维护治安却被一大群人嘘‘滚出去’,我真的很难受。”
“但转念一想,他们能有闲情逸致追星,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远离了那些社会阴暗面。我们每查到一颗毒品,也许就挽救了一个家庭。这样一想,我又更为自己是一名缉毒警察感到自豪了。”
在他们面前,不为高尚,只为趋利的宋冬野没有资格,也没有脸面。
在长文最后,宋冬野问“这世界会好吗”。
只想说:这世界很好,但你不太好。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