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年前,一部日漫《棋魂》播出,激发无数青少年对围棋的兴趣,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
20年前,一部日漫《棋魂》播出,激发无数青少年对围棋的兴趣,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回忆。
20年后,一部网剧《棋魂》播出,让围棋这项运动,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之中。
最初《棋魂》在决定真人化时,一度遭到网友们的吐槽和质疑。
官宣时很多网友更是因为官宣海报设计“太丑”,而对这部剧存在反感和抗拒。
但随着不断播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人类永远逃不开真香警告,众多网友纷纷“打脸”。
在短时间内,《棋魂》就凭着实力和真诚“逆风翻盘”。
完结后豆瓣评分从最初的7.6飙升至8.4分。
之前热搜榜也一度排到第三。
更难得的是,《棋魂》原作堀田由美和原画小畑健还亲自写信表达了对真人版的支持。
“一开始我不知道效果如何,有一些不安,但是读完剧本后,我的不安变成了期待,然后现在看了完成的影片,我倒吸了一口气。”
国内一些职业棋手也纷纷为这部真人剧点赞发声。
02
《棋魂》不但成为了2020年评分最高的青春剧,更是国内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漫改剧。
好成绩不是毫无缘由的,首先简单说说改编后的故事线:
讲述了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下棋的时光(本剧男主角)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一个古老的棋盘,认识了盘踞在棋盘内、历经千年的南梁围棋第一人——褚嬴,并在他的熏陶下逐渐对围棋产生兴趣,并励志成为职业围棋手的故事。
从最初的群嘲到现在吸引人的原因,是它在塑造【棋手】这个群体形象上,生动的细节让每个人在或长或短的篇幅里都很鲜活。
仿佛这群人就在我们身边存在过,甚至看到自己。
被困了一千年的褚嬴,对围棋的执念和热爱甚至高于生命。
贪玩不爱学习的时光,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为了准备围棋比赛废寝忘食,为了能一直学习围棋力排万难。
余亮,围棋冠军俞晓暘的儿子,小时候输掉棋局后多年念念不忘,为提升棋技远赴异国学习,只为和那个赢过他的人再次对弈。
除了主角,有亮点的配角角色,更能增加剧情的灵魂。
身为普通人却热爱围棋的吴迪,教会了时光围棋的真正意义。
口口声声说围棋是垃圾的何嘉嘉,虽然不羁嚣张,却依旧热爱着围棋,给围棋社带来了很多新奇。
一开始下围棋的时候手脚不干净的谷雨,但知道自己深受棋牌室的老板照顾后的他,及时改正且努力守护围棋社。
再到与时光一起为职业棋手而努力的洪河、沈一朗、白潇潇、岳智;
带领冲段少年追寻梦想的大老师、扳老师;最年轻的九段选手、围达网创始人方绪,少年宫围棋老师白川;
甚至那个因大龄而错失职业棋手的天才龙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在棋中成长,看人生意义。
下错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子无悔。
无信赖不围棋,最后数子的时候,如果想作弊轻而易举,输赢建立在完全的自觉之上,如同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和信。
一个人的棋路透露出他的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气度。
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过理想人生,大部分热爱者只能拥有一份【有理想的人生】。
03
不同于之前对于原作的生搬硬套,之前的改编如《深夜食堂》《家族之苦》《东京女子图鉴》,都引发了反感和水土不服。
真人版《棋魂》在高度尊重原著的同时,做到了很好的“本地化”,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
无论背景设定还是人物形象,道具,都让人看不出来破绽。
就连台词,都处处透着中国文化底色,如故事开篇便是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激动不已的时光向褚嬴解释:“这是中国人都会高兴的日子。”
四驱车、少年宫、小灵通、周杰伦、《还珠格格》。
这些极具时代特征的元素细节,很容易就把观众拽回那个年代,引发共鸣。
围棋的专业性也是用了心,有中国围棋协会为该剧坐镇,还请来了职业棋手范蔚青为这部剧进行指导。
很多围棋术语都非常专业,挑不出半分毛病。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剧从头到尾都在讲传承的重要性。
要知道当初动漫《棋魂》的播出,出现了日本下围棋的少年百万级增长…
甚至引发了东南亚地区的围棋热,足以证明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有多么大。
在这部剧里,可以看到爱下围棋的都是老人;电视上放围棋比赛会被吐槽“这年头谁还看围棋”;还有人会问“围棋是体育吗”……
处处都在告诉我们,中国的国粹围棋现在正在被中国人遗忘。
尤其是新生代,从小就是苦读书,即使是有什么兴趣爱好,也是被父母送去上舞蹈培训班、英语培训班、乐器培训班...
围棋培训班,真的少之又少。
如果照这样下去,到了下一代、下下代,或许连围棋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制片人朱振华说:“这是一个关于国粹和少年成长的励志热血故事,它有值得忙一下的价值和意义。”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被每一代中国人所铭记,即便是落寞了,也应该被时常提起,受到重视。
“就算过了一千年,一万年,人们还是会热爱围棋。”
“总有一天,我一定一定一定会让他看到我的棋。”
只有这种极致的热爱,才能带来极致的感动。
就像原作中所说:
“棋盘里头每一格装得满满的、沉甸甸的,都是名叫梦想的东西”。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