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母亲节。就在这一天,网络栏目《与辉同行》的“好读书”专栏,照例更新。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期的书单推荐视频中,潇潇没有一个人出镜,而是请来了公司的一位普通保洁阿姨。
5月11日,母亲节。就在这一天,网络栏目《与辉同行》的“好读书”专栏,照例更新。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期的书单推荐视频中,潇潇没有一个人出镜,而是请来了公司的一位普通保洁阿姨。
一句话,网友炸锅了!
有人直接在评论区喊话:“活我来干,工资给她!”
还有人感慨:“保洁阿姨太幸福了,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她干了很多人一辈子想干的工作。”
而故事的主角——这位阿姨,也许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平凡的一天,竟能成为热议的焦点。
俗话说:“哪怕是扫地的,也能扫出大道。”这一回,这句话不是比喻,而是实打实地成了现实。
据悉,这期《好读书》栏目推荐的书是《我的母亲做保洁》。潇潇觉得,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来公司的保洁阿姨一起出镜宣传,是一次更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的创意。
而这一决定,也正是《与辉同行》团队文化的真实写照:
他们曾邀请厨房阿姨上场做数学题,鹏鹏还曾拉她当试衣模特——“主角可以是任何人”。
而今天,终于轮到了保洁阿姨。
视频里,她面带羞涩又真诚地介绍这本书,娓娓道来自己的阅读感受。朴实的语言,却一下子打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心弦。
不少网友评论:“这个阿姨太有感染力了,比很多网红主播更打动人。”
你看,很多时候,最真实的声音,最能穿透人心。
随着视频发酵,评论区直接沦为网友争抢保洁岗位的“求职所”。
“我干活,你给阿姨发工资!”
“打扫卫生我有经验,让我来!”
“阿姨太幸福了,上个班还能出镜,甚至比我还上镜。”
还有网友调侃:“打扫工作+主播兼职=梦想职业新风向!”
这波互动,实在太真诚、太接地气、太戳心窝了!
而更深一层地看,这不是一场“网友玩梗”的狂欢,而是一次集体共情:
一个看似普通岗位的人,在一个有温度的平台上,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
这才是让人感动的根源。
《与辉同行》团队的用人观念,不拘一格。保洁阿姨不是边角料,而是大家庭里的一员。
这背后,透露出一种令人动容的企业文化:
——岗位无高低,人皆有价值。
——不设限,不定义,每个人都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是尊重的艺术,也是信任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今天的这位保洁阿姨,也许不是青年,但她代表的,是一种生命向上的力量。
只要你愿意参与、愿意尝试,你的人生也可以“不是一池死水”。
在平常的工作场景中,保洁、食堂、门卫等岗位常被视为“幕后角色”,不被重视。
但没有他们的默默支撑,我们所谓的“前台光鲜”,能顺利进行吗?
如今,一段视频的走红,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定义“价值”?
是按收入高低、社会地位来算,还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传递温度与正能量?
这一回,网友给出了答案。
她上镜了,她赢得了尊重。
不少媒体人表示,这期视频看似轻松,却透露出“高级的传播意识”。
情感营销:母亲节+保洁阿姨+书名《我的母亲做保洁》,三重情绪爆点精准叠加,戳中泪点。
员工激励:企业信任员工、赋予他们展示平台,是最强的激励方式。
品牌温度:再好的广告都比不上“被信任的员工站出来发声”更真实可信。
营销专家点评道:“你可以复制流程,却复制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这,就是《与辉同行》的杀手锏。
我们常说要打造企业文化,但真正的文化,不是在墙上挂几个口号,而是在每一件小事中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正如网友所说:“这个团队不只是有才华,更有一颗尊重人的心。”
保洁阿姨今天能登上镜头,是团队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呼唤。
未来我们该怎么做得更好?
从尊重做起,从身边的小岗位做起;
给予每一位普通人展示的机会;
让“没有镁光灯”的人也能被世界看到。
“擦地的阿姨,也能擦亮我们对生活的认知。”
“不是阿姨出圈,而是我们终于看见了他们。”
“人生的高光,从来不会只眷顾台前。”
“一个能让保洁阿姨笑着出镜的公司,才值得我们点赞。”
谁能想到,一个平凡岗位的阿姨,在镜头前如此闪耀?
她没有口才,没有包装,但她有的是一种踏实、真诚的生活气息。
让我们为这样的人点赞,也为这样的平台点赞。
你是否也曾在某个岗位上默默耕耘,却渴望被看见?
你是否也希望有一天,有人为你点亮舞台?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闪光阿姨”!
点赞、收藏、关注,让更多人看到普通人的光。愿你我都能在平凡中发光,在默默中成就不凡。
来源:红咖啡遇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