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于正一句话揭开内娱’老好人’困局:曹骏,求你别再让大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0 22:16 2

摘要:当红流量说"想挑战反派",观众知道这是场面话;新人演员说"要向老戏骨学习",粉丝明白这是标准答案。可当于正在《演技派》录制现场翻着白眼说"听曹骏听得耳朵都起茧",这条热搜突然撕开了内娱的假面——原来我们早就对那些"完美回答"过敏了。

【开头】

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客套话。

当红流量说"想挑战反派",观众知道这是场面话;新人演员说"要向老戏骨学习",粉丝明白这是标准答案。可当于正在《演技派》录制现场翻着白眼说"听曹骏听得耳朵都起茧",这条热搜突然撕开了内娱的假面——原来我们早就对那些"完美回答"过敏了。

【正文】

1. 被"端水文学"腌入味的娱乐圈

从选秀练习生到顶流艺人,集体陷入"正确废话"流水线。曹骏在综艺里永远谦逊有礼,面对导师永远90度鞠躬,回答问题永远带着"感谢平台""珍惜机会"的固定前缀。这种滴水不漏的处世哲学,像极了职场里永远微笑的"好好同事",完美到让人记不住他上一次说真话是什么时候。

2. "努力人设"正在批量生产审美疲劳

当38岁的曹骏第N次在镜头前剖白"想证明自己",观众耳边自动浮现张翰的"初心未改"、娜扎的"突破瓶颈"。这些悬浮在云端的标准答案,就像批量复制的AI文案,完美避开所有真实情绪。当真诚沦为技术动作,再好的演技也成了皇帝的新衣。

3. 娱乐圈需要"难听的真话"

于正的毒舌点评恰似一盆冰水——浇醒了沉醉在客套互捧里的从业者。就像当年章子怡怒斥"演员是最低级的职业吗",真正的行业进步从来不是靠虚假吹捧。当杨幂调侃自己"走下坡路才来综艺",当张颂文直言"99.5%的演员收入极低",这些带着毛边的真实,才是观众想听到的"人话"。

【结尾】

或许于正下次还会因为"耳朵起茧"吐槽其他艺人,但这次意外戳破的,是整个行业心照不宣的皇帝新衣。当曹骏们终于放下精心排练的"标准答案",当内娱不再把客套当美德,我们或许能听见更多真实的"刺耳",那才是娱乐圈该有的生命力。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