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陈梦妈妈逄敏,才知王楠这样的“虎妈”,到底有多可遇不可求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1 07:58 1

摘要:2025年,当31岁的陈梦,跟妈妈逄敏在《是妈妈是女儿》节目里,列举自己的梦想清单时,不知多少人看得心里发酸。

2025年,当31岁的陈梦,跟妈妈逄敏在《是妈妈是女儿》节目里,列举自己的梦想清单时,不知多少人看得心里发酸。

因为谁也想不到,举世瞩目的奥运冠军,最想做的事情,第一个是坐旋转木马,第二个是滑滑梯。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些愿望,陈梦其实隐藏了整整10年。

原来,早在2014年和2015年,陈梦就在网上表达过,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旋转木马情有独钟。

彼时,很多人都觉得陈梦,只是童心未泯,直到看到妈妈逄敏,忽然才发现,什么叫当年的“子弹”正中眉心。

原来,陈梦想要的不是旋转木马,而是想要一个温柔的妈妈,来弥补童年的缺憾。

既是乒乓球运动员,又是当兵出身的逄敏,自打陈梦出生以来,一直奉行的就是“铁腕”教育。

在陈梦记忆里,小时候练球,最怕的不是教练,而是妈妈逄敏。

用她的话说,妈妈太凶了,凶到很多次都以为,逄敏不是亲妈。

回看逄敏当年对陈梦的教育方式:

练球,必须听教练的话!

要是不听话,教练怎么打,回家逄敏就在陈梦身上同样的位置,再打一遍;

受委屈,不许哭!

按照逄敏的要求,陈梦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都绝不许掉一滴眼泪,因为哭就是软弱;

越想要什么,越不给!

陈梦说自己从小就是亲朋好友中的“好孩子”,不管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绝对不会开口要。

因为妈妈逄敏说过,越想要什么,越不给。

在逄敏的严格之下,陈梦的确在乒乓球上进步神速。

4岁打球,9岁进省队,13岁进国家队,后面一路从世界冠军到奥运冠军。

可也是逄敏,让小时候的陈梦,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露情绪,不敢回家诉说委屈,不敢伤心难过,也不敢去要任何喜欢的东西···

对于陈梦变成现在这样,逄敏说自己很心疼,但不后悔。

在她看来,但凡当年自己温柔一点,陈梦就不会怕她,也就不会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取得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看到逄敏这样的“虎妈”,不能说她错。

毕竟,如果没有她的严格要求,或许陈梦会真的松懈。

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温柔的“虎妈”,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更胜一筹。

比如,同样要求女儿打乒乓球的奥运冠军王楠,她就是一位既温柔,又严格的“虎妈”。

跟逄敏一样,王楠在女儿笑笑打球这件事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但跟逄敏永远强硬不同,王楠是“刚中有柔”。

比如,同样是面对女儿在打球时情绪崩溃!

逄敏说,她是绝对不允许陈梦有任何懈怠和抱怨,更不允许陈梦在委屈时掉一滴眼泪!

而王楠面对女儿哭泣时,她不会直接要求女儿把眼泪憋回去,而是会第一时间问清楚到底为何哭?

是训练太累了?动作没练好?还是比赛输了,亦或是挨教练训了···

在王楠看来,孩子打球过程中遇到各种情况,都再正常不过,只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行了。

累了,可以适当休息,但今天的任务必须完成;

学不会动作,慢慢来,但绝对不允许放弃;

比赛打输了,没关系,但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输,下一次如何争取赢!

再比如,遇到教练训孩子。

逄敏说自己不会听陈梦说任何委屈,她永远会跟教练站在同一立场,教练罚了什么,她就会罚什么。哪怕陈梦说怀疑她不是亲妈,自己也不会改变。

对于孩子跟教练有分歧,王楠说该严格的时候必须严,比如她绝对不允许笑笑顶撞教练,一旦发现,必严惩!

但除了严惩,王楠还会加上“思想辅导”,用她的话说,不仅要让孩子认错,更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还有非常关键的输赢问题!

逄敏为了激发陈梦斗志,每次都会告诉陈梦,比赛必须赢,只有赢,才是成功!所以陈梦说赢就是她的信仰!她就是要赢给所有人看!

但拿过“大满贯”的王楠,在输赢问题上,却看得很淡。

她给女儿灌输的理念是,如果你想要赢,必须得先学会输!输不丢人,怕输才丢人!如果对手赢了你,你就给人家鼓掌,如果对手输了,你就跟她握手拥抱。

除了在孩子打球上的理念不同,生活中两个“虎妈”也不同。

逄敏说,她必须在陈梦面前扮演“虎妈”,必须让孩子害怕,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听话,按照家长的要求一步步向前走。

在逄敏看来,人就是要先苦后甜,等到孩子长大了,取得成就了,有的是时间去快乐,去享受生活。

正是如此,陈梦才会在31岁的时候,直言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坐旋转木马,滑滑梯,因为小时候这些事情,妈妈全都不许做。

与陈梦缺憾的童年相比,笑笑的童年则要精彩的多。

因为妈妈王楠,不仅鼓励她尝试各种兴趣爱好,还会陪着她一起去完成。

笑笑画画,王楠就陪着画画;

笑笑喜欢采摘,王楠就带着去各种地方采摘;

笑笑想去玩,王楠就带着她去看城堡;

在王楠看来,孩子练球重要,但孩子的童年也重要。

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

就连笑笑也表示,练球时,王楠是我的教练,回家后,王楠是我的妈妈。

正是王楠的“刚柔并济”,让笑笑不仅通过练球,学会了坚强独立,还学会了如何去规划自己的时间。

当一般孩子,还要靠父母监督,去完成作业时;

笑笑已经学会“见缝插针”,在训练完成后,直接就着球台写作业,或者在乘车回家时听英语;

当一般孩子稍微身体不舒服,就各种矫情受不了时,笑笑哪怕发着高烧,还想着不能耽误训练计划;

用笑笑的话说,妈妈说过,时间规划的越好,我想做的事情就能越多。

场上的她,敢拼敢打敢搏杀;

场下的她,跟所有同龄女孩一样,喜欢玩偶,喜欢美食,喜欢去各种漂亮的地方打卡;

看到这样的笑笑,不得不感慨,王楠这样的“虎妈”,绝对是世间罕有。

纵然,日后笑笑能否像陈梦一样实现“大满贯”还是未知。

但笑笑有王楠这样的妈妈,她未来回忆起童年,肯定不会像陈梦一样有缺憾。

来源:花生有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