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能想到,那个印象中端方君子的陈道明,已是69岁的花甲老人了吗?
文丨冒泡
你能想到,那个印象中端方君子的陈道明,已是69岁的花甲老人了吗?
近照中的陈道明,虽已是头发花白,脸凹面黑,但依旧不油不腻,温文尔雅。
不管你是从他第一部剧,《末代皇帝》里的溥仪认识他,
还是《围城》里的方鸿渐,《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再或是《庆余年》里的庆帝等等吧。
想必他在你心中,一定也都是仪表堂堂,玉树临风,举手投足件都透露着傲骨侠气,风度翩翩的样子吧。
宋丹丹曾在微博中说:
“当一个成熟的女性认识了陈道明,若是没爱上他那一定是缺乏自信。”
果然,了解完陈道明的过往人生,又再一次被他的人格圈粉。
陈道明温润儒雅的气质,得益于自小家庭环境的熏陶。
父亲是那个年代少有的高才生,毕业后在天津大学教英文,教得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未来想做外交官的他,却因为被朋友拉着去陪考天津人艺,意外地走上了演艺这条路。
只是在天津人艺,他演遍了八路、特务、匪盗等各种配角,唯独没演过主角,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7年。
可那个时候的陈道明也终究是年轻人,一次在表演的时候,他给自己加了一句“冲啊”的台词,不出意外下台后被领导一顿批评。
事后他也做了深刻的反省,懂得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主角,只要认真做事,谁也不能否定他的努力。
那时的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天生的主角。
1978年,陈道明认识了假期来到舅舅家做客的杜宪,陈道明对杜宪一见钟情。
可当时的杜宪在北京广播学院上学,为了离爱人更近一点,陈道明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1984年,陈道明获得了《末代皇帝》里溥仪的角色,
29岁的他就已经能把皇帝的威仪,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也因此一炮而红。
就连走在路上,远远的就有人喊他“皇上。”
1990年,筹备拍《围城》的导演黄蜀芹,觉得陈道明身上的书卷气,特别适合方鸿渐这个角色。
虽然陈道明纠结自己北方人的身份,可他呈现出的角色,就连钱钟书先生都给他写信称:
“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陈道明再次大火,各种夸赞不绝于耳,他自己也十分得意。
可在与钱老接触几次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浅薄,钱老的生活“单调”的只有书本,但文化人深厚的精神财富,却让陈道明自惭形秽。
从那之后,他不再关注世间的浮华,反而开始大量地读书,写字,期盼自己能做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陈道明从此对剧本越发挑剔,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剧本,他宁愿无戏可拍,也不接烂片。
就在大家都觉得陈道明,可能没有未来时,2001年他却带着《康熙王朝》,重新回到了大众视线。
不出意外这部剧再次爆火。
为了演好康熙这个角色,可以说下足了功夫,他不仅没日没夜地翻烂了《清史稿》。
在演绎时也时常深入揣摩角色,即使导演说过了,他也会要求导演再拍一条。
这才有了皇子被俘时,康熙掌掴皇子的名场面。
那一巴掌,不仅打出了帝王的懊恼,随后又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直接把立意拉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奈之上,以至于现场工作人员都被震撼得,连连鼓掌叫好。
而这样的努力,在陈道明的演艺生涯中,不止一次发生。
在《建国大业》里的阎锡文时,他只有一分钟的镜头,可他却十分投入。
为了让自己更贴合人物,他经常在电影背景里游走找状态,并且熟读整个剧本,用七八种不同的表演状态呈现人物。
在冯小刚筹备《唐山大地震》时,陈道明不仅主动要求0片酬出演,塑造出的父亲形象也堪称经典。
2014年,张艺谋找陈道明拍《归来》时,他几乎是一口答应。
在拍摄期间,为了演出那时知识分子的落魄和状态,他依旧是戏服不离身。
成功地塑造出陆焉识,虽然被劳苦压弯了腰,可骨子里的精神脊梁却依旧坚挺的文人形象。
这也是为什么,陈道明入行40多年,五十几部作品中,几乎是部部经典的原因:
“不怕别人比你优秀,就怕比你优秀的人,还玩命的努力。”
03 难得的爱家狂魔冯小刚说陈道明,一身傲骨只会在戏里低头;各路记者说陈道明,是艺人圈里出了名的毒舌。
一身棱角的他,唯独把偏爱留给家庭。
陈道明与杜宪的日常,堪称世人口中的神仙眷侣。
很多人说杜宪怎么如此幸运,可以嫁给陈道明,可他却说:“是她的伟大。”
要知道陈道明的家世虽也不错,可与杜宪家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杜宪的父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不仅获奖无数,在科学界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杜宪大学毕业后,直接成为央视新闻联播主持。
而那会的陈道明,还是个寂寂无名的普通人,但杜宪依旧坚定地选择了陈道明。
直到他们婚后3年,女儿出生后,陈道明才凭借《末代皇帝》有了名气。
考虑到陈道明事业刚刚起步,杜宪更多地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陈道明则感念爱人的辛苦,只要有时间就在家中陪伴妻女。
女儿喜欢面人,他就自学着动手做,
家里不仅有个房间专门放他给女儿做的面人,做到最后品质都是能拿出去,当商品售卖的程度。
妻子喜欢包,他也自己在家裁剪,亲手为妻子缝制。
相比那些浮华的,吃饭、应酬、无用的社交,
陈道明更愿意,一面在家陪伴妻子,一面写字看书,做自己喜欢的事。
南怀瑾先生说: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正是年近古稀的陈道明,如今自在生活的真是写照。
来源:湖北台娱乐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