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邬霞互撕震惊全网,两个中年“泼妇”对骂,没有一个是善茬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0 19:04 2

摘要:五一假期的凌晨两点,一个叫邬霞的女诗人,突然在公众号上甩出一篇檄文。

五一假期的凌晨两点,一个叫邬霞的女诗人,突然在公众号上甩出一篇檄文。

标题火药味十足——《请余秀华女士公开向我道歉》。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她委屈巴巴地控诉:“我好好写着文章,余秀华突然冲进来骂我,说我‘以色示人’!”

邬霞还精心为这篇檄文配了自拍图,身着墨绿色的蕾丝连衣裙,手里是同色系包包。

网友刚想心疼这个“被霸凌的小透明”,没想到反转就来了。

原来在这场骂战里,压根没有无辜的“小白兔”。

邬霞说,余秀华是“无缘无故找茬”。

可网络是公平公正并且有记忆的,网友一扒拉她公众号,发现她三年前就开始暗戳戳阴阳余秀华。

什么“摇头晃脑口齿不清”,什么“又老又残疾,小鲜肉肯定出轨”,字字往人痛处戳。

更绝的是,两人明明一起录过节目,邬霞当面殷勤扶人,转头就在文章里把对方损成“残疾笑话”。

这种当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的操作,连路人都看不下去:“这不就是现实版‘塑料姐妹花’吗?”

而余秀华呢?

她从来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看到邬霞吐槽出书难的文章,直接杀到评论区开怼:

“没人出你的书是因为你写得烂!”

“天天发自拍丑照,活该没人要!”

骂到兴头上,余秀华就连“你两个女儿被车撞死”这种狠话,都飚了出来。

搞得围观群众一个个全都目瞪口呆:“这哪是诗人对线,简直是村口大妈扯头花啊! ”

这场闹剧最扎心的,是撕开了一层体面的遮羞布。

两个同样从泥泞里爬出来的女人,拿着对方的缺陷当武器,刀刀见血。

邬霞14岁辍学打工,在流水线上坚持写作20年,却始终是个“透明人”。

她渴望被看见,可当余秀华这种“底层逆袭样本”出现时,心态崩了:“凭什么她残疾又丑,却能名利双收还有小鲜肉?”

于是,她把余秀华的残疾当成平衡心理的砝码,仿佛骂一句“又老又残”,就能证明自己“虽然穷但至少健全”。

而余秀华的暴烈反击,何尝不是另一种崩溃?

从小因脑瘫受尽歧视,成名后依然被当面喊“残疾人”,她像只炸毛的刺猬,谁敢戳她的伤疤,她就用最毒的话扎回去。

邬霞嘲讽她是没有口德的泼妇,她立刻攻击对方“以色示人”;邬霞说她“没人爱”,她就炫耀自己的文学成就。

本质上,都是在用对方的痛点来掩盖自己的自卑。

都说“出来混的迟早要还”,说句实在话,邬霞自侮辱余秀华的那刻起,就应该想到后面会有的后果。

既然天天在网上发自拍照,就要经得起批评。

不能可以肆无忌惮地诋毁余秀华,却不允许别人回击吧。

虽然两个都是中年“泼妇”,没有一个是善茬,但余秀华并不是无缘无故找茬,只是气不过的自卫而已。

如果不是邬霞先出言不讳,以余秀华现在的段位,压根就不会注意到她,通过这次骂战,反而提高了邬霞的名气。

毕竟,在此之前,谁知道邬霞是谁。

而这场骂战最荒诞的,是围观者的狂欢。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打起来!热搜预定!”

有人趁机贩卖鸡汤:“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而平台算法推波助澜,把“女诗人互撕”炒成爆款话题。

可很少有人问。

为什么大家只爱看她们吵架,却不愿关注邬霞笔下的打工女性困境?

为什么余秀华的诗集销量千万,但人们只记得她骂人的热搜?

更讽刺的是。

当邬霞哭诉自己“被网暴”时,她三年前羞辱余秀华的文章还在公号上挂着;当余秀华怒斥对方“蹭热度”时,自己却靠争议维持着“热搜体质”。

两个渴望用文字证明价值的女人,最终都被流量驯化成“骂战工具人”。

说到底,这场闹剧没有赢家。

邬霞的公众号涨了粉,可“刻薄八婆”的标签再也撕不下来;余秀华出了气,但“疯婆子”的形象又加深一层。

她们一个用残疾当盾牌,一个拿贫困当借口,却忘了伤害同类并不会让自己更高贵。

当然,祸不及家人,余秀华诅咒人家两个女儿,属实有点恶毒了,建议以后还是积点口德,自己也是有儿子的人。

归根结底。

普通人的世界里,谁没在深夜嫉妒过朋友圈里的“人生赢家”,谁没因自卑而说过违心的话?

但成年人的体面,在于能把酸葡萄酿成酒,而不是踩烂别人的葡萄园。

就像网友说的:“都是苦过的人,何必互相撒盐?”

这场骂战里,你觉得谁更该道歉?

是“先撩者贱”的邬霞,还是“以暴制暴”的余秀华?

评论区等你掰头!

来源:壹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