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锁链”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18:10 1

摘要: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中有这样一场戏:受镇于海底炼狱的海妖军团,自天空的裂隙中奔涌而出,空降到陈塘关的城墙之上,和守兵展开大战。对于负责这场戏动画效果的视效团队来说,导演饺子的一个要求,让他们犯了难。难处倒不在于海妖的形象或战斗动作,而是饺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中有这样一场戏:受镇于海底炼狱的海妖军团,自天空的裂隙中奔涌而出,空降到陈塘关的城墙之上,和守兵展开大战。对于负责这场戏动画效果的视效团队来说,导演饺子的一个要求,让他们犯了难。难处倒不在于海妖的形象或战斗动作,而是饺子要求绑在每只海妖身上的锁链必须根根分明,不得有任何草率模糊、交缠异样。每根锁链要能随人物的动作和风向,时而上扬下坠,时而飘摆摇曳。每个战斗画面中,成百上千根的锁链,都呈现出如此精准的动态效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效团队与导演产生了分歧,但饺子半点不肯退让。视效团队反复调试、几经周折,最终才达到令他满意的效果。有意思的是,在事后的采访中,饺子说如此看重这些铁链,不只是考虑到视觉效果,它们关系到“剧情主线上的一个逻辑的底层核心”。

01

锁链为何如此重要

西南北三海龙王和海妖军团之所以被镇压在海底炼狱,饱受熔岩烧灼之苦,是因为当年触犯天条,导致天庭降罪。三海龙王不愿屈服,想要抵抗到底。东海龙王敖光却认为,和天庭作对是死路一条,为保住龙族血脉,他主动向天庭投诚,承诺将三海龙王和海妖军团永镇海底,以换取龙族的生存。他自己则充当看守三海龙王和海妖的狱卒,用锁链将弟妹和同族缚在镇海铁柱之上。所以看似威风的龙王敖光,也不过是一条掌握在天庭诸神和阐教众仙手中,锁住同族也被定在海底的龙形锁链。

在两部《哪吒》电影中,敖光与随从盘龙抱柱的形象,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真正困住三海龙王和海妖的,不只是妖逆的罪名,还有着兄长的忍辱负重。敖光对敖丙不只有父爱,更期待他将来能在封神大战中建功立业、位列仙班,进一步洗脱龙族的恶名,解脱他们的苦境。这份望子成神龙、解开锁妖链的期待,也成了从出生起就紧紧缚住敖丙的锁链。锁链作为龙族的命运,本身具有矛盾的属性。它虽约束住了龙族内在的反叛之恶,令龙族在天庭的总体秩序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但也令敖丙失去自由。对自己和他人的双重约束,并以此来换取社会的身份地位,代表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中敖丙的命运。水淹陈塘关是因为他受这锁链的束缚,但最终和哪吒一起共抗天劫,牺牲自己,则是出于真情真心而要放弃锁链。《哪吒1》的结局,正是哪吒和敖丙携手扭转世人成见与命运,虽丧失肉身却获得精魂的自由。

然而,敖丙个人的牺牲无法为整个龙族解除锁链。《哪吒1》极为浪漫的结尾,在《哪吒2》开头,随着二人肉身的重塑,被无情的现实取代。敖光率龙族和海妖进攻陈塘关,为儿子也为龙族希望的破灭而复仇。化解龙族与陈塘关的矛盾,就成了《哪吒2》故事的主线。复活了的哪吒想要努力通过阐教的“仙举考试”,得到玉液琼浆来复活敖丙。同时,这场升仙试炼之路,也可以帮助身为魔丸的哪吒洗脱污名。有趣的是,那个哪吒要努力赢得的小绿牌“成仙资格证”,与《哪吒1》中的锁链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它既可能帮助哪吒洗脱“魔”的恶名,却也让他中了无量仙翁施下的定身咒,最终动弹不得。《哪吒2》故事的核心,哪吒自己到底是谁,该走什么样的路,正是围绕着这条新的锁链而展开。

其实,这条“修成正仙”的锁链,申公豹早就戴过了。申家原本是豹妖,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修炼多年、法力高强,早已脱离妖道。他还广收徒弟,引领众妖修炼成仙,但仍然将儿子送入阐教仙门。熟谙仙妖两界规则的他知道,没有“官方认证”的“正仙”身份,再怎么修养精纯、仙风道骨,也摘不下“妖”的标签。仙翁正式颁发的一块小绿牌能令世人另眼相待,分享名门正教的权力和资源。申公豹一人“得道”,全族鸡犬即可立地升天。面对哪吒的强大武功战力,申正道丝毫不惧,可一见阐教旗帜,他便大惊失色,将英雄傲气全盘收起,自断一臂束手就擒。因为他深知,有着强大权力和世人舆论支撑、众人争先恐后投靠的阐教名门,远不是自己开罪得起的,更何况儿子还在阐教门中,绝不能毁了他的前途。渴求儿子戴上的这条锁链有多强大,自己面对它的时候就有多无力。无疑,曾投身阐教后又黯然离开的申公豹知道的真相更为残酷。身居十二金仙之首的仙翁,利用权势地位,威逼利诱他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申公豹不愿像鹿童、鹤女一样,甘当走狗和工具人,也不愿让天真的申小豹踏上修仙之路。后者或许也像当年的他,以为只要胸怀高远,刻苦修炼,通过几场考试便可登堂入室,进入德位兼备的名门正仙行列。当然,是否“神仙”真的不能成为努力的方向、模仿的榜样?宅心宽厚的李靖,还想保留一点申小豹的希望。但清楚现实的申公豹,对此的回答则是:“你对修仙一无所知。”

所以,当哪吒套上这条“仙举”的锁链,也变得像受它束缚的人们一样了。获得身份地位的同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人格代价。路边闲人的无聊议论,就让哪吒轻易动了气,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勇敢告诉敖丙的话:“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告诉我的道理。”他不敢以本来面目面对哥哥们,却推着敖丙出场来给自己“美颜”。“小爷也要做神仙”的愿景,令他甘受差遣,鹿童和除妖队让他抓谁就抓谁。老实干饭的土拨鼠们、不乏英雄志气的申正道还有自得其乐的石矶娘娘,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都做了什么恶,只要被贴上一个“妖”字,统统都变成了自己考核过关的业绩指标。哪吒和申正道的战斗,在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背后,有着悲剧的意味。两个人和家族,都被社会等级的秩序、“升仙”的锁链紧紧束缚住,在各自的赛道上奔跑,展开殊死搏斗,可彼此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在这种踩踏他人上位、“成仙败妖”的内卷斗争中,可能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小绿牌固然可以作为名利权势的标记,令自己扬眉吐气、为家族光耀门楣,却暗藏着授予者施下的定心咒。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抓住锁链向上攀爬,却只能将所有人身上的锁链缚得更紧。

02

具象不敌意象深意

不过,《哪吒2》没有将锁链的矛盾性及其批判贯彻到底。它虚构出一个在锁链的尽头掌控着一切的大“boss”,给英雄以超强的暴力来打破陷阱,好让银幕下的观众好好爽一把。且不说仙翁的种种决策和行动是否智商堪忧,揭破阴谋的过程是否过于儿戏,关键在于,终极一战的根本动力,说到底也就是“识破阴谋,为家人报血仇”,和片尾哪吒“想试试改变这世界”的豪言壮语,其实是搭不上的。假如仙翁对李家和陈塘关秋毫无犯,哪吒顺利复活敖丙,当上十二金仙,他还能有“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他们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的觉悟吗?保不齐还会开开心心地享用土拨鼠们炼成的仙丹呢。“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和“你死不死无所谓,我只要能活”之间的距离,或许只隔着一条锁链。

《哪吒2》中这个极为突兀的转折以及最终结局,或许正表明,饺子自己内心既无法接受这条锁链,却也没有任何办法来真正摆脱它。他既不能否定现实中人们依赖锁链的合理性,也不能否定为了更美好的东西而打破锁链的正当性。在《哪吒1》中,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是的,真正坚固无比的锁链,不是谁套在人们身上的有形枷锁,而是千千万万人用自己心中的成见,共同铸成的牢不可摧的大山。

虽然人物和情节存在不足,但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无量仙翁现出法身,与除妖队合为一体的画面,还是非常震撼。无量仙翁的形象与传统画中的南极仙翁极为相似,鹿童与鹤女也分别对应着常与南极仙翁在画中一道亮相的瑞兽。从无量仙翁的法术和本相来看,它似乎正是常与南极仙翁瑞兽一同入画的南山老松。电影将传统中的不老青松反转为妖,原本长寿长生的吉祥寓意,也变成了松妖对于千秋万代的偏执欲念。它无尽伸展扩张着自己的根躯枝干,像章鱼触手般缠绕困住一切,和约束绑缚的锁链意象达成了完美的一致。“根深蒂固”的法术之名,或许也意味着人人心中的沉重枷锁年深岁久,绝非一日所成,亦非一日可破。数万名身穿白衣的除妖队员,即使面对真相也仍然沉默不语,不愿倒戈卫义,而甘愿化身为无数的尖锐金针披挂在老松身上,要彻底压住天元鼎内如煮如沸的熔岩和火焰。因为他们深谙“树倒猢狲散”、自己和仙翁的锁链大鼎共荣共损的道理。费尽一生辛苦获得的尊荣权势,哪里能够轻易放弃?毕竟“你死不死无所谓,我只要能活”,才是在攀爬锁链的竞赛中胜出的诀窍啊。

当然,在影片的最后,在哪吒暴走的真火烈焰之下,锁链断开了,天元鼎破裂了,妖树也被焚毁。但融化了的天元鼎,竟和原本拴住群妖锁链的镇海铁柱合为一体,沉入大海。有人说,这就是未来孙猴子的如意金箍棒。不过,这根锁链和巨鼎合体的擎天怪柱,虽然一时沉入深海,看不见它,却始终沉甸甸地压在了心头。这使电影看似青春朝气、豪情万丈的结局,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确实,我们还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为《心中的枷锁》

责任编辑:王亮

封面图片来源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新媒体编辑:常畅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来源:记忆中的动漫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