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直播电商的江湖里,"三德子土鸡"曾是个自带光芒的品牌。但当饰演者赵亮出现在"胖都来"的直播间时,这个沉淀二十余载的经典IP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在直播电商的江湖里,"三德子土鸡"曾是个自带光芒的品牌。但当饰演者赵亮出现在"胖都来"的直播间时,这个沉淀二十余载的经典IP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作为见证过《康熙微服私访记》黄金时代的中年观众,我曾多次回购三德子家的散养土鸡。每只鸡腿肉特有的劲道感,炖汤时弥漫的天然香气,都在印证着产品品质。但比鸡肉更珍贵的,是"三德子"这个文化符号在40+消费群体中建立的信任资产——这是多少新消费品牌梦寐以求的私域流量池。
赵亮可能没意识到,当他在其他直播间喊出"家人们下单"时,本质上是在消耗"太监总管"这个经典角色积累的信用额度。数据显示,其核心客群中72%是因影视情怀产生首次购买,这种情感链接远比普通主播的"老铁关系"更珍贵,却也更加脆弱。就像同仁堂不会给三无保健品站台,老字号的价值恰恰在于克制。
商业逻辑的误判更令人扼腕。头部主播坑位费多在30-50万区间,这笔看似可观的快钱,实则可能摧毁千万级别的品牌溢价。当消费者在胖都来的9.9元秒杀链接里看见熟悉的面孔,谁还会相信158元/只的土鸡定价?这种品牌价值的稀释,远比直接损失订单更致命。
新消费战场上有太多前车之鉴。某老戏骨代言的保健品暴雷后,其自有茶叶品牌半年内销量腰斩;某歌手直播翻车直接导致个人潮牌关停。这些案例都在印证:个人IP商业化的本质是信用货币化,而信用账户最忌透支。
其实赵亮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参照"褚橙"模式深耕品质,借鉴"东方甄选"打造内容场景,甚至学习"谭鸭血"做影视IP实体化。当竞品还在花钱买流量时,"三德子"三个字本就是行走的超级符号。
可惜商业世界里没有时光机。当观众开始质疑"三德子"的纯粹性时,那个在荧幕里机灵忠厚的太监总管,正在现实商海中经历最残酷的祛魅时刻。或许这场危机正是个转折点——是继续做追逐流量的投机者,还是成为守护初心的长期主义者,选择权仍在赵亮手中。
来源:陌生人的凝望